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錯
罪與錯
朱達(馬丁·蘭道 Martin Landau 飾)是一名事業有成的牙醫,他不僅在學術界取得了穩固的地位,更熱心的投入到了慈善事業中去。在外人眼中,朱達和妻子米利亞姆(克萊爾·布魯姆 Claire Bloom 飾)無疑是一對模範夫妻,兩人的婚姻長久而穩定,可是實際上,這麼多年來,朱達一直和一個名叫多羅瑞斯(安傑麗卡·休斯頓 Anjelica Huston 飾)的女子保持著親密的關係。
令朱達頭痛的是,多羅瑞斯已經無法再忍受自己秘密情人的身份了,咄咄逼人的她甚至向朱達發出了威脅,要讓他們的關係公佈於世。
朱達(馬丁·蘭道 Martin Landau 飾)是一名事業有成的牙醫,他不僅在學術界取得了穩固的地位,更熱心的投入到了慈善事業中去。在外人眼中,朱達和妻子米利亞姆(克萊爾·布魯姆 Claire Bloom 飾)無疑是一對模範夫妻,兩人的婚姻長久而穩定。
可是實際上,這麼多年來,朱達一直和一個名叫多羅瑞斯(安傑麗卡·休斯頓 Anjelica Huston 飾)的女子保持著親密的關係。令朱達頭痛的是,多羅瑞斯已經無法再忍受自己秘密情人的身份了,咄咄逼人的她甚至向朱達發出了威脅,要讓他們的關係公佈於世。
除了朱達,克里夫(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飾)也遇到了自己的難題,他那討人厭的妹夫萊斯特(阿倫·阿爾達Alan Alda 飾)想要拍攝一部自傳性質的紀錄片,克里夫被迫成為了紀錄片的導演。
在忍受萊斯特惱人個性的同時,克里夫遇見了自己的真命天女哈莉(米亞·法羅 Mia Farrow 飾)。
主要參演人員 | |||
Bill Bernstein | ... | Testimonial Speaker | |
Martin Landau | ... | Judah Rosenthal | |
Claire Bloom | ... | Miriam Rosenthal | |
Stephanie Roth Haberle | ... | Sharon Rosenthal (as Stephanie Roth) | |
Gregg Edelman | ... | Chris | |
George J. Manos | ... | Photographer (as George Manos) | |
Anjelica Huston | ... | Dolores Paley | |
Woody Allen | ... | Cliff Stern | |
Jenny Nichols | ... | Jenny | |
Joanna Gleason | ... | Wendy Stern | |
Alan Alda | ... | Lester | |
Sam Waterston | ... | Ben | |
Zina Jasper | ... | Carol | |
Dolores Sutton | ... | Judah's Secretary | |
Joel Fogel | ... | T.V. Producer (as Joel S. Fogel) | |
Donna Castellano | ... | T.V. Producer | |
Thomas Crowe | ... | T.V. Producer (as Thomas P. Crow) | |
Mia Farrow | ... | Halley Reed | |
Martin Bergmann | ... | Professor Louis Levy | |
Caroline Aaron | ... | Barbara | |
Kenny Vance | ... | Murray | |
Jerry Orbach | ... | Jack Rosenthal | |
Jerry Zaks | ... | Man on Campus | |
Barry Finkel | ... | T.V. Writer | |
Steve Maidment | ... | T.V. Writer | |
Nadia Sanford | ... | Alva | |
Chester Malinowski | ... | Hit Man | |
Stanley Reichman | ... | Chris' Father | |
Rebecca Schull | ... | Chris' Mother | |
David S. Howard | ... | Sol Rosenthal | |
Garrett Simowitz | ... | Young Judah | |
Frances Conroy | ... | House Owner | |
Anna Berger | ... | Aunt May | |
Sol Frieder | ... | Seder Guest | |
Justin Zaremby | ... | Seder Guest | |
Marvin Terban | ... | Seder Guest | |
Hy Anzell | ... | Seder Guest | |
