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雞籠山

信陽雞籠山

雞籠徠山 位於信陽市羅山縣境內最南端的大、小雞籠山,屬於河南省信陽境內大別山第二高峰,海拔840多米。這裡出產的高山野茶,大多生長在海拔500米以上的深山密林之中,數量稀少。既無污染源頭,也無人為因素干擾,數百年來始終處於自然生長狀態,一般樹齡亦在百年以上。

雞籠山的傳說


羅山縣城南一百餘里有座青龍山,層巒疊嶂,氣勢巍峨,象一條蟠曲的巨大青龍。
明朝末年,青龍山下展大灣有個落第秀才張其倫,娶了一位年輕美麗的妻子王秀娘。小倆口相親相愛,勤儉度日,共同侍奉母親。
當地惡霸張天壽垂涎秀娘貌美,一天,帶著一幫狗腿子闖進張其倫家,不由分說地揪住張母就是一頓毒打,張母頓時氣絕。接著,又把張其倫捆住,拋向十幾丈的深谷。秀娘為保貞節,便一頭碰死在山石上。
張其倫落到谷底,幸有谷底密林緩衝,但也僅剩下一口氣。半夜一陣瓢潑大雨,使他漸漸地蘇醒過來,頓感全身疼痛,癱軟無力,口渴得很。他慢慢地轉動著頭,把臉貼向身旁的水窪,輕輕吸進幾口水。不一會兒,疼痛減輕了。他慢慢地睜開眼睛,在閃電的照耀下,他看到不遠處的岩縫裡長著一叢叢花草,枝肥葉嫩,十分鮮艷。他掙扎著爬行幾步,摘來吃了。挨到天亮,覺得神智清醒,傷愈大半。他沿著谷底向深山走去,餓了吃藥草,渴了喝山泉,慢慢傷愈病痊。
張其倫隱居深山,了解到方園幾十里的人家幾乎都遭受過官府和地主惡霸的欺凌。於是,他扯起起義旗,組織千把人上了青龍山。秀才造反,不諳韜略,頭一仗就被張天壽殺得幾乎全軍覆沒。以後幾次對陣,各有勝負。最後一次,張其倫損兵折將,殺出重圍,逃進深山密林。在密林中他誤食了一枚異果,變成一個雞頭人身、兩肋生翅的怪物。他憤怒地長鳴三聲,振翅飛上山頂。翅膀扇動時,大塊大塊的岩石被震落;他用嘴啄山峰,山峰搖晃起來。山中百鳥尊他為“雞公大王”他對自己的像貌不再感到懊惱,一股復仇的怒火在胸中燃燒,一個俯衝落下來,指揮著他的人馬,殺向張天壽的營地。張天壽丟盔卸甲,狼狽逃竄。
自此,青龍山成了雞公大王的天下。張其倫在平天山建起平天寨,在大校場操練人馬,在韭菜岩上栽韭菜,在蠟燭尖上放上蠟燭台。青龍山進能攻,退能守,雞公大王率領人馬,接連攻破湖北的幾個縣城,從此聲威大振。
消息傳到京城,皇帝急派官軍圍剿青龍山。官軍讓張天壽作嚮導,幾次兵臨雞公大王的陣地,都被殺得片甲不留。皇帝震怒,傳旨斬了張天壽,貶了各路總兵。皇帝忌諱雞公大王的青龍山山名,認為雞為雛鳳,鳳攀青龍,其勢將不得了。於是下令將青龍山改名為雞籠山(意在雞籠,雞困於籠,雞公大王俯首就擒),又點苟(苟狗同音。以為雞犬相剋,狗能勝雞)總督帶領著十萬清兵掃蕩雞籠山。苟總督一來,連吃了幾個敗仗,他召集眾將計議,終於想出了一個孬點子:白天不戰黑夜戰(他推測雞公大王必定是個雞蒙眼,夜裡看不見)。一天夜晚,月黑風高,苟總督率眾進犯平天寨。一進山口,苟總督運用先關籠,后捉雞的戰術,將石門坎堵死。正當他得意忘形之際,突然蠟燭尖山上的蠟燭一齊點燃,漫山遍野燈火通明,雞公大王從白布橋(白布橋是雞公大王在各個山頭之間用白布扯起的大道)上殺過來。苟總督舉刀砍白布,可怎麼也砍不斷。他收起刀,搭上箭,從背後暗射雞公大王的腿。雞公大王帶箭猛撲下來,一口叼住苟總督,沿著山坡拖了十幾里,把山拉成長長的一道溝,苟總督成了肉漿。後來人們把這條溝叫做“帶箭溝”。
戰鬥結束了,雞公大王飛到落駕坡前一塊石板上,一條腿立地,傷口的血不住地流著,他昂首挺胸,扇動翅膀,放開喉嚨,發出震徹山谷的長鳴。過了很久很久,雞公大王化作一座巍峨的雞公石,他的靈魂飛到大乘寺那口鐵鐘內。從此,每當廟裡參禪的晨鐘響起來的時候,“還我母親,還我秀娘”的凄厲的聲音回蕩在群山之間。
信陽市區去雞籠山桃源居路線
從寶石橋上107公路,到東雙河左轉,順南信葉線往東約40公里到曾店,(或者從京珠高速靈山出口下高速左轉向東八公里到曾店后)右轉(有指示牌),約4公里后經倒座村左轉過橋(有指示牌),再經過楊店村約15公里直接到山店鄉街道,往南前行2公里到胡畈村,右轉(有指示牌)約4公里即到雞籠村桃源居,全程手機百度導航雞籠村可到!

