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峽
渤海的唯一出口
渤海海峽,位於中國遼寧省大連市南端的老鐵山角,與山東省山東半島之間,連接黃海、渤海的海峽,是渤海的唯一出口,所以被稱為“渤海咽喉”。渤海海峽南北寬度為105公里,廟島群島(屬山東煙台)是海峽中的主要島嶼。
渤海海峽,處於渤海漁場和黃海漁場的過渡地帶,小黃魚是渤海海峽歷史上的主要捕撈資源,是遼魯兩省的漁業基地。
由於渤海西側是中國首都北京和工業重鎮天津地區,因此又被稱為“京津門戶”,是中國北方海防戰略重地。
歷來為兵家注重之地。唐朝始,在廟島群島上設防衛重鎮。清代英、法聯軍先後3次路經渤海海峽,侵佔京、津。八國聯軍也經渤海海峽,攻佔京、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長島成為要塞區。海峽兩端也有邊防軍駐守。
在中國的版圖上,渤海海峽正處於“雄雞”的“咽喉”處,被遼東半島到山東半島C型的海岸三面環繞。
新生代第四紀以來,渤海海峽時而成陸,時而被水淹沒。如今海峽為全新世海侵淹沒而成。
渤海海峽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是渤海和黃海的分界。寬度(南~北向)為57海里(105公里),東~西向寬度無參考數據。按《山東省志。海洋志》渤海可分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中央淺海盆地和渤海海峽5部分,則渤海海峽屬渤海海域。
遼魯省際海域勘界位於渤海海峽北部的老鐵山水道,從山東省長島縣北隍城島到旅順老鐵山的直線距離約40公里,主要海洋功能為海上航行通道。遼魯兩省在該海域歷史上從未發生矛盾或糾紛,海域勘界的自然和社會背景並不複雜。遼魯線海域劃界草案自2003年7月初步形成后,國家海洋局勘界辦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就遼魯海域劃界草案進行多次協調和論證。由於遼魯兩省基本堅持各自的意見,國家海洋局勘界辦組織第二海洋研究所對該海域再次作多波束海底地貌掃描核測
渤海海峽(連同廟島群島),地處渤海下沉帶東側,系長白山系的分支,為膠遼隆起的一部分。
在元古代晚期,廟島群島諸島之間互不分離,與南北陸地連成一片,俗稱“膠遼地盾”。在1.4億年前的燕山構造運動及後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先後發生了一系列的北東東向、北北西向、北北東向和北東向的斷裂活動。從此,古老的陸塊斷陷分離成諸島的雛型,從而形成渤海海峽。
自晚更新世以來,這裡發生過3次大的海侵與海退,諸島又歷經了繼承性的“雕刻”。在距今10萬年左右的“廬山冰期”過後,氣候進入間冰期的溫暖階段,冰川消融,大洋水量增加,海水上漲,超過了橫亘膠遼之間的山埡溝,向古渤海湖及華北平原湧來,以至淹沒了滄州(史稱“滄州海侵”)。從此,已經發生斷裂的“膠遼地盾”就成為海中之島。滔滔海水佔據渤海幾萬年,大約從距今7萬年的“大理冰期”開始,大地驟寒,冰雪禁錮,以海水蒸發為來源的陸地降水,大部分不能流回海洋,海水逐漸退出渤海盆地,昔日海底成了陸地,廟島群島又與千里平原連成一體,成為陸地上的山丘。
寒冷的氣候到距今4.5萬年前開始轉暖,海侵又發生。這次海侵的規模比前一次更大,一直擴展到河北省的獻縣境內(史稱“獻縣海侵”),在渤海沿岸也留下了這次海侵的痕迹。如遼寧省的蛇島在海拔百米處有這次海侵留下的海蝕洞。蓬萊縣北溝公社現距海岸4公里左右的北林院迎口山西北坡,還保留著完好的石英岩海蝕地形,並有5~6米高的海蝕柱。在廟島群島的海拔60~70米處,普遍存有海蝕痕迹。獻縣海侵之後,仍趨海退。
到了全新世,氣候又進入冰期過後的溫暖期。冰川大量消融,海面再次上升。冰期時一度成為沼澤草原的渤海海底,再次變成煙波浩渺的大海。渤海沿岸已推進到黃驊、靜海和天津一帶(史稱“黃駛海侵”)。海蝕線達到北長山島的九丈崖,大黑山島北庄的“半坡”上(均距今海面約15米高度)。這次海侵過後,又開始大規模的海退。直至距今1300年(唐初),島岸線才降到比現代島岸線略高的地方。整個廟島群島至今仍處於“南升北降”的微變之中。
渤海是一個新生代沉降盆地,新生代的隆起與凹陷都明顯地受到基底古構造與古地貌的控制,整個海底都被現代沉積物覆蓋,僅渤海海峽才有前寒武系變質岩及中生代花崗岩露出。渤海的第四紀沉積厚300~500米。渤海區自新生代以來不斷下沉,故沉積了厚達數公里的沉積層,其中尤以第三紀的沉積層厚度最大,這是富含油、氣的沉積層,是中國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產地之一。
渤海底部地形受河流影響甚大,在水下形成幾個巨大的扇形三角洲。在渤海海峽處還形成了潮流三角洲堆積。渤海海峽深度較大,海峽寬度為57海里。在第三紀上新世末期海水淹沒了廟島群島,到第四紀初期海水退卻,使島的較高部分露出水面。海峽中間幾十個島嶼組成廟島群島(即長山列島,行政區劃屬長島縣)。
渤海海峽的海底地貌很壯觀。老鐵山岬和蓬萊角斷壁直下海底,廟島群島橫亘其間,潮流沙脊夾持島、礁縱向延伸沖刷槽和侵蝕窪地出現在海底沙脊之間。在島間或岬角與島嶼間,槽谷和窪槽的橫剖面多呈“V”字型,其底部多被沙礫覆蓋,並有基岩突露,整個海峽的地勢是自南向北呈階梯下降。寬而深的老鐵山水道沖刷槽位於最北端的老鐵山岬之下。
渤海可分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中央淺海盆地和渤海海峽5部分,由於黃河、海河、遼河、灤河等含沙量很大的河流注入,致使渤海水淺、地形平緩,整個海底是從遼東灣、渤海灣和萊州灣3個海灣向中央淺海盆地及東部渤海海峽傾斜。
渤海海底地形平緩,中部平均深度為26米,小於30米水深的海域占渤海總面積的95%以上,大河河口附近、萊州灣和渤海灣的水深均不超過20米。在渤海海灣中部偏東的水域深度較大,是渤海中的水下堆積盆地。在水下堆積盆地的東西兩側,坡度較大。最深86米,位於渤海海峽中部。
海峽中的島嶼分成6條主要水道(大小共12條),北面的水道較寬、水較深,南面的水道窄、水較淺。其中老鐵山水道,從老鐵山的西角到北隍城島,寬22海里,水深一般為50~60米,是黃海海水進入渤海的主要水道。入海的潮流因地形束窄使流速增快(最大達260厘米/秒),由水道流入後分成二支:一支向西北,沿海底沖刷成長80公里、寬30公里的U型槽,水深局部達70米,槽的北端分佈著指狀的水下沙壩,通稱“遼東淺灘”,屬沙質淺灘;另一支向西,越過中央盆地形成伸向渤海灣北部的舌狀深槽。在老鐵山水道內,有粒徑2~7厘米的礫石,礫石成分是石英岩、花崗岩或千枚岩,它們是沿岸及海底沖刷的產物,水道中,有些地方底部有基岩裸露。海峽南部的幾條水道是渤海海水流回黃海時的主要通道。