Sylvia Kauders | ... | Seder Guest | |
Victor Argo | ... | Detective | |
Lenore Loveman | ... | Wedding Guest | |
Nora Ephron | ... | Wedding Guest | |
Sunny Keyser | ... | Wedding Guest | |
Merv Bloch | ... | Wedding Guest | |
Nancy Arden | ... | Wedding Guest | |
Thomas L. Bolster | ... | Wedding Guest | |
Myla Pitt | ... | Wedding Guest | |
Robin Bartlett | ... | Wedding Guest | |
Grace Phillips | ... | Bride (as Grace Zimmerman) | |
Randy Aaron Fink | ... | Groom | |
Joel Y. Zion | ... | Rabbi (as Rabbi Joel Zion) | |
Major Halley Jr. | ... | Jazz Band | |
Walt Levinsky | ... | Jazz Band (as Walter Levinsky) | |
George Masso | ... | Jazz Band | |
Charles Miles | ... | Jazz Band | |
Derek Smith | ... | Jazz Band | |
Warren Vaché | ... | Jazz Band (as Warren Vache) | |
Pete Antell | ... | Wedding Band | |
Anthony Gorruso | ... | Wedding Band | |
Gary Allen Meyers | ... | Wedding Band | |
Lee Musiker | ... | Wedding Band | |
Tony Sotos | ... | Wedding Band | |
Tony Tedesco | ... | Wedding Band (as Tony Tedeasco) | |
其他參演人員 | |||
Nancy Cohen | ... | Kathy - Makeup Person (uncredited) | |
Karen Constantine | ... | Popcorn Girl (uncredited) | |
Marilyn Dobrin | ... | Theater Popcorn Vendor (uncredited) | |
Avner Eisenberg | ... | Brother-in-law (uncredited) | |
Matthew T. Gitkin | ... | Cliff's Assistant (uncredited) | |
Daryl Hannah | ... | Lisa Crosley (uncredited) | |
Peter Kalin | ... | Fantasy Focus During Dance Sequence (uncredited) | |
Fred Melamed | ... | The Dean (uncredited) | |
Benito Mussolini | ...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 |
Dylan O'Sullivan Farrow | ... | Girl at Wedding Reception (uncredited) | |
Mercedes Ruehl | ... | Party Guest (uncredited) | |
Wanda Toscanini-Horowitz | ... | Herself (uncredited) | |
Maggie Wagner | ... | Bridesmaid (uncredited) | |
Terry Walters | ... | Sound Girl (uncredited) |
Robert Greenhut | ... | producer |
Charles H. Joffe | ... | executive producer |
Thomas A. Reilly | ... | associate producer (as Thomas Reilly) |
Helen Robin | ... | associate producer |
Jack Rollins | ... | executive producer |
電影的故事情節有兩條主線平行交織而成。
一條是講一個眼科醫生,有著美滿幸福的家庭,有著大房子,體面的職業,優越的生活。這在美國屬於典型的“upper middle class”。在美國這個物質社會裡,這個稱號換來的是優越感和人們的敬仰。但問題是醫生也有困擾,他有個交往了很多年的情人。說很多年是我猜的,據交待她當年是個迷人的空姐,我愣是沒怎麼看出來,徒有對歲月的感嘆。可能這個醫生也有了類似的想法,於是想把這段關係結束了。可嘆的是這個女人,沒有家庭,有的只是腦子裡不斷閃回的和醫生過去的甜蜜時光。她開始給醫生的妻子寫信,在他們家樓下打電話威脅要衝進去跟他們說說清楚,都給醫生狼狽得化解了。