延伸閱讀


驚曝!世外桃源找到了!當年,東晉偉大文人陶淵明一篇《桃花源記》,讓世人苦苦尋找這一人間仙境。近日,大家突然發現,位處河南省羅山縣山店鄉雞籠山下的桃源居,與文中描述異常契合。現在,讓小山民帶您一同遊覽:與《桃花源記》中“初極狹,才通人”相比,這裡卻是“豁然開朗”。從信陽市區沿南信葉線往東南約五十公里,即到達羅山縣山店鄉街道,前行兩公里右拐,一條清新的水泥路蜿蜒如帶入山,十分鐘后,將您送入山中。呈現眼前的,兩幢歐式小別墅赫然被靜靜放置在群山環抱之中,更有一幢幢土牆布瓦的豫南民居;見煩了城市的霧霾,吸厭了汽車的尾氣,一腳踏上這片山土,您會立即心曠神怡:天,始終是一藍不染。春天,滿眼碧綠,映山紅邊野,還有蘭草花彌香,空氣中更有各種野草的芬芳,裹挾著清晨的露珠撲鼻而來。夏天,山風送涼,將這裡的氣溫降低3—5度,還有小橋流水,讓你一洗了之;更有潺潺山泉水聲,吸引您一杯解渴。秋天,瀰漫著野果誘惑的香味,那可不是超市水果催熟的味道,而是滿山油栗子、八月炸、獼猴桃、野山楂成熟的氣息。冬天,銀妝素裹,妖嬈分外,琉璃裹樹,如進童話世界,若閑情,可踏雪觀日出;若寒冷,可燃起一堆篝火,亦可跳進溫泉泡池之中,靜觀池外雪花紛飛。還是先放下行裝,小山民帶您到周圍山上轉上一轉。這裡正在開發國家級旅遊登山步道,有大小雞籠山、團雞籠山、王墳頂、梳子坡、三摞石、弔橋溝、響水潭水庫,每一處都有娓娓動聽的神話傳說故事;路程可遠可近、坡度有陡有緩、時間可長可短,您完全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自行選定。該到飯點了,臨高而望,一絲絲炊煙從農家小廚冉冉升起,裊裊娜娜,縈縈繞繞,瀰漫著松樹柴禾的清香,勾起您的食慾。那就就近入農家吧,豬是自家喂的,羊是山上放的,雞是散著養的,菜是自己種的,還有這遍地的野菜,您也可隨手揪上一把入菜,真正綠色,絕對環保。夜深了,您還是未睡意,那就到到空曠山野里漫步一圈,可高歌,可吶喊,或沉思,還可燒一把篝火,找回些童年的記憶。山民不會介意的。因為,這裡,正是您重返兒時,記住鄉愁的地方。在聲聲鳥叫中,或許,您也能隱約聽到兒時母親的催回的聲音:“二丫、狗剩兒、好么、有么、鐵蛋兒……都野哪兒去了,快回家睡覺了———”那就回吧,哼著兒時童謠,枕著兒時童貞,進入夢鄉吧!青翠的林間、金黃的田野、漫天的白雪、淡淡的青煙,這是每一個遠離家鄉遊子的記憶,也是難以割捨的鄉愁。青山綠水鄉愁,世外桃源仙游。想居世外桃源,就到雞籠山桃源居。這裡,會讓您洗去城市浮華,卸卻功利的偽妝,回歸兒時的天真!世外桃源?人間仙境?不來,您怎辨真假?曝!世外桃源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