礫石(G):主要零星地見於渤海海峽。在登州水道,礫石直徑可達10幾厘米,呈稜角或次稜角狀,岩性有石英岩、硅質灰岩,表面常有底棲生物附著。該水道有的地方基岩裸露。在老鐵山水道南部,見有鈣質礫石,系黃土中鈣質結核改造而成。
細沙(FS):渤海海峽北部(120°30′~122°00′E,38°10′~40′N):細沙呈黃灰色或灰色,夾有少量中粗沙和粘土,含少量礫石和鈣質、鐵錳質結核。沉積表層數厘米內含有較多的貝殼。
粉沙質細沙(TS)和細沙質粉沙(ST):渤海海峽的這兩種沉積物亦分佈在細沙沉積的外圍,從煙台以北海區,向西北方向穿過渤海海峽,一直伸延至渤海中部。
粘土質粉沙(YT):西北起自渤海灣南部,向東經萊州灣北部,穿過渤海海峽,直入北黃海,
沙-粉沙-粘土(STY):主要有渤海海峽西部
渤海海峽兩端的海岸,北岸遼寧大連市老鐵山~蓋平、南岸山東萊州市虎頭崖~蓬萊縣登州岬都是基岩沙礫質海岸外。南端蓬萊沿岸坡度較大,礁石較多,灘塗面較狹窄。
位於渤海海峽中南部的廟島群島,由32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52平方公里。廟島群島,32個(《山東省志。建置志》稱21個)島嶼呈南南西~北北東向展布。南部的南長山島、北長山島、大黑山島、小黑山島、廟島(習稱南五島)和北部的砣磯島、大欽島、小欽島、南隍城島、北隍城島(習稱北五島)為有居民島,其餘均為無居民島嶼。
最大島是南長山島,面積12.3平方公里,最小島是小高山島,面積0.0008平方公里。最高島是高山島,海拔202.8米;最低島是東嘴石島,海拔7.2米。南北島距最長56.4公里,東西島距最寬30.8公里。
廟島群島島嶼一覽表 | |||||||
島嶼名稱 | 相對位置 | 北緯,東經(度) | 最長 (公里) | 最寬 (公里) | 面積 (平方公里) | 岸長 (公里) | 最高海拔(米) |
---|---|---|---|---|---|---|---|
南長山島 | 群島南端 | 37°55′,120°44′ | 7.22 | 4 | 12.80 | 20.02 | 156.1黃山 |
北長山島 | 南長山島之北 | 37°58′,120°42′ | 5.1 | 2.6 | 7.87 | 13.8 | 195.7嵩山 |
大黑山島 | 群島南部西端 | 37°58′,120°36′ | 4.22 | 2.7 | 7.47 | 12.03 | 189老黑山 |
小黑山島 | 大黑山島之東 | 37°58′,120°39′ | 1.9 | 0.85 | 1.29 | 5.3 | 95.1大山城 |
廟島 | 群島南部居中 | 37°56′,120°40′ | 2.65 | 1.1 | 1.43 | 6.7 | 98.3鳳凰山 |
砣磯島 | 群島中部 | 38′10°,120°45′ | 4.75 | 3.9 | 7.05 | 17.68 | 198.9雙頂山 |
大欽島 | 砣磯島之北 | 38°.18′,120°49′ | 4.9 | 2 | 6.44 | 14.55 | 202.44南山 |
小欽島 | 大欽島之北 | 38°20′,120°50′ | 2 | 0.85 | 1.11 | 6.44 | 148.9鷹鋪頂 |
南隍城島 | 北隍城島之南 | 38°21′,120°54′ | 3.1 | 1.6 | 1.83 | 12.09 | 100.9大頂山 |
北隍城島 | 群島北端 | 38°23′,120°54′ | 2.85 | 1.9 | 2.62 | 10.32 | 159.8北山頂 |
魚鱗島 | 大黑山島東南 | 37°55′,120°37′ | 0.17 | 0.1 | 0.01 | 0.38 | 19.5 |
南砣子島 | 大黑山島東南 | 37°56′,120°37′ | 0.86 | 0.4 | 0.138 | 2.31 | 15.1 |
牛砣子島 | 廟島西側偏南 | 37°55′,120′40′ | 0.55 | 0.35 | 0.11 | 1.38 | 26.4 |
羊砣子島 | 廟島西側偏北 | 37°56′,120°40′ | 0.55 | 0.35 | 0.11 | 1.38 | 26.4 |
燒餅島 | 廟島之北 | 37°57′,120°41′ | 0.14 | 0.1 | 0.02 | 0.38 | 19.6 |
犁犋把島 | 小黑山島之北 | 37°58′,120°39′ | 0.19 | 0.08 | 0.01 | 0.4 | 22.4 |
蠍島 | 螳螂島西北 | 37°59′,120°39′ | 0.1 | 0.045 | 0.004 | 0.21 | 9.8 |
猴磯島 | 小黑山島正北 | 38°03′,120°38′ | 1.1 | 0.47 | 0.28 | 2.75 | 92.9 |
小猴磯島 | 猴磯島西北 | 38°03′,120°38′ | 0.04 | 0.025 | 0.0009 | 0.22 | 23.3 |
高山島 | 猴磯島正北 | 38°08′,120°38′ | 1.3 | 0.7 | 0.46 | 3.55 | 202.8 |
小高山島 | 高山島東南 | 38°07′,120°38′ | 0.035 | 0.025 | 0.0008 | 0.22 | 12.6 |
大竹山島 | 群島中部東端 | 38°01′,120°56′ | 2.1 | 1.2 | 1.49 | 5.20 | 194.5 |
小竹山島 | 大竹山島之西 | 38°01′,120°52′ | 0.8 | 0.4 | 0.24 | 2.00 | 97.2 |
車由島 | 小竹山島北西 | 38°04′,120°51′ | 0.64 | 0.1 | 0.05 | 1.25 | 73.5 |
砣子島 | 砣磯島南側 | 38°09′,120°44′ | 0.42 | 0.15 | 0.05 | 1.06 | 60.3 |
東嘴石島 | 砣磯島東南 | 38°09′,120°47′ | 0.05 | 0.04 | 0.002 | 0.15 | 7.2 |
山嘴石島 | 砣磯島東北 | 38°11′,120°45′ | 0.065 | 0.02 | 0.0013 | 0.17 | 16.7 |
