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龍

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

王小龍,1965年6月生,河北省人,經濟學博士。曾在外交部翻譯室工作,於1989年至1992年擔任外交部國際司科員、隨員。1992年王小龍調任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隨員、三秘。回國后,王小龍出任外交部國際司三秘、副處長、處長,並於2000年出任國際司參贊、副司長。

2007年至2008年,王小龍短暫出任河北省滄州市副市長,后出任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2011年轉任駐蒙古國大使。 2015年09月30日,免去其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蒙古國特命全權大使職務。

人物履歷


王小龍,男,1965年6月生,河北省人,經濟學博士。
王小龍大使
王小龍大使
1987-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翻譯室科員 1988-1989 英國肯特大學進修。
1989-1992年,外交部國際司科員、隨員。
1992-1995年,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隨員、三秘。
1995-2000 年,外交部國際司三秘、副處長、處長。
2000-2007 年,外交部國際司參贊、副司長。
2007-2008 年,河北省滄州市副市長。
2008-2011 年,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
2011- 2015年8月,駐蒙古國大使。
2014年8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烏蘭巴托,開始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時任中國駐蒙古國大使王小龍也到機場迎接。
2015年5月,王小龍在卸任大使一職前曾獲得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頒發的“友誼”獎章。
2015年8月,任外交部二十國集團事務特使。
2015年09月30日,免去其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蒙古國特命全權大使職務。
王小龍現任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

