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灣村
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下轄村
黑水灣村隸屬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位於平谷區和鎮域東北部。西南距平谷城區17公里,距鎮政府駐地4公里,西(樊各庄)煙(簡嶺)公路自村南過境,交通方便。聚落呈南北向矩形,地勢北高南低,海拔207米。據考證,黑水灣是全區村名中唯一含灣字的村莊,故得名京東第一灣。黑水灣村曾是古代戰略要地,明朝萬曆年間,朝廷派兵在此修建長城,把守邊關。該村緊挨昌金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群山環抱,山上綠樹成蔭,森林覆蓋率高達90%,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
黑水灣村
明代成村。明永樂二年(1404)年築營城,因附近河水混濁,后簡稱今黑水灣寨。1946年由天津市薊縣劃歸平谷。
原隸屬靠山集鎮。2003年,靠山集鎮與韓庄鎮合併成立金海湖鎮,現為金海湖鎮轄村。
黑水灣村地處山區。溝川地土壤為洪積沖積物褐土性土,山坡地壩為硅質岩類淋溶褐土。地下水資源為山區基岩裂隙水貧富水區。黑水灣石河自村西環村而下,流經晏庄、胡庄、洙水,併入泃河。該村有山場11401畝,植松、柏等樹,自生灌木草從,植被覆蓋率90%。村北有黑水灣金山。2004年為保護生態環境,金山關閉,現留存採金洞。
該村以發展林果為村民主要收入。2005年,全村人均純收入5059元。
實施改水工程,村民吃上放心水;
進行低壓線路整改,安裝路燈200盞,村主要街道全部硬化;
建有村級衛生服務站,方便村民看病。
“十一五”期間,黑水灣村被列為平谷區新農村建設試點村。2008年前,村級田間公路全部達到硬化標準;以種養業為主導產業,擴大生產規模;利用村東山地發展大棗產業,村北以板栗、核桃、柿子為主加快果品生產發展,讓村民儘快走上富裕路。
抗日戰爭時期,黑水灣村化名“龍潭”、“黃河”、“2305”(代號)。
戰爭年代,該村為國捐軀革命烈士有陳俊豐、楊春生(關自立)、關自昌、關成奇、王懷瑞、關紹增、賀安福、關自友、曹文清等。
村黨支部1946年建立,第一任黨支部書記馬一品。1949年3月,馬一品任中共平谷縣委書記,1952年南下廣東,曾任韶關地委書記。村黨支部至今已歷18任,現有黨員9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