鱉蓋山島 | 小欽島之北 | 38°21′,120°50′ | 0.2 | 0.11 | 0.02 | 0.57 | 42.8 |
坡礁島 | 南隍城島東北 | 38°21′,120°54′ | 0.085 | 0.02 | 0.0017 | 0.15 | 12 |
螳螂島 | 北長山島之西 | 37°58′,120°40′ | 0.97 | 0.25 | 0.15 | 2.01 | 54.7 |
擋浪島 | 蠍島西北 | 37°59′,120°40′ | 0.5 | 0.4 | 0.13 | 1.86 | 35.9 |
馬槍石島 | 擋浪島之北 | 37°59′,120°39′ | 0.1 | 0.016 | 0.0015 | 0.14 | 8.9 |
老鐵山角,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大連市旅順口區西南部。又稱老鐵山岬、老鐵山頭、老鐵山嘴。與山東半島蓬萊角的連線為渤海、黃海的分界。南側峭壁下為老鐵山水道。植被茂盛,是鳥類棲息地。秋季候鳥經此南遷,故稱“鳥站”或“百鳥園”。老鐵山角是渤海和黃海分界的北岸端點。著名的鳥島蛇島均在此處。
● 潮汐
據《長島縣誌》,渤海海峽海域的潮汐性質屬正規半日潮,其規律是一晝夜兩漲兩退,俗稱“四架潮”。潮流方向由左向右轉移,一晝夜轉一圈,稱之“四開流”。潮汐一漲一退,需12小時24分,一晝夜兩漲兩退共需24小時48分,按陰曆推算,半月形成一個周期。因此,初一和十六、初五和二十的潮汐時間是對應的。陰曆三十到初四、十四到十八大漲大退,俗稱”大汛海”。其餘時間,潮速慢,潮流小,俗稱“死汛底子”或“死沉底子”。潮高地理分佈北部較南部高,8月份平均高潮高,砣磯島為212厘米,南長山島為143厘米。潮差分佈,砣磯島為124厘米,南長山島為119厘米。平均高潮間隙,砣磯島為10時10分,南長山島為10時4分。平均低潮間隙,砣磯島為4時6分,南長山島為3時53分。大潮升砣磯島為163厘米,南長山島為161厘米,小潮升花磯島為130厘米南長山島為131厘米,平均海平面砣磯島為89厘米,南長山島為90厘米。
● 潮流
渤海海峽海域的潮流,主要水道多為東西流,港灣多為回灣流。北部水道為西流,南部水道為東流。這種“北進南出”的規律在冬季尤為明顯。夏季海流,南部海區一般在0.6~1.03米/秒之間,大黑山島海區最小,為0.6米/秒;北部海區一般在1.25米/秒左右,砣磯水道最大值達3.7米/秒。港灣回灣流的流速更小,砣磯島的后口灣僅在0.4米/秒左右。
● 海浪
渤海海峽海域的浪型,主要為“風浪”。秋季和冬季偏北風浪,夏季偏南風浪。浪高的四季變化是:冬季(10月~翌年1月)月均浪高1.1米,春季(2~4月)月均浪高0.47米,夏季(5~7月)月均浪高0.5米,秋季(8~9月)月均浪高0.8米。歷年(1960~1981年)年大浪高平均為8.6米,極端最大浪高達10米,出現在北隍城島海區;浪高周期(A峰一B峰時間單位)變化平均為3.4秒,最大周期為13.9秒。
● 海水表層溫度
渤海海峽海域歷年(據1962年~1979年的調查資料,下同)海水表層溫度年平均為11.5℃。月平均溫度8月份最高,為22.1℃;2月份最低,為2.5℃。極端最高溫度為27.3℃(出現在1963年8月28日),極端最低溫度為-1.2℃(出現在1969年2月28日和3月1日)。每年4~7月升溫最快,平均升溫率為4.7℃/月;10月至翌年1月降溫最快,平均降溫率為4.1℃/月。年度之間的水溫變化,北部海區較緩,年較差為22.8℃;南部海區較快,年較差為26℃。
● 海水表層鹽度
渤海海峽海域的海水表層含鹽度,歷年年平均為31.33‰。極端最高值為33.26‰(出現在1962年4月3日),極端最低值為24.79‰(出現在1964年7月6日)。年度之內,2月份最高,歷年平均為31.82‰;8月份最低,歷年平均為30.49‰。南北海區(以砣磯島為界,下同)的海水表懇含鹽度,北部海區較高,南部海區較低。
● 海水透明度
渤海海峽海域的海水透明度南北海區羞別較大。北部海區一般在3.7~9.5米之間,南隍城島海區最高值達13.8米;南部海區一般在1.7~3米之間,廟島塘里大風過後透明度最低值僅為0.2米左右。年度之內,海水透明度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一般冬季透明度較小,夏季透明度較大。大風之後,海水的透明度普遍較小。
● 海霧
渤海海峽海域霧日較少,年平均霧日為28天,多為平流霧,少為輻射霧。春、夏兩季海霧最多,佔全年海霧日的86%,多集中於6~7月份;秋冬兩季霧日較少,其中9~10月份最少。平流霧的濕度大,範圍廣,持續時間較長,通常生成於夜間,持續至翌日中午,有的持續4~5天以上。輻射霧維持時間較短,通常生成於夜間或早晨,多是隨著太陽的出露而減弱或消散。有的在幾小時或幾分鐘內即可消失,個別的也有持續1~2天。
● 海冰
渤海海峽海域由於受黃海主流性海流的影響,冬季水溫相對偏高,海口、港灣無冰封現象。南部諸島在嚴冬季節有時出現少量的岸沿薄冰和冰腳,對生產和交通無影響。
● 海發光
渤海海峽海域經常在夜間出現火花型(H)的海發光,漁民稱“海火”,一年四季均可見到。據1962~1979年觀測,無海水發光(0級)的頻率佔14%,一級頻率佔67%,二級頻率佔17%,三級頻率佔2%,四級相當罕見(18年出現過2次)。年平均海發光日數為201天。
● 浮游生物
渤海海峽海域浮游生物含量很高,包括浮游植物和浮遊動物兩大類。據1985年調查,浮游生物量年平均為288.7萬個/立方米。其中,浮游植物佔98%。年度之內,南、北海區均有兩個高峰值:南部海區3月為2072萬個/立方米,11月為519.3萬個/立方米;北部海區3月為1396萬個/立方米,10月為130萬個/立方米。
渤海海峽南部,綠簾石、鋯石相對較高,分別達28%和2~5%;鐵、鋁、錳:低含量區在渤海海峽北部。渤海海峽北部為渤海沉積物中錳低含量區。碳酸鈣:在渤海海峽附近出現小塊的局部高含量區,這主要和底質中含有較多的貝殼有關。
小黃魚是渤海海峽歷史上的主要捕撈資源,小黃魚(花魚)漁場傳統漁場漁期是:蓬萊沿海漁場清明后3~4天始到立夏前4~5天結束,旺汛期為穀雨前2~3天到穀雨後5~6天。渤海海峽漁場,寒露后7~8天始到大雪結束,旺汛期為立冬前3~4天到小雪前後。1960年代起,開始由傳統的漁場轉移到海洋島漁場、魚山漁場、大沙漁場和石島漁場。1970年代末期,又開闢了呂泗漁場、長江口漁場和舟山漁場。