人物專訪


2012年10月3日,駐蒙古大使王小龍接受了蒙古國家公共廣播電台記者蘇布達的採訪,就中蒙關係與合作回答了蒙方的提問。
蘇布達:今天是10月1日,是中國國慶節。首先向您致以熱烈祝賀。蒙中兩國於1949年10月16日建立了外交關係。建交以來,兩國關係雖然經歷過一段曲折,但是友好合作始終是兩國關係的主流。請您評價一下蒙中雙邊關係經過63年的發展成熟到什麼樣的程度?您對兩國關係的未來發展有何展望?
王大使:你講的很對。中蒙建交63年來,友好合作始終是兩國關係的主流。當然,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兩國關係也有過起伏。1949年我們建立了外交關係,那時兩國關係十分親密,除了睦鄰友好,也有意識形態的影響。冷戰時期兩國關係經歷了曲折,但那主要是受國際大形勢的影響。上世紀90年代后,中蒙關係取得了快速長足發展。和以前相比,兩國關係的基礎更牢固,我們致力於睦鄰友好、互利共贏,這種關係比以前更深厚、更牢固,雙邊關係的發展也更持久、更穩定。2003年兩國建立了睦鄰互信夥伴關係,2011年兩國關係升格為戰略夥伴關係。這標誌著兩國關係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可以說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兩國關係中沒有懸而未決的重大問題,經貿合作也很密切,中國連續多年成為蒙古最大貿易夥伴,也是最主要的投資來源國。在人文方面,2011年兩國人員互訪超過130萬人次。這都說明了兩國關係的密切程度。展望未來,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關係有著更為光明廣闊的前景,會取得更大發展。
蘇布達: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蒙古國大建設黃金時代。這個時候,中國政府向蒙古國提供了大量的無償援助,先後幾次派大量的中國工人參加蒙古國建設大事業。那些中國工人對蒙古國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有許多中國公民和中國公司來蒙古開拓市場,積極支持蒙古國經濟增長,對蒙古國發展做出不少的貢獻。但一部分人則批評,蒙古國經貿發展對中國的依賴性太強,從中國輸送到蒙古國的工人數量一年比一年增加,並認為這對蒙古國家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您認為,蒙中兩國今後在經貿發展中如何協調上述矛盾?
王大使: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了支援蒙古的經濟建設,中方向蒙方提供了一些無償援助和優惠貸款。當時中方援建的很多項目今天仍能看到,比如和平橋、百貨大樓,這都是烏蘭巴托的標誌性建築,在蒙古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事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幫助蒙古發展,應蒙方要求,中方當時派出大批援蒙工人參與蒙古工業、農業建設。我記得,這是喬巴山元帥澤登巴爾總理直接向中方領導人提出的希望。援蒙工人為蒙古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得到了蒙古領導人和老百姓的肯定。他們中有一些人因工傷或是因病在蒙古去世,永遠留在了蒙古。每年使館都要為他們掃墓,紀念他們為兩國關係發展做出的貢獻。
兩國關係發展很快,也有一些中國工人來蒙古務工。中蒙地理相鄰,人員交往密切,開展合作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其他各方無法比擬的優勢。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給包括蒙古在內的鄰國帶來了重要機遇。不僅是鄰國,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想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實現自己更大的發展。蒙古在這方面有獨特優勢。我們對兩國經貿合作要有客觀的認識。有些人認為蒙古在經濟上對中國過分依賴,這個問題關鍵是怎麼看。在全球化形勢下,世界各國是相互依賴的關係,從某種角度說,中國在經濟上也依賴蒙古。如果用冷戰眼光看問題,就會得出負面的結論。如果以此作為決策依據,雙方合作就會受到限制,步子就會邁不開。這不但對雙方合作不利,自身發展也會受到影響。每年有一、兩萬中國勞務人員來蒙務工,參加蒙古建設事業,他們絕大多數是季節性工人。這與蒙古當前發展階段有直接關係。蒙古發展很快,需要大量勞動力。但蒙古人口少,這中間有著結構性的矛盾。特別是蒙古建設需要熟練技術工人,但蒙古市場上找不到,從國外引進技術工人是蒙古現階段發展的現實需要。當然在合作中會出現一些具體問題,這些都可以通過友好協商,在合作的進程中得到妥善解決。關鍵是要對這些問題客觀認識,理性對待。
蘇布達:2009年,中國《環球時報》刊登一篇題為《蒙古人心態複雜看中國》的文章,提出了“蒙中貿易18年增長82倍,但是兩國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民間感情”“經貿交流增長迅速,民間感情還不牢固”等問題。大使先生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如果您認為這篇文章提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有道理,應該用什麼樣的途徑來增進兩國老百姓的互相理解和友誼之情?請您簡單地談一下正在蒙古國舉辦的中國文化月活動的意義。
王大使:這篇文章我也看到了,不是沒有一點道理。對有關問題應客觀、一分為二看待。中蒙兩國間保持著傳統友好關係,友好合作始終是主流。當然,兩國關係也要不斷改善,不斷夯實民意基礎。蒙古民間認同、支持兩國友好是主流,但客觀講也存在著一些對中國不了解、不理解、不友好的情緒。這是少數,是極個別現象。為了改善和夯實兩國民意基礎,要不斷化解這個問題。只要兩國關係不斷發展,讓蒙古老百姓看到帶來的好處,支持和認同的人就會越來越多。文化和人文交往十分重要,對拉近雙方距離、增進友好感情有著重要意義。不久前,在蒙古舉行了“中國文化月”,很成功。蒙方的參與面很廣,很多大中學生踴躍觀看展覽和演出。隨著雙方文化交往的增加,蒙古人民會越來越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中國人民也會更加了解蒙古和蒙古文化,雙方的距離會不斷拉近。媒體是雙方進行溝通、增進了解的重要渠道。大多數蒙古媒體對兩國關係的報道是負責任的、客觀的,但也有個別的在報道中誇大其詞、以偏概全、故意炒作。希望蒙古媒體更多發揮積極作用,為增進蒙古人民對中國和兩國關係的了解多做貢獻。
蘇布達:一些國際媒體稱蒙古國豐富的地下資源,包括煤礦、銅礦以及儲藏量達139萬噸的鈾礦,加上臨近世界資源消耗最大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中國的優勢,極有可能在將來十年內,使蒙古國成為亞洲富國或者成為亞洲新投資熱點。大使先生,您覺得,這個推測的可能性有多高?
王大使:蒙古地大物博,有著156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資源十分豐富。蒙古經濟發展得很快,引起國際投資界廣泛關注。中蒙互為鄰國,經濟互補特徵明顯。蒙方的優勢在於礦產資源豐富,而中國經濟發展很快,是全球初級產品主要市場,佔到全球銅、鐵、鋅、鎢等資源消貿易量40%左右。中國經濟發展給蒙古礦產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當然,把資源潛力充分發揮出來需要條件。宏觀上,需要有正確的政策框架和對外合作思路。我相信,通過蒙方的自身努力,有關條件會不斷具備,發展潛能會不斷釋放。未來十年,蒙古取得巨大的跨越式發展完全可能。作為鄰國,中國樂見蒙古繁榮、穩定發展。這符合中方利益,也符合雙方共同利益。
蘇布達:從您的簡歷中得知了,2008年到2011年您曾擔任過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從2011年開始擔任中國駐蒙古國特命全權大使。新加坡和蒙古國都是亞洲國家,不過氣候條件和風俗民情等完全不同。來蒙古工作1年了,已經適應了蒙古嗎?
王大使:我在新加坡工作了兩年,到蒙古來已經一年半,這對我來說都是寶貴的經歷。新加坡和蒙古在地理、氣候、國情等方面很不一樣,兩個國家一南一北、一熱一冷、一小一大,很不相同。但兩個國家都同中國有著深厚傳統友誼,都建立了密切的夥伴關係。從蒙古來說,我來蒙古后,認識有所深化:蒙古人比我想象的更熱情、更好客;蒙古民族有著輝煌的歷史文化,對此十分自豪;蒙古國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這些都超出了我來之前對蒙古的了解。相信蒙古人民通過不懈努力,一定能抓住全球化重要機遇,抓住中蒙合作帶來的機遇,實現本國經濟社會、民族文化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