說到這裡可能會讓人覺得很爛俗,和很多電視劇簡直如出一轍。但是好導演和大師的本領恰恰是能夠於無聲處聽驚雷,化腐朽為神奇,有點像周星星用一道叉燒飯技冠全場的那個意思。所以看電影是需要耐心的。
那個醫生有個小混混的弟弟,和地下組織有著密切的關係。在知道他的哥哥的危機后,提出能夠幫他使這個問題徹底的消失。當然大家都知道那是什麼意思了。劇情也是按照這樣發展下去。我想這個就是一個有關“罪”的故事。
另一個方面,艾倫是一個混得不怎麼樣的電視製片人。跟他以往的角色一樣,他異常敏感,嘲弄一切也自嘲,有想法卻凡事都不如意。他一直想拍一個關於他的一個偶像的紀錄片。那個偶像是個教授,鼓搗哲學還是什麼思想之類的研究,反正是特別特別淵博的那種,還專門作別人的心靈導師。但是艾倫的問題是他沒有資金。他不得不低頭面對現實,經介紹卑躬屈膝給某個名人拍攝一個專題。偏偏名人是艾倫最討厭的那種,風度翩翩卻浮華淺薄,是無知公眾的寵兒,讓艾倫憤憤不平的同時自慚形穢。有兩個段子我至今記憶猶新。有人勸艾倫接這個項目時說“這傢伙可是美國的現象”,他順口就說“酸雨也是”。有一次,伍迪在和名人一起工作時(這恐怕是艾倫最受不了的差事),那個傢伙好像是那種需要隨時捕捉靈感和素材的,隨身帶了個採訪機,靈感所致就說“一個平庸的電視製片人走了狗屎運,能夠採訪如何成功的人士,並從中大獲裨益”。可以想象就在他身邊的艾倫的表情是怎麼樣的了。無論如何,我一直很佩服他這種自嘲的勇氣。這兩個笑話我想我一輩子都不可能忘掉的。這就是典型的伍迪艾倫式的喜劇元素,是被他從自己的骨子裡移植到他的電影里,自然得就象呼吸。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生活是殘酷的。事業上的窘迫沒有給他帶來情場上的得意。現實里沒有幾個人是加利。格蘭特式的。艾倫遇上了一個同行,美麗的女士,有思想又溫柔。他們很快確立了一種特殊的關係。我已經不記得他們有沒有上床,但是我確信用靈魂上的伴侶來形容他們是最確切的了。當然這絕不代表艾倫沒有進一步的想法,事實上他是蠢蠢欲動的,但是艾倫的角色很少有自信的時候,大都是內心卑微而且毫無驚人之舉的小人物(所以看了不如星爺的電影過癮)。突然有一天,那個女士告訴他,她要訂婚了,對象竟然就是他最看不上眼的(當然內心還是有那麼一點嫉妒的)那個“現象級”的人物。事業上的慘敗同樣如期而致。他最終籌到了錢,卻沒有能夠如願拍攝他的偶像的紀錄片。猜一下為什麼?因為那個教授自殺了!
兩條線索只有兩處交匯,一處是暗的,一處是明的。暗的就是那個教授因為患有眼病,一直在眼科醫生那裡治病。醫生曾經就自己的困擾委婉的請教教授,要求給予他心靈上的指引。不難預測到的是,教授給出的方案著重的是精神上的救贖。悲哀而且諷刺的是,最終醫生採取的是更原始的方法解決了他的問題,而教授的眼睛瞎了,不知道這是不是導致他自殺的主要原因。明的是影片最後在那位女士的訂婚儀式上,兩個人因為社交圈的交集第一次相遇了。兩人最後好像有一場比較隱諱的關於各自問題的交流。這裡我就不贅述。因為主要是記不得了,而且印象中兩個知識分子在這樣的一個場合下相遇,聊心底最深處的話題,必然是語焉不詳的吧。
按電影類別分的話,這是一部喜劇。儘管裡面有謀殺,但是電影還是一如既往的艾倫式的喜劇基調。和馬丁。西柯塞斯一樣,伍迪。艾倫不屬於好萊塢的主流。他的偶像是伯格曼(本片的攝影是伯格曼的御用斯文。恩奎斯特),費里尼和契科夫。所以,他的電影不可避免流淌著他們的思想,有很多是和好萊塢的主流背道而馳的。犯罪的人沒有得到應有的懲處,真愛沒有回報,信仰的價值受到最徹底的疑問,等等。這種沉重和不適是劇中每個人的,包括做了壞事逍遙法外的人,也包括我這個旁觀者。記得有個閃回描述醫生的童年生長在一個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他的父親跟他灌輸類似“離地三尺有神靈”之類的思想。於是在那個可憐的女人魂歸那世之後,他到底還信不信神,能不能面對神,這是個第七封印式的疑問。進一步,他還能不能面對家庭和朋友,面對自己?這些都沒有答案。這些遠不僅僅是臭老九的問題。至於那個教授的自殺,對艾倫來說更是信仰的崩潰。這讓我想起了費里尼的《甜蜜的生活》,艾倫真是活學活用,恰到好處。我猜測,可能自殺就是題目中的“輕罪”吧,懂宗教的朋友應該有精闢的見解。
後來又看了艾倫的《賽點》。很多人都說《賽點》是好電影。我同意。但是問題是艾倫十幾年前已經有了罪與罰。所以公平的說,賽點的區別只是在於有了養眼的斯嘉麗。約翰遜和對命運偶然性的歸結,儘管很多人不一定贊成這種歸納。
電影獲獎 |
▪ 1990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導演(提名) ▪ 1990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 ▪ 1990 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