帶魚亦是渤海海峽歷史上的主要捕撈資源,傳統的漁場漁期是:蓬萊沿海漁場,立夏后1~2天始到夏至前後結束,旺汛湖為小滿后1~2天到芒種后3~4天。渤海海峽漁場,霜降前7~8天始到大雪前結束,旺汛期為立冬前2-3天到小雪前後。從1960年代中期以後,漁場逐漸轉移至青連石漁場、大沙漁場、海礁漁場、長江口漁場和舟山漁場。
鮁魚漁場漁期,主要在蓬萊沿海漁場,白露始到立冬前10天左右結束,旺汛期為秋分到霜降前後。
鮃鰈魚漁場漁期,主要在廟島群島各島周圍漁場,立春前後始到清明結束,旺汛翔為雨水后4~5天到春分前10天左右。1970年代后,大功率拖網船興起,漁場擴展到石島漁場、青連石漁場。漁期早春提前到2月,秋、冬延續到12月。
底雜魚漁場漁期漁場,在煙台東北和篷萊沿海一帶。漁期為春分到小雪。罈子網的漁場在南、北長山島以東沿海13~15庹水處。漁期為清明前後到小滿后共50~60天。
孔鰩魚漁場漁期,在廟島群島隍城島和老鐵山之間的海域(即老鐵山水道)。干鉤作業時間自小雪到清明前後。
河豚魚漁場漁期,在廟島群島隍城島東、煙台北部海域和菊花島附近海域。釣鉤作業時間自夏至到立秋。1980年代起,漁場擴至海洋島南和東南海域,漁期為7月下旬到11月上旬。
對蝦漁場漁期:成山頭外海漁場,春分前6-7天始到穀雨前後結束,旺汛期為清明前10天左右到清明后1~2天。蓬萊沿海漁場,清明前3~4天始到立夏前3~4天結束,旺汛期為清明后4~5天到穀雨前1~2天。渤海海峽漁場寒露后10天左右始到小雪前5~6天結束,旺汛期為霜降后7-8天到立冬前後。進入1960年代,隨著大功率拖網船隻的增加,對蝦資源嚴重下降。1965年,國家制定了“夏養秋捕”的方針,並統一規定秋季船隻進渤海作業的時間。對蝦出灣后,追捕至石島漁場或更遠海域。
扇貝漁場漁期,在廟島群島的欽島、隍城島近海。拉網作業時間自小雪到立春。1960年代,因資源枯竭而停止捕撈生產。
刺參漁場漁期,廟島群島近島海域皆有刺參資源。1953年以前,一年四季均進撿捕。1953年起,為保護刺參資源,縣規定:欽島、隍城島禁捕期為5月15日到7月5日;其它島禁捕期為5月10日到6月30日。1964年,規定各島禁捕期統一為5月25日到7月15日。1973年,實行分島間年輪捕制。
鮑魚漁場漁期,廟島群島北部五島皆有鮑魚資源,漁期為夏至到寒露。鮑魚的禁捕期同刺參。南部五島因歷史上很少發現鮑魚資源,故有“鮑魚不過珍珠門”之說。進入1980年代,發現南長山島的北部海域有少量鮑魚資源。
以廟島群島海域情況為例,渤海海峽生物資源情況是:
● 海洋生物
魚類:主要有皺唇鯊(鯊魚)、白斑星鯊(白點鯊)、路氏雙髻鯊(相公帽)、白斑角鯊(刺鯊)、中國團扇鰩(大勞子)、孔鰩(勞板魚)、(黃邊土)、太平洋鯡魚(青魚)、壽南青鱗魚(青鱗)、鰳魚(火鱗魚、快魚)、(離水爛)、風鱭魚(風尾魚)、黃鯽魚(毛扣)、長蛇鯔魚(梭魚)、鰻鱺(鱔魚)、海鰻(狼牙鱔)、星鰻(長蟲魚)、扁顎針魚(梁魚)、(針良魚)、燕鰩魚(燕魚)、鱈魚(大頭魚)、海龍、海馬、油舒(香梭)、鱸魚(鱸子)、黃條(黃金牛)、鰍(陰涼魚)、小黃魚(小黃花)、黃姑魚(黃姑、銅魚)、(鰵子魚)、叫姑魚(小白魚)、白姑魚(白米子魚)、棘頭梅童魚(大頭寶)、黑鯛(海鮒)、真鯛(紅加吉)、(黑老婆)、多鱗喜(船子魚)、六線魚(黃魚)、海鯽(鯽魚)、線鮃(大頭綿龜、鯰魚)、帶魚(刀魚)、鮐魚(鮐巴魚)、藍點馬鮫(鮁魚)、銀鯧(鏡魚)、矛尾復虎魚(泥里溝子)、短鰭紅娘魚(紅頭魚、家鵲魚)、綠鰭魚(鶯鶯)、(辮子魚、尖頭魚)、牙鮃(大牙片)、斑鮃(花點片口、油片)、高真鯛(長脖)、黃蓋鰈(小嘴魚)、石鰈(饋魚)、條鰨(中舌頭)、半滑百舌鰨(鰨米魚)、寬體舌鰨(鰨米)、短吻三刺(機槍腿)、綠鰭馬面(皮匠魚)、蟲紋東方(面廷巴)、鉛點圓(廷巴)、魚齒單鼻鈍(黃廷巴)、(若頭魚、蚧巴魚)等。
蝦蟹類:主要有中國對蝦(大蝦)、鷹爪糙對蝦(鷹爪蝦)、大螻蛄蝦、蝦蛄(蝦爬)、黑斑口蝦蛄、艾氏刺寄居蟹、日本關公蟹、隆線拳蟹、四齒磯蟹、三疣梭子蟹(飛蟹)、日本鱘、絨毛近方蟹、長指近方蟹、球肉近方蟹(蟹流)、中華絨螯蟹。螺貝類:有史氏背尖貝、矮擬帽貝、笠貝、紫貽貝、單齒螺、銹凹螺、朝鮮花冠小月螺、短濱螺、珠帶礎螺、珠帶擬蟹守螺、紅螺、疣荔枝螺、黃口荔枝螺、香螺、習見織紋螺、縱肋織紋螺、半褶織紋螺、小擬海牛、魁蚶、突殼肌蛤、黑偏頂蛤、櫛孔扇貝、皺紋盤鮑、褡牡蛾、大連灣牡蠣、近江牡蠣、牡蠣、菲律賓蛤仔、紫石房蛤、長竹蟶等。藻類:綠藻門有小礁膜、礁膜、孔石蓴、滸苔、緣管滸苔、羽藻、剛毛藻、刺松藻等。褐藻門有水雲、真絲藻、粘膜藻、海蘊、酸藻、點葉藻、囊藻、萱藻、繩藻、海帶、裙帶萊、網地藻、叉開網翼藻、鹿角菜、馬尾藻、海蒿子、銅藻、羊棲菜、鼠尾藻、羊棲菜馬尾藻、解氏馬尾藻、巨藻等。紅藻門有甘紫菜、海索麵、蠕枝藻、具鉤海門冬、石花萊、優美石花菜、雞毛萊、舌狀蜈蚣萊、珊瑚藻、小珊瑚藻、海膜、鹿角海蘿、粘管藻、多管藻、單管藻、江蘺、扁江蘺、龍鬚菜、叉枝藻、紅羚菜、滑技藻、滑絲藻、滑線藻、環節藻、三叉仙菜、絹絲藻、頂群藻、絨線藻、真絲藻、角叉藻、凹頂藻、松節藻、鴨毛藻、苔狀鴨毛藻等。
其它類有刺參、光棘球紫海膽、水母、海盤車、海豹、海豚、海龜、玳瑁、鯨魚、烏魚等。
● 陸地生物
主要指廟群群島上的生物。
動物:鳥類主要是候鳥,有18目、45科、232種。受國家重點保護的有丹頂鶴、白尾海雕、白肩雕、大天鵝、大鴇、鵲、草鴇等。另有游隼、蒼鷺、綠頭鴨、豆雁、蒼鷹、雀鷹、鵪鶉、黃腳三趾鶉、紅胸田雞、董雞、蠣鷸、大杓鷸、林鷸、青腳鷸、黑尾鷗、銀鷗、扁嘴海雀、岩鴿、山斑鳩、大杜鵑、四聲杜鵑、普通夜鷹、白喉針尾燕、普通翠雀、三寶鳥、戴勝、小斑啄木鳥、小沙百靈、小雲雀、金腰燕、灰山椒雀、白頭鵯、太平鳥、虎紋伯勞、黑枕黃鸝、發冠卷尾、灰掠鳥、大嘴烏鴉、灰喜鵲、喜鵲、藍歌鴝、虎斑山鶇、灰背鴝、白腹鶇、黃眉柳鶯、淡腳柳鶯、戴菊、壽帶鳥、大山雀、暗綠綉眼、金翅雀、黃雀、黃眉及海鷗、海鸕鷥等。蟲獸類主要有蝮蛇、白條錦蛇、虎斑游蛇、石龍子、土元、蠍子等。
植物:草類有麻黃、防風、紫胡、瓜蔞、知母、馬尾蓬、白薇、銀柴胡、黃岑、苦參、白蘞、佩蘭、防己、木通、石竹、石韋、石花、薤白、仙鶴草、元胡、威靈仙、徐長卿、穿山龍、玉竹、黃精、沙參、牢前子、益母草、野百合、白頭翁、蒺藜、大育葉、地榆、風眼草、草木犀、半夏、茅草、羊鬍子草、野蒜、山菊花、野蒿子、刺兒菜、灰菜、馬齒莧、苦菜、棄萊、蘆葦、鹼篷、蒲公英、黃荊、胡枝子、菅草、狗尾草、山韭菜、黃花萊、鬼針草、臭蒿、拉拉藤、米口袋、鴉蔥、蒼耳、山牛、苜蓿、葛藤、野穀草、白草、百里香、艾篙等。樹木類有黑松、刺槐、赤松、合歡、臭椿,小葉朴、山榆、雜交楊、法桐、桑樹、側柏、泡桐、白榆、旱柳、鑽天柳、垂柳苦棟、毛白楊、山東桐、家槐、加楊、五角楓、銀杏、雪松、花椒、華山松、小葉楊、冬青、樗樹、香椿、芙蓉、紫穗槐、白臘、櫟類、千頭柏、龍槍、杜仲、櫻花等。落葉松、皂莢、水杉、酸棗、青桐、女貞等。
