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高興鎮的結果 展開

高興鎮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轄鎮

高興鎮,隸屬於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地處日照市嵐山區北部,東鄰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奎山街道,南與東港區濤雒鎮接壤,西與巨峰鎮接壤,北依日照市區,區域面積64.39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35532人。

1995年3月,為東港區高興鎮。2004年9月,為嵐山區高興鎮。截至2020年6月,高興鎮下轄46個行政村。

2018年,高興鎮有工業企業61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4個。

歷史沿革


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為進賢鄉高興里。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為南鄉高興社。
民國二十年(1931年),為高興鄉。
民國三十年(1941年)5月,為高興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為望海區。
1950年6月,為高興鄉。
1958年8月,為高興公社。
1984年4月,為高興區。
1985年3月,為日照市高興鄉。
1992年,為東港區高興鄉。
1995年3月,為東港區高興鎮。
2004年9月,為嵐山區高興鎮。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高興鎮地勢為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域內地貌類型較多,有山嶺、平地等。

水文

高興鎮境內河道屬沐河流域,其中流域面積62.4平方千米,境內佔75%。境內最大河流為川子河,從后村丁家官莊至濤雒入海口,長6.3千米,流域面積46.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0.06立方米/秒,最大年取水量1.2萬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向陽河、夏陸溝河。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高興鎮轄畢家、馮家、秦家莊、楊家莊、申家莊、懷古、營家店、安家堯王城、劉家堯王城、大堯王城、張家莊子、南辛莊子、張家小庄、夏陸溝、王家樓子、大屯、小屯、安家湖、汪家莊子、化龍、合庄、丁家大、工農嶺、厲家湖、東辛莊子、大宋家莊、小宋家莊、大芳溝、小芳溝、南湖西頭、川子、向陽、楊家山前、前唐家河、後唐家河、六合、南范家、北范家、沈家、卜家、高興嶺、南草坡、西牟家、東牟家、白雲、潘家窪46個行政村;下設13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高興鎮下轄4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高興鎮高興路159號。
南范家村潘家窪村畢家村王家樓子村大芳溝村化龍村
南草坡村白雲村懷古村張家小庄村小芳溝村大屯村
東牟家村川子村申家莊村大堯王城村小宋家莊村小屯村
西牟家村向陽村馮家莊村劉家堯王城村大宋家莊村汪家莊子村
高興嶺村楊家山前村楊家莊村安家堯王城村東辛莊子村安家湖村
北范家村六合村秦家莊村民委員會南辛莊子村厲家湖村工農嶺村
沈家村前唐家河村訾家店村張家莊子村丁家大村/
卜家村後唐家河村夏陸溝村南湖西頭村合庄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高興鎮轄區總人口35096人。
2017年,高興鎮常住人口34299人。
2018年,高興鎮戶籍人口3553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高興鎮財政總收入2246萬元,比上年增長21.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14.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98萬元,增值稅1421萬元,企業所得稅29.4萬元,個人所得稅11.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5%、41.5%、111%。人均財政收入641.7元,比上年增長21.8%。

農業

高興鎮有農業耕地面積4.9萬畝,人均1.4畝,林地面積5000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3.6億元,比上年增長13%,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5%;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等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0309噸,人均600千克,其中水稻4343噸,小麥8049噸,玉米7421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桑繭、蘋果等。2011年,茶園面積7000畝,產茶462噸;桑園5000畝,產繭450噸。
高興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雞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為8萬頭,年末存欄6.5萬頭;家禽飼養量為140萬羽,年末存欄98萬羽。2011年,肉類總產量為650萬噸,其中豬肉460萬噸,羊肉3萬噸;禽蛋產量800萬噸。
截至2011年末,高興鎮累計造林2.5萬畝,其中防護林0.5萬畝,經濟林2萬畝,林木覆蓋率為51%;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0.5萬噸。
高興鎮漁業以淡水養殖鰱魚、鯉魚為主,淡水養殖面積1185畝,產量232噸。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9578元。

工業

高興鎮工業初步形成以五金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4.6億元,比上年增長20%。
2011年,高興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家,職工1000人,是江北重要的五金加工基地,實現工業增加2.5億元,比上年增長21%。
2018年,高興鎮有工業企業61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

