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地區

南苑地區

丰台區轄鄉(地區)。位於北京城區南部,丰台區境東部。北與西城區、東城區相接,南與大興區接壤,東與朝陽區相連,西與花鄉盧溝橋鄉毗鄰。面積56.74平方千米,人口59408人(2020年)。現轄7個居委,12個行政村,辦事處(鄉政府)駐大紅門南里11號樓。

涼水河及其3條支流自西北向東南流過。南環鐵路過境,設有永定門火車站、大紅門火車貨站。轄區內由北至南依次有南二、三、四環路,東西兩側有京開和京滬高速公路,南部有南苑機場,西北部有新建的北京南站。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距天安門5公里,素有天安門前第一鄉之稱

建制沿革


1948年,大紅門以南地區屬北平市南苑區,北部屬北平市第十五區。后兩區合併,曾改名23區、14區和11區。
1952年8月,11區改名為南苑區,1958年8月,南苑區建制撤銷,原地區分別劃歸大興縣和丰台區;同時成立南苑公社。
1984年3月改南苑農村辦事處,1987年2月改南苑鄉
1996年,面積57.1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東羅園、大紅門、東鐵營、新宮、果園、花園、馬家堡第三、馬家堡第四、大檯子、北甲地、大石橋、東三條、四頃三、西鐵營、中頂、中項東、釋迦寺、槐房第一、槐房第二、槐房第三、槐房第四、槐房第五、槐房第六、槐房第七、槐房第八、槐房第九、分中寺第一、分中寺第二、分中寺第三、分中寺第四、分中寺第五、分中寺第六、分中寺第七、分中寺第八、分中寺第九、分中寺第十、時村第一、時村第二、時村第四、時村第五、石榴庄第一、石榴庄第二、石榴庄第三、石榴庄第四、石榴庄第五、石榴庄第六、石榴庄第七、石榴庄第八、石榴庄第九、石榴庄第十、南苑第二、南苑第四、南苑第五、南苑第六、南苑第七、南苑第八、南苑第九、南苑第十、南苑第十一、南苑第十二、南苑第十三、南苑第十四、成壽寺第一、成壽寺第二、成壽寺第三、成壽寺第四、成壽寺第五、成壽寺第六68個行政村。
2002年,面積57.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908戶26758人,轄南苑、槐房、新宮、右安門、花園、馬家堡、西鐵營、大紅門、果園、東羅園、石榴園、時村、東鐵營、成壽寺、分鐘寺15個行政村。
2006年轄14個行政村。
2010年,南苑鄉設立地區辦事處,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管理體制。

行政區劃


2016年,南苑地區轄7個居委,12個行政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110106019001111雙石一社區居委會
110106019002111雙石二社區居委會
110106019003111福海棠華苑社區居委會
110106019004111大紅門錦苑一社區居委會
110106019005111大紅門錦苑二社區居委會
110106019006111新宮社區居委會
110106019007111德鑫嘉園社區居委會
110106019200123西鐵營村委會
110106019201111右安門村委會
110106019204111東羅園村委會
110106019205111果園村委會
110106019206111時村村委會
110106019207123石榴庄村委會
110106019208111大紅門村委會
110106019209111東鐵營村委會
110106019210123新宮村委會
110106019211111分中寺村委會
110106019212112南苑村委會
110106019213123槐房村委會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地處永定河衝擊扇平原,地勢平緩,西北略高,東南略低,海拔42~36米,平均地形坡度在5%左右。

地理位置

南苑鄉(地區)位於北京城區南部,丰台區境東部。北與西城區、東城區相接,南與大興區接壤,東與朝陽區相連,西與花鄉、盧溝橋鄉毗鄰。

城鄉規劃


南苑鄉在城市化進程中建設步伐加快,鄉村建設規模有序發展。南苑鄉不斷改革、調整、完善、創新,始終堅持以規劃為龍頭,加快全鄉產業結構調整和舊村改造步伐,槐房、新宮、時村、果園、右安門、成壽寺等村舊村改造已初具規模。其中時村村一、二期開發慧時家園、都市綠洲槐房村開發的城南嘉園,右安門村開發的星河城,成壽寺村開發的世紀風景,鄉永聯開發公司開發的瑞麗江畔等已經成為南城較有影響的樓盤項目。根據兩代會提出的“加快城市化建設,全面實現‘四七二’總體發展”的目標,全鄉規劃建設進一步得到發展,年開復工面積180.8萬平方米,其中年內新開工面積92.5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01.4萬平方米;強化路網建設,完成了方庄路南延工程1.5公里,右外大街路南延2.9公里,馬西路南延工程也正在開工建設,將進一步為地區發展優化環境。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人口


2021年6月18日,北京市丰台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南苑地區人口為5940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