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經過12天的激烈角逐,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於(2000年2月20日)昨晚閉幕。由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中國影片《我的父親母親》獲得“銀熊大獎”(評委會特別獎)。美國影片《木蘭花》獲本屆電影節的最高獎“金熊獎”;美國導演米洛斯·福爾曼因執導《月亮上的男人》而獲最佳導演獎;在德國電影《麗塔傳奇》中有出色表演的比貝亞納·貝格勞和納佳·烏爾獲最佳女演員獎;美國影片《捍衛正義》的男主角丹澤爾·華盛頓獲最佳男演員獎;德美合拍影片《百萬大飯店》獲本屆的“銀熊獎”。

基本簡介


柏林國際電影節分參賽影片、電影匯展、新人新片、電影回顧展和兒童片等幾個部分,共有約9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部影片參加。其中有來自歐美和亞洲的21部影片參加了“金熊獎”的角逐。電影節上映的影片代表了目前世界電影業的水平和趨勢。
影片《木蘭花》的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還不到30歲。該片主要通過幾個家庭父子、父女關係的變化,講述了金錢、吸毒、墮落對家庭關係的影響。張藝謀的力作《我的父親母親》上映前5天,門票就已購空。這是一部愛情片,講一個農村女孩愛上了來村裡教書的年輕老師,她想盡辦法讓老師注意自己。情節雖然簡單,但女主角章子怡的表演卻相當感人。放映時,觀眾情緒隨著情節起伏而不時變化,結束時報以熱烈掌聲。
柏林電影節負責人莫利茨·德·哈德爾說,本屆電影節的一個明顯特徵就是製片人開始更多地關心代溝、家庭結構等問題。另外,歷史和政治題材也成為熱點,好像人們在重新認識歷史的借鑒作用。此次參賽的美國影片涉及的題材就有海灣戰爭、年輕人對金錢的迷戀、對世外桃園生活的興趣、橄欖球運動等等;歐洲影片則關心畸形婚戀對家庭的影響、義大利黑手黨、西班牙內戰、兩德統一等問題;南斯拉夫推出了科索沃戰爭;俄羅斯影片是歷史題材;中國影片則讚揚人與人之間最樸素的關愛。
人們在影片之外,議論最多的話題是為什麼要請中國演員鞏俐擔任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柏林電影節同威尼斯和戛納兩個電影節一樣,並稱世界三大電影節。中國人從未擔任過三大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今年又逢柏林電影節50年大慶,中國人行嗎?哈德爾說:“去年11月在香港見到鞏俐時,她對世界電影業現狀的清晰判斷令我驚喜。我馬上想到,她將是2000年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最佳人選。她是一個集才能、智慧和美麗於一身的特殊人物,是未來中國電影的真正使者。”
對組委會和同仁的信任,鞏俐在感到興奮的同時也清楚地感受到了壓力。她表示,要努力工作,為中國電影人爭光。從她在電影節期間的表現看,除開幕式上顯得略有拘謹外,其他方面都還不錯。她告訴記者,平時在國內,大家同為演員,只是拍片,名演員只不過片酬稍高一些。她說,她的接片標準是要看劇本和讓她飾演的角色如何。她不在乎角色是否漂亮,因為一個人外表美是暫時的,而文化修養和氣質卻是持久的,而她更看重後者。
其實,柏林電影節對鞏俐來說並不陌生,自從1988年《紅高粱》在柏林獲“金熊獎”以來,她已是第3次光顧柏林了。她說,柏林電影節給中國電影帶來了許多機會,中國電影和張藝謀、陳凱歌等許多中國導演及演員都是從這裡走向世界的。

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保羅·托馬斯·安德森《木蘭花》(美國)
評委會大獎銀熊獎: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中國)
最佳導演獎:米洛斯·福爾曼《月亮上的男人》(美國)
最佳女演員獎:畢碧安娜·貝格、納嘉·烏爾《打開心門向藍天》(德國)
最佳男演員獎:丹澤爾·華盛頓《捍衛正義》(美國)
評審團特別獎:維姆·文德斯《百萬大飯店》(美德)
個人特殊成就銀熊獎:Adriana Altaras、Sabine Bach、Marquard Bohm、古塔姆·布拉提亞、Khyana El Bitar、Cora Frost、Valeska Hanel、伊爾姆·海爾曼、Isabell Hindersin、Lucas Hoppe、Ully Loup、Cosima Lustig、Angelika Margull、Jürgen Schonschadowski、Joya Thome、Nicolai Thome、Martin Walz、漢斯·齊施勒、Amelie zur Mühlen《激情的天堂》(德國)
最佳歐洲影片藍天使獎:《打開心門向藍天》(德國)
愛福瑞鮑爾新人獎:《獨立少年合唱團》(日本)
短片金熊獎:《向愛夫爾蘭德致意》(法國)
短片銀熊獎:《媒體》(捷克)
終身成就獎:讓娜·莫羅

參賽影片


開幕影片

《百萬大飯店》韋姆·文德斯(德、美)(開幕片)

閉幕影片

《波沙諾瓦》布魯諾巴瑞多(巴西)(閉幕片)

主競賽單元

《天鉤》盧比亞·沙馬茲克(南斯拉夫)
《男孩合唱團》岡田明(日)
《有時跳舞》關錦鵬(港)
《聖靈奇迹》喬納森·諾西特(美)
《上校的女兒》亞歷山德羅·普契金(俄)
《海灘》丹尼·伯伊爾(英、美)
《天才雷普利》安東尼·明格拉(英、美)
《激流上的岩石》佛朗蘇斯·歐森(法)
《激情天堂》魯道夫·湯姆(德)
《木蘭花》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美)
《海洋》奧古斯提·維拉隆加(西班牙嘉泰羅尼亞)
《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中)
《愛我》萊蒂莎·梅森(法)
《打開心門向藍天》沃克·施隆多夫(德)
《第一道曙光》魯西歐·高狄諾(意)
《捍衛正義》諾曼傑維遜(美)
《五月雲彩》諾瑞·比吉西·斯蘭(土耳其)
《月亮上的男人》米洛斯·福爾曼(美)
《會魔法的女人》克勞德·米勒(法)
《奪寶大作戰》大衛·羅素(美)
《猥褻與暴烈》朱利安·譚波(美)
《愛的徒勞》肯尼斯·布萊納(英)
《美國殺人狂》瑪莉·哈隆(美)
《銅鑼平太》市川昆(日)

致敬影片

《漂亮媽媽》孫周(中)“向評審團主席鞏俐致敬”
《家庭教師》湯尼·李察遜(英)(向終身成就獎得主讓娜·莫羅致敬)
《挑戰星期天》奧立佛·斯通(美)觀摩影片及特別映演

評委介紹


鞏俐:主席,中國
瑪麗莎·佩雷德斯:西班牙
Jean-Louis Piel:法國
沃爾特·塞勒斯:巴西
瑪麗亞·絲奇拉德:德國
安傑依·瓦依達: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