商業

2018年,高興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4個。

文化


高興鎮歷史文化悠久,是我國著名的龍山文化遺址——堯王城遺址所在地。境內擁有白雲寺、高興廟、望海樓等文化古迹。

交通


高興鎮已形成由鐵路、公路兩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鐵路石臼至兗州線過境,其中高興線境內長10.5千米,雙軌。同三高速公路過境,其中高興境內長6千米。縣鄉公路兩條,總長18.8千米,交通運輸管理所管理養護。鎮級公路鄉道5條,總長22.74千米。
高興鎮
高興鎮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高興鎮有文化藝術團體6個,其中村級莊戶劇團5個,鎮級音樂協會1個;會員220人;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小小說《誰》《春》,小品《調解主任》《李二嫂改嫁》,歌曲《高興如歌》《心中的高興》等;綜合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6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含農家書屋)23個,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藏書30000冊。
高興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拉線獅、木版年畫、木機織布、編蓑衣、民間歌謠等,其中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項。線獅《飛獅奪球》獲首屆山東省農村文化藝術節民間舞蹈、雜技、魔術類銅獎,並於2010年參加中國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
2011年末,高興鎮有體育場地30處,各類社會體育指導員110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春季長跑、籃球、乒乓球、健身舞、象棋比賽及學校運動會等。3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8%。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高興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556人,專任教師33人;小學4所,在校生1600人,專任教師12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60人,專任教師12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高興鎮教育經費達1924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924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924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192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67%、16.67%、16.67%、16.67%。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高興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1個,其中一級甲等醫院1所,村衛生室20個;病床25張,其中公立醫院2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78張,固定總產值320萬元。衛生專業技術人員45人,其中執業醫師16人,註冊護士1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4人、執業醫師(助理執業醫師)0.5人、註冊護士0.3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門診診療3.5萬人次,住院手術156台次,出院病人239人次。
2011年,高興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11.3/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為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為9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731萬人,參合率99.23%。

社會保障

2011年,高興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戶,人數34人,支出0.74萬元,比上年增長6%,月人均192元,比上年增長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51戶,人數1176人,支出112萬元,比上年增長6%,月人均90元,比上年增長12.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0人,支出21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5人,支出4.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4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4人次,共支出1.2萬元。臨時救濟265人次,支出10萬元。
2011年,高興鎮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9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4.5萬元。有社區服務中心7個,社區服務站7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35個,社區日間照料床位數21張。
2011年,高興鎮新增就業人員700人,有3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2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4人,全年共幫助12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組織14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高興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12千米,投遞點46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46800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10680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0016萬件,征訂報紙254160萬份,期刊3120冊,業務收入121萬元。

基礎設施

高興鎮在鎮駐地東側規劃建設了3平方公里的民營經濟小區,共分三期開發。其中一期(起步區)開發面積600畝,目前已經實現了“七通一平”。電力供應充足,高興鎮與兩個35千伏輸變電站聯網,具備雙迴路供電能力。水資源充沛,高興鎮境內有小(一)型、小(二)型水庫2座,塘壩56處,日照水庫自流灌渠環繞境內18公里,日照鋼廠供水管道在高興鎮設有出水口,日可供水2萬噸。

社會環境

高興鎮民風淳樸,社會治安狀況良好,連續多年來無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發生。通過加強“平安高興”建設,實施“互助聯保、連片共創”制度和開展“文明信用”系列評選活動,社會治安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人民群眾誠實守信,安居樂業。
開展“互助聯保、連片共創”活動,共創“平安家園”。立足於“固本強基”,堅持重心下移,以人為本,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探索實施了“互助聯保、連片共創”活動,由各村村民輪流義務站崗巡邏,將全鎮劃分了8個大的平安建設“連片共創”片,片內各村與周邊村(單位)結對子、一幫一,實行聯防共創,築牢治安防範第一道防線,達到了村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共創“平安家園”的目的,維護了全鎮社會政治穩定。
推行了“文明信用”系列評選活動,提高文明信用程度。為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信用程度,探索推行了“文明信用戶”、“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企業”、“文明信用工商戶”和“黨員文明信用示範戶”等五個類別的系列評選活動,達到了對農村黨員幹部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該活動每半年評比一次,年底總評。通過推行文明信用系列評選活動,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信用程度明顯提高,文明信用意識明顯增強。

獲得榮譽


2017年11月,高興鎮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0年5月,高興鎮入選2019年度山東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名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高興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