渤海海峽北部,大連市位於暖溫帶,境內屬暖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四季分明。全區年平均氣溫10℃左右,其中8月最熱,平均氣溫24℃,日最高氣溫大於30℃的最長連續日數為10至12天,年極端最高氣溫35℃左右。1月最冷,平均氣溫南部-4.5到-6℃,極端最低氣溫可達-20℃左右。無霜期180~200天。
年平均降水量在550至950毫米之間,由西南向東北遞增。年降水量60~70%集中於夏季,多以暴雨形式降水;春季佔12~15%;秋季佔15~20%,冬季僅佔5%左右。因受海洋調節,夜雨多於日雨,尤以夏季為甚。
盛行風向隨季節轉換而有明顯變化。冬季盛行偏北季風,夏季盛行偏南季風,春、秋季是南、北風轉換季節。6級或6級以上大風日數,沿海每年90-140天,內陸35~50天,冬、春季最多,夏季最少。
海峽南部,屬亞洲東部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大陸度為52.3%。因受冷暖空氣交替的影響,加之海水的調溫作用,四季特點是:春季風大回暖晚,夏季雨多氣候涼,秋季乾燥降溫慢,冬季風頻寒潮多。
歷年(1959~1985年,下同)日照總時數平均為2542小時,年日照率為58%。5月份日照時數最多,為269.7小時;12月份日照時數最少,為151.1小時。
歷年年平均氣溫為11.9℃。最高年為12.8℃(1959、1961、1983年),最低年為10.7℃(1969年)。極端最高氣溫36.5℃(1959年7月30~31日),極端最低氣溫一13.3℃(1970年1月4日)。1月份平均氣溫最低,為~1.6℃;8月平均氣溫最高,為24.5℃。年較差為26.1℃。氣溫變化特點是:5月份回升最快,11月份降溫幅度最大。
渤海海峽地處風道,年均大風日67.8天。北隍城島年溝為100.8天,最多年達129天。全年大風日數冬季最多,平均23.4天,春秋兩季平均19天,夏季最少,平均6.6天。最大風速出現在1985年8月19日的9號颱風中,為40米/秒。形成大風的天氣系統主要有5個:寒潮大風秋冬兩季,由西伯利亞冷空氣暴發南下形成,風力可達7~10級,多為偏北風,每次持續2一3天。蒙古氣旋大風春季,由蒙古至中國東北地區的氣旋形成,風力可達6~10級,多為西南風,每次持續1一3天。江淮氣旋大風春夏之交,由氣旋強烈發展形成,一般是6-7級東南風轉8~10級東北風,持續時間不超過24小時。颱風夏末秋初,由於受太平洋颱風外圍的影響,時有6~10級大風(風向多變)。雷雨陣風在夏季雷雨天氣里,有時伴有8~10級的偏北陣風。
該地區歷年年平均降水日數為8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555.5毫米。其中,春季佔14%,夏季佔59%,秋季佔22%,冬季佔5%。1973年,年降水量最多,為881.4毫米;1965年最少,為282.3毫米。縣境之內的降水,由南向北呈遞減趨勢,年度相差在100毫米以上。自1970年代后,多出現春旱,間或也出現夏旱,年降雨量趨向減少。
該地區歷年年平均霜日為121.1天。平均初霜日是12月1日(最早10月31日),終霜日是3月31日(最晚4月16日)。初、終霜間日期,最多154天,最少98天。全年無霜期平均245.6天,最多276天,最少204天。歷年年平均結冰日為127.8天,平均始於11月21日(最早11月5日),終於3月21日(最晚4月7日)。初、終冰間日期,最多148天,最少113天。
渤海海峽寬105.56公里,廟島諸島佔據海峽五分之三的海面,將海峽分割成14條水道(海峽)。長島縣諸島佔據渤海海峽五分之三的海面,其中廟島群島由大小18個島嶼及許多礁岩組成,把海峽分割成12條水道,2個航門。諸水道允許商船通航的只有老鐵山水道、長山水道、廟島海峽(也稱登州水道,限200總噸以下船舶航行)3條水道,其他水道禁止通航。廟島群島諸水道禁止拋錨及捕撈。
老鐵山水道,位於北隍城島和老鐵山角之間,東西走向,寬42.2公里,佔據海峽五分之二的海面,主航道水深42~78米,泥沙底質。是黃海海水進入渤海的主要通道,潮流達4-6節,受潮流強烈沖刷,南側出現水深達60-80餘米的潮溝,是海峽中最寬最深的水道,沙、礫底,無障礙物,在老鐵山角和北隆城島設有助航標誌,通航條件良好。
隍城水道,位於南隍城島與北隍城島之間,東西走向,長5.6公里,寬1.5公里,主航道水深19~40米,泥沙底質。
小欽水道,位於小欽島與南隍城島之間,西北東南走向,長4.5公里,寬4公里,主航道水深40~50米,泥沙、礫石底質。
大欽水道,位於大欽島與小欽島之間,東西走向,長8.5公里,寬2公里,主航逍水深31~45米,泥沙、礫石底質。
北砣磯水道,位於砣磯島與大欽島之間,東西走向,長11.5公里,寬10公里,主航道水深31~50米,航道中部有一暗礁群(北礁),泥沙、礫石底質。
高山水道,位於高山島與砣磯島之間,西北東南走向,長4.5公里,寬8.5公里,主航道水深20~25米,軟泥底質。
南砣磯水道,位於車由島與砣磯島之間,東西走向,西接猴磯水道,南鄰長山水道,主航道水深10~25米,泥沙底質。
猴磯水道,位於猴磯島與高山島之間,東西走向,長6.35公里,寬7.5公里,主航道水深21~24米,泥沙底質。
長山水道,位於北長山島與猴磯島之間,東西走向,長17公里,寬7.5公里,主航道水深20~30米,軟泥底質。
西大門水道,位於大黑山島與小黑山島之間,南北走向,長3公里,寬1.5公里,主航道水深7~11米,泥沙底質。
寶塔門水道,位於小黑山島東側,犁犋把島與擋浪島之間,西北東南走向,長2.5公里,寬1公里,主航道水深10~15米,泥沙底質。
珍珠門水道,位於擋浪島與北長山島之間,南北走向,長0.75公里,寬1公里,水道北深南淺,主航道水深6~14米。
螳螂水道,位於蝗螂島與擋浪島之間,東北西南走向,長1公里,寬0.75公里,主航道水深20~28米,泥沙底質。
廟島海峽(登州水道),位於南長山島與篷萊角之間,東西走向,長31.5公里,寬6公里,主航道水深12~37米,沙礫底質。
長島港,位於長島縣南長山島鵲嘴灣內,1976年建成,是客、貨運合一的綜合性港口。
