燥氣
燥氣
燥氣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zao qi,意思是①運氣術語。②病因名。
● 英文名稱:Dryness Qi
● 又稱:燥邪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因
●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 具有易損傷肺臟,易耗傷津液等特點的邪氣。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燥為秋季正常的自然氣候,秋季天氣收斂,其氣清肅,氣候乾燥,失於水分滋潤,樹葉枯萎飄落,自然界呈現一派肅殺景象。燥氣太過,傷人致病,則為燥邪。燥邪傷人,多自口鼻而入,首犯肺衛,發為外燥病證。
● 外燥有溫燥、涼燥之別:初秋,尚有夏末之餘熱,久晴無雨,秋陽以曝,燥與熱合,侵犯人體,發為溫燥;深秋,近冬之寒氣與燥相合,侵犯人體,則發為涼燥。
● 燥性乾澀,易傷津液:燥邪為乾澀之病邪,侵犯人體,最易損傷津液,形體官竅失去津液滋潤濡養,出現各種乾燥、澀滯的癥狀,如口鼻乾燥,咽干口渴,皮膚乾澀,甚則皸裂,毛髮不榮,小便短少,大便乾結等。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燥勝則干。”
● 燥易傷肺:肺為嬌臟,喜潤而惡燥。肺主氣,司呼吸,直接與自然界大氣相通,且外合皮毛,開竅於鼻,燥邪多從口鼻而入,故最易損傷肺津,從而影響肺氣之宣降,甚或燥傷肺絡,出現乾咳少痰,或痰黏難咯,或痰中帶血,甚則喘息胸痛等。由於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津耗傷,大腸失潤,傳導失司,可見大便乾澀不暢等症。
● 《素問·至真要大論》:“燥者潤之。”燥邪初感,肺失清肅,肺津不能輸布,故宜輕宣潤燥。根據燥邪有溫凉之別,用藥各有不同,涼燥犯肺,表現為頭痛惡寒、咳嗽鼻塞、咽干口燥,用杏蘇散加減;溫燥傷肺,表現為頭痛身熱、乾咳無痰、口渴咽干,用桑杏湯加減。
● 防範燥邪傷人,日常生活中還要做到“潤”。尤其是在秋天,在家中或者辦公室放置加濕器,睡前拖地,或者在床頭放一盆水,有助於增加室內濕度,有利於肺部的潤養;還應當注意多食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荸薺、蓮藕、大棗、百合、蜂蜜、芝麻、銀耳等,少食辛辣油膩之品等。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