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刑事技術的結果 展開

刑事技術

刑事技術雜誌

《刑事技術》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主管,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刑事技術》創刊於1976年,發布了3期。據中國知網顯示,1977年發布了5期,從1978年開始改為雙月刊。

據2018年5月《刑事技術》官網顯示,《刑事技術》編委會擁有39位編委。

據2018年5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刑事技術》共出版文獻7933篇、總被下載564494次、總被引8857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377、(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330。據2018年5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刑事技術》共載文2875篇、被引量4113、下載量72093,2015年影響因子為0.31。

刊物歷史


1976年創刊,發布了3期。
據中國知網顯示,1977年發布了5期,從1978年開始改為雙月刊。
2014年11月,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5年9月8日起開通網站,推進期刊的網路化和信息化建設。
2015年9月8日啟用新的網路采編平台。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刑事技術》主要報道法庭科學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新動態。《刑事技術》主要欄目有論著、綜述、專題研究、技術與應用、論壇、前沿動態等,涉及的學科包括法醫病理損傷、法醫遺傳學、毒物(品)檢驗、微量物證檢驗、痕迹檢驗、指紋檢驗、文件檢驗、視聽資料檢驗、電子物證檢驗、槍彈爆炸物檢驗、書寫材料和時間檢驗等等。
《刑事技術》的讀者範圍遍及相關高校、科研機構、公檢法司等機構。

人員編製

據2018年5月《刑事技術》官網顯示,《刑事技術》編委會擁有39位編委,9位學術顧問,19位學科編輯,3位編輯。
《刑事技術》編委會
敖 琪班茂森常林陳非凡陳雲林
叢 斌方 邡郝紅光侯一平姜先華
金 力金 鳴李敬陽李玫瑾李萬水
梁魯寧劉 超劉寰劉 力劉 良
劉雅誠劉 喆羅亞平閔建雄彭思龍
權養科王桂強王永安吳春生吳侔天
許小京楊瑞琴葉 健張國臣張繼宗
張玉榮鄭 方周頌東周雲玲 
學術顧問
Christophe Champod(瑞士)Heesun Chung(韓國)Henry Changyu Lee(美國)
Joseph Almog(以色列)Marilyn A. Huestis(美國)Robert A. Anderson(英國)
Stephen Cordner(澳大利亞)Thomas T. Noguchi(美國)Youkichi Ohno(日本) 
學科編輯
鮑立垠崔佳杜鴻雁樊武龍韓星周
賀劍鋒黃威黃文林康艷榮李孝君
李軼昳廉哲梅宏成石屹王樂
王萍徐珍楊超朋張寧 
編輯:李兆隆、馬琍、仲靜芳

辦刊成果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刑事技術》共出版文獻7933篇。
據2018年5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刑事技術》載文量為2875。

收錄信息

《刑事技術》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6年(第二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刑事技術》總被下載564494次、總被引8857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377、(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330。
據2018年5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刑事技術》被引量為4113、下載量為72093。2015年影響因子為0.31,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排名為第4183名,在法律(65種)排名為第45名。

榮譽表彰

Caj-cd規範獲獎期刊。

文化傳統


• 辦刊宗旨
為中國國內外法庭科學領域的科研人員提供更暢捷的學術交流平台,為廣大讀者、作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主編劉耀
編委會主任趙啟明
編委會副主任溫道軍
副主編權養科、陳松
執行主編周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