長島漁港,座落於南長山鎮荻溝村西側海邊。1974年9月動工,1978年12月竣工。投資396萬元。碼頭的結構為方塊重力式,總長613米。其中,主體碼頭長428米,寬30米,水深4.5米;副碼頭長185米,水深1.7米。引堤長170米,寬10米。港池面積71440平方米,可停靠1000噸級以下船舶。港內鋪設水、油管路,架設冰橋。有庫房1280平方米,貨場6500平方米。配有深35米大口井1眼,104米深機井1眼,1400立方米和300立方米蓄水池各1個。備有潛水船和吊船各1隻。年平均裝卸魚貨8000噸、水產養殖產品3100噸、柴油2400噸、物資5000餘噸,供冰9000噸、水7000噸。1976年,成立漁港管理小組,1979年改稱碼頭管理所,1981年併入漁船漁港監督管理站,1983年恢復漁港管理所。主要負責計收港務費、船舶調動、安排裝卸、供應船舶用水等。
煙台港,清同治四年(1865年),東海關在煙台山西側建造煙台港第一座重力式碼頭--海關碼頭(今煙台港務局南碼頭),碼頭全長257米,為東西走向突堤式。至1894年,煙台港先後建成福開森碼頭、滋大碼頭、攝福利福碼頭、和記碼頭。1996年12月,煙台至大連汽車輪渡碼頭竣工。截至2005年底,煙台港碼頭總長7300米,泊位46個(萬噸級以上23個)。
龍口港,1918-1919年,龍口鎮在北沙灘建造長250米的混凝土棧橋式碼頭,為龍口港歷史上第一座人工建造碼頭。1957年12月,在原龍口碼頭北側修建一座長60米、寬20.6米的混凝土方塊重力式岸壁碼頭。1959年,建成長200米的碼頭。1972年10月,建成2個3000噸級的中型泊位。1975年至1976年5月,建成石油、煤炭專用碼頭。1985-2005年,先後建成16000噸級煤炭專用碼頭、16000噸級雜貨碼頭、5000噸級燃油碼頭、多用途碼頭、散雜貨碼頭、5000噸級客滾船專用碼頭、3.5萬噸級兼顧5萬噸級通用碼頭、5萬噸級糧食專用碼頭、5萬噸級液體化工專用碼頭。至2005年底,龍口港碼頭總長5000米,泊位21個(萬噸級以上12個)。
蓬萊港,位於膠東半島北端,由蓬萊西港、蓬萊東港和蓬萊欒家口港組成。蓬萊西港位於蓬萊市區西北部,田橫山西側,於1958年5月動工興建,1964年8月建成漁業碼頭。1985年,港口碼頭岸線長151.5米。至2005年底,港口碼頭岸線長410米,有1000噸級滾裝泊位4個、500噸級客運滾裝泊位3個、貨物裝卸碼頭2個。蓬萊東港(也稱蓬萊新港)位於蓬萊城東8公里皂河口東側,始建於1991年4月,碼頭岸線長455米,擁有2000噸、5000噸和萬噸級泊位各1個。欒家口港位於蓬萊城西約10公里處,與長山列島隔海相望。1995年4月始建。2005年5月,2萬噸級油碼頭竣工使用,岸線近8000米。蓬萊海域有登州水道、蓬長航線、蓬旅航路和蓬大航路以及蓬萊東港、欒家口港進出港航道。其中登州水道是周邊港口船舶進出渤海灣西部港口的重要通道,蓬長航線是陸島運輸的主要通道,蓬旅、蓬大航路是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運輸最近的航線。
煙大鐵路輪渡港口,分為南北兩港,南港位於煙台港四突堤北側,北港位於大連旅順口區羊頭窪灣。南港碼頭為墩式布置,樁基結構,根部38米範圍內為連片墩台,輪渡碼頭泊位長181米,工作船碼頭泊位長50米。北港碼頭為連片式布置,重力式結構,根部布置兩個防撞墩,輪渡碼頭泊位長200米,檢修碼頭泊位長220米。設計運量:初期2008年鐵路貨運上行350萬噸,下行300萬噸,汽車滾裝運量8萬輛。近期2010年鐵路貨運上行450萬噸,下行380萬噸,汽車滾裝運量11萬輛。遠期2015年鐵路貨運上行670萬噸,下行570萬噸,汽車滾裝運量18萬輛。
大連港,位於遼東半島南端,瀕臨黃海,南至煙台港90海里。港口西近旅順,東鄰里、外長山列島,南與威海、煙台隔海相望。是一個深水天然良港,是南北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也是中國最大的散糧、石油進出口岸及主要對外貿易港口。大連港各港區主要分佈在大連灣、大窯灣、長興島及太平灣。另有旅順新港、庄河港等港區分佈在外。大連灣、大窯灣為大連港主要港區所在,長興島為新建港區,太平灣為規劃港區。
煙台至大連鐵路輪渡,北起遼東半島南端的大連市旅順口區羊頭窪港接東北鐵路網,南至山東半島北部的煙台四突堤港接藍煙、膠新鐵路,縱貫渤海海峽,海上運輸距離86.28海里(159.8公里),是東北至長江三角洲地區陸海鐵路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之一的鐵路運輸幹線。煙大輪渡集鐵路、港口、海上安監、渡船四項工程於一體,是一項涉及多學科、多行業、多專業綜合性系統工程。1994年,交通部、鐵道部、遼寧省政府、山東省政府向國家計委共同報送煙大鐵路輪渡項目建議書。1997年12月,國家計委批准立項。2002年1月,中鐵渤海鐵路輪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渤海輪渡公司)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成立。渤海輪渡公司由鐵道部和山東省、大連市人民政府三方分別授權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煙台市電力開發有限公司、大連市建設投資公司作為出資者代表與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渤海輪渡公司作為項目法人對煙大鐵路輪渡的前期策劃、資金籌措、建設實施、生產經營、債務償還和資產保值增值實行全過程負責。工程於2004年10月開工,2006年9月全面竣工並通過鐵道部初步驗收。
2006年8月7日9時55分,煙大輪渡第一艘“中鐵渤海1號”萬噸渡輪從大連起航,16時28分抵達煙台四突堤港。8月9日上午,煙大輪渡煙台端首次進行火車上船、下船調試,取得成功。“中鐵渤海1號”為火車、汽車、旅客滾裝船,抗風能力為8級,航速18節,全長182.6米,寬24.8米。渡輪設上下兩層甲板,上層為汽車甲板、下層為火車甲板,鐵路貨車艙內有五條鐵軌,火車上下船採用尾進尾出的方式,汽車在尾部右舷採用側進側出方式,旅客在船中部通過全封閉棧橋上下船。火車、汽車、旅客安全隔離。第二艘渡輪“渤海金珠號”,長161.2米,寬24.8米,載客1200多人,車輛200多輛。8月16日試航成功。
1995年12月,煙台港汽車輪渡碼頭工程竣工,該碼頭是連接渤海海峽南北兩側公路主幹線煙台至大連的汽車輪渡碼頭。這座汽車輪渡碼頭是根據國家2000年前將基本建成"兩縱兩橫"國道主幹線的規劃,於1995年5月1日正式開工,經過一年半的建設,建成5000噸級汽車滾裝泊位2個(其中水工結構按萬噸級建設)、配套建設停車場2.5萬平方米以及進出港道路、浮標、港池、航道等。該工程碼頭部分為高樁墩式棧橋結構,雙側靠船,碼頭總長165米,工程設計到發車輛38萬輛次。
1990年4月,蓬萊至旅順客貨滾裝運輸航線開通。1992年12月,開通煙台至大連地方客滾航線。1993年山東省煙台海運總公司建造豪華高速客船1艘,分別投入煙台至大連航線運營。
中國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的狹長水道,南北相距約109千米。海峽中、南部有廟島群島縱向分佈,把海峽分成十幾條水道。自北而南有老鐵山水道、大欽水道、小欽水道、北砣磯水道、南砣磯水道、長山水道、登州水道等,其中以老鐵山水道、長山水道、登州水道最為重要。北部水道寬而深,南部水道窄而淺。老鐵山水道最深處83米,登州水道僅10-30米,其餘在20-40米之間。商船常走老鐵山、長山、登州三條水道。老鐵山水道、長山水道對外開放,登州水道對內開放(限200噸以下船舶航行),其餘水道為禁航區。
老鐵山水道寬42千米,占整個海峽的2/5,是黃海海水進入渤海的主要通道,潮流達4-6節,受潮流強烈沖刷,南側出現水深達60-80餘米的潮溝,是海峽中最寬最深的水道,沙、礫底,無障礙物,在老鐵山角和北隆城島設有助航標誌,通航條件良好。
長山水道寬6.9千米,水深17-30米,潮流2節左右,軟泥底,為南黃海通往天津新港的捷徑。
登州水道,又名廟島海峽,是渤海海水外流的主要通道,寬6.4千米,水深10-24米,潮流 3-3.3節,粗沙、沙泥底,南側多沙礫,南北兩側有淺灘,是山東半島通往廟島群島最近的水道。
位於渤海海峽中南部的廟島群島,由32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52平方千米。
群島呈東北——西南走向一字型展開,各相鄰島嶼間距離1.4-10.7千米,互為依託,瞰制渤海海峽。廟島群島屬於丘陵地帶,南部島嶼多,岸坡緩衝,北部岸陡水深,西部島嶼多為岩岸,東部島嶼多為礫石灘。其中較大的有北隍城島、大欽島、砣磯島、高山島、大黑山島、北長山島和南長山島等。
南長山島陸域面積13平方千米,是渤海海峽中面積最大的島。大竹山島突出於列島東南端,距南長山島18.7千米,是列島最前哨。
渤海海峽是中國海防要地,有大小水道10餘條,是進出渤海的咽喉要道,京津冀的海上門戶。廟島群島縱列於渤海海峽,有利於構築工事,封鎖渤海海峽,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渤海海峽
隋朝初年,東北方向的近鄰高句麗日益強大,並開始侵犯東北邊海防地區,並佔領了遼東一些地方。614年,隋軍從山東半島東萊出發,渡渤海海峽,在遼東半島南端登陸,擊敗高句麗守軍,並欲乘勝直趨平壤。高句麗軍無力作戰,只得遣使求和。東北遼東地區海防暫且得以穩定。
唐朝在中國東北境內和朝鮮半島海域,同高句麗、百濟和日本進行過多次海戰。645年,李世民指揮兩路大軍東征高句麗。大軍由東萊起航,渡渤海海峽,在今旅順口登陸,攻克卑沙城。
近代歷史上進入北京和天津的外國海軍都是從渤海海峽進出的。舊中國島上無防禦設施,致使外敵隨意進出渤海。英法聯軍三次進攻大沽,八國聯軍進犯京津,均從群島間的老鐵山、大欽等水道通過。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日軍曾以群島北端的南、北隍城島為艦隊錨地調整兵力,進攻固守旅順的沙俄軍隊。1914年日軍又在南長山島、廟島開闢供給點,保障主力經登州水道在龍口登陸,迂迴進攻駐守青島的德軍。
抗日戰爭勝利時,八路軍北海軍分區一部進島擔負守備,掩護主力數萬人渡過海峽進入東北。
在未來的反侵略戰爭中,廟島群島仍然是外敵入侵的重要途徑,控制渤海海峽是從海上保衛華北地區的重要戰略措施。
渤海海峽南段是長島,地理位置特殊,歷來為兵家注重之地。唐朝,在島上設烏胡戍,後置為重鎮。唐朝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張亮率兵4萬,戰船500艘,途經砣磯島東征高麗。宋朝,設沙門島砦。元朝,設沙門巡檢司。明、清兩代,島上均有駐軍。清朝,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至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先後3次路經渤海海峽,侵佔京、津。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沙皇俄國派軍艦“第米特里·頓斯基號”侵佔長島。《中俄旅大租地條約》及其續約簽訂后,沙皇俄國還企圖強迫清政府把長島划入旅大租界範圍,末果。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渤海海峽,攻佔京、律。在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日俄戰爭和1914年的日德戰爭中,日本軍隊均利用長島作為中繼站,攻陷旅順口和青島。1912年,北洋軍閥軍艦經常停泊於長島海域。1917年,北洋軍閥計劃開闢氏島為軍港,並擬在各島修築炮台,后因戰亂,未能實現。1928年,奉系海軍來島開闢軍港,派海防第二艦隊進駐長島。1939年,日傷軍侵佔長島。1945年9月,長島由八路軍駐守,並成為向東北運送部隊的海上要道。1947年10月,國民黨軍隊佔領長島。1949年8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解放並進駐長島。建國后,長島成為要塞區。駐軍與地方加強軍政、軍民團結,開展軍民聯防訓練,做到平時同守共建,戰時同守共防。
渤海海峽北端,旅順漢代時屬沓氏縣,東晉時名“馬石津”,隋唐時謂“都里鎮”,元代時稱“獅子口”,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馬雲、葉旺兩將軍率軍隊從山東蓬萊乘船跨海在此登陸收復遼東,因海上旅途一帆風順,遂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一直沿用。1880年,清政府在此興辦北洋水師,建軍港、修炮台、築船塢、紮營盤,旅順口成為軍事要塞,旅順軍港成為當時世界上著名的五大軍港之一。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和1904年的日俄戰爭,旅順作為主戰場,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旅順曾被沙俄侵佔7年,遭日本奴役40年,在長期的殖民統治中飽經滄桑,素有“一個旅順口,半部近代史”之說。1945年8月22日,蘇聯紅軍進駐旅順,直至1955年5月24日撤出旅順回國。1945年11月25日,旅順市政府成立;1950年成立旅大市后,旅順市為旅大市轄市;1981年改為大連市,旅順口成為其轄區之一。1996年7月1日,旅順實現局部對外開放。2009年11月2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旅順正式全面對外開放。
清朝,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至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先後3次路經渤海海峽,侵佔京、津。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沙皇俄國派軍艦“第米特里。頓斯基號”侵佔長島。《中俄旅大租地條約》及其續約簽訂后,沙皇俄國還企圖強迫清政府把長島划入旅大租界範圍,末果。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渤海海峽,攻佔京、律。在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日俄戰爭和1914年的日德戰爭中,日本軍隊均利用長島作為中繼站,攻陷旅順口和青島。
1945年8月底,為了保證山東主力部隊挺進東北,膠東軍區成立了海運指揮部,由許世友任總指揮,並在龍口設立了30餘人的海運辦事處,負責龍口、欒家口兩地的海運工作。為保證海上運輸安全,許世友指揮膠東軍區部隊消滅了長山島上的偽軍,控制了渤海海峽,在島上設立兵站,屯集糧草,作為進軍東北的跳板,保證了海上運輸的安全和供應。同時,從膠東動員了30餘艘汽船、140多隻帆船,從上述兩港口日夜不停地運送部隊渡海去東北。
長山島戰役,1949年25日,前方指揮部擬定於7月29日晚發起總攻,如風向不順,可延至7月30日晚J月26日,一場12級強颱風襲擊渤海海峽,支前船隻重損104隻,輕損140隻,其中汽船損壞23艘;帆船船員犧牲33人,負傷32人。
煙台大連之間的直線距離僅170千米,需要繞道1980千米。乘船則需6.5-8個小時,而且每年均有1個多月因風浪影響不能通航。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個相近的城市。渤海是中國最大的內海,從遼東半島沿海岸到膠東半島,三面大陸環繞,形如英文字母C,渤海海峽橫亘在兩大半島之間,成為山東乃至華東到東北地區的天塹。
渤海海峽
專家組早在1992年就開始了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研究。將C形通道變成四通八達的Φ形網路,使大連市與煙台市的鐵路運距縮短1518千米,進而形成縱貫中國南北從黑龍江到海南十省(區)一市的東部鐵路、公路交通大動脈。
如果全天候運行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成通車,大連與煙台的運距可縮短1815千米,兩地交通最多只需兩小時。藉助跨海通道,東北貨物可以迅速直接地到達山東半島,並直通蘇北和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如果跨海通道建成,兩大城市群之間的鐵路和公路距離將大大縮短,特別是煙台、威海和大連的距離,都在“2小時經濟圈”以內,空間可達性大大增強。
利用渤海海峽的有利地理條件,從山東蓬萊經長島至遼寧旅順,建設公路和鐵路結合的跨越渤海海峽的直達快捷通道,使大連市與煙台市的鐵路運距縮短1500多千米。
2010年,國務院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工程正式啟動。建成后,這條跨海通道將讓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跨越渤海天塹相連,兩個半島之間的交通時間將縮短約五小時。
渤海海峽
大連地震局工作人員介紹,跨渤海通道將預計投資3000億,堪比三峽工程的投資。
山東和東北地區間的主要運輸方式有海運、鐵路、公路、航空等。由於渤海海峽的阻隔,往來於兩地之間的鐵路、公路只得繞行山海關,路程均在1600千米以上,從而降低了運輸效率,增大了運輸成本。因此,兩地之間起支配作用的運輸方式為海上運輸,尤其是煙台到大連的航線,更是承擔了絕大多數的客貨運輸量。
據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課題組最新預測,到2020年,海峽間潛在的客流量將達到3億人次左右。即使按照跨海通道承擔60%-80%的比例,客流量也將達到1.8-2.4億人次。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工程的建設,將使環渤海地區由原來的“C”形環繞運輸變為“I”形直達運輸,環渤海經濟圈與膠東乃至長三角經濟圈緊密結合,對東北振興、中國經濟的再騰飛意義重大。這項工程如果順利建成,直接受益的就有東三省、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等省市。
大連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
渤海海峽黃海北部,9月4日1600時至11日1600時,在
1. 38°51′41″N 121°38′12″E
2. 38°34′12″N 121°38′12″E
3. 38°33′55″N 121°07′51″E
4. 38°48′13″N 121°14′03″E
諸點連線範圍內執行軍事任務。禁止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