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陪伴

心理學術語之一

親子陪伴主要包含兩個層面的內容:陪,父母跟隨孩子,陪同孩子做適合孩子年齡發展需求的事情;伴,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不僅需要為孩子的發展提供支持,也能通過與孩子互動,不斷反觀自己,實現父母的自我成長。

重要意義


1、基於依戀理論
父母在長期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以貫穿一致的適當方式回應孩子發出的信號,尤其是無助時的信號。對孩子來說,父母是隨時可期待的,態度是連續一貫的。孩子因此學會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會有人去照應他,他意識到自己值得被關愛。
情感神經科學詳細闡述了孩子所處的情感氛圍(孕育期及出生后最初幾年)與大腦相應部位的發育程度之間,有著非常直接的關聯。充滿關愛的環境(人際關係的質量與氛圍、安全感、信任感、溫暖與共情)絕非一種有用和友好的附屬品,而是大腦的培養基,決定著大腦生長發育的潛力。這種環境構成了讓大腦各種功能得以長足發展的基本條件。

現狀


2015年,宜家和FamilyKids and Youth公司針對0-12歲兒童父母和7-12歲兒童合作進行了一次調查。下面是調查報告《玩耍報告2015》 中,與“親子陪伴”密切相關的一些信息。
時間壓力
45%的父母稱,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耍。55%的父母稱,他們和孩子在一起的高質量時間不夠。3/4的父母稱,他們希望有更多時間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放鬆。
家庭共處時光
參與調查的中國父母中,80%表示,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是他們最常做的事情,40%表示戶外活動,37%表示和孩子一起做運動,90%的人會和孩子一起玩電子類產品。
對“玩”的理解
參與調查的中國父母中,91%的認為玩是促進兒童發展的重要方式,關乎兒童的全面發展。81%的希望能找回自己的童真,真正投入地和孩子一起玩。
2016年,專註於親子陪伴的綠蟲蟲教育針對2-8歲兒童父母及6-9歲兒童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小組訪談。
參與調查的父母中,98%的表示會和孩子一起玩,其中91%表示每周(非周末)這樣的時光至少有3次,每次時間在0.5-1小時內。形式主要是:看動畫片、閱讀、手工、玩積木等玩具。
參與調查的兒童中,75%的表示自己做事情的時候,父母中會有一個人陪著,其中90%表示每周(非周末)這樣的時光至少有3次,每次時間在0.5-1小時內。形式主要是:做家務、課外學習(琴、英語等)、閱讀、手工和跳繩等。
影響親子陪伴的主要壓力來源
1、缺少交流時間所造成的親子關係鬆散和對孩子了解甚少是許多誤會的根源;
2、大部分成人對兒童的情緒情感成熟的步驟所知甚少;
3、育兒信息過多,且相互矛盾;
4、父母需要屬於自己的時間;
與孩子在一起時要想感到愉悅幸福,需要父母自身的需求與孩子的需求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5、現代社會,家庭日益小型化,父母常常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6、父母受困於自己的成長經歷。

促進措施


“父母效能訓練”是目前被廣為認可的一種父母指導與訓練的課程體系,1960年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高登創立。通過向父母們傳遞現代家教理念和親子互動技巧來解決親子陪伴中的困難,從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與此類似的是“正面管教”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簡·丹爾森創辦,倡導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但這些理論都是基於歐美國家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到了國內,還有待進一步本土化。
此外,社會化親子陪伴也開始引起家長們的關注和推崇。這一理念由綠蟲蟲教育提出,倡導社會力量參與促進親子陪伴,為家庭提供高質量的支持環境,並從3個方面對親子陪伴的社會化進行了闡述:
1、社會化參與。充分帶動社會力量為親子陪伴創造支持環境,高質量親子陪伴再也不是家長一個人的事情。
2、互動內容社會化。陪伴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注入學習的熱情,真實社會生活就是親子互動的主題。
3、陪伴方式社會化。重視人的社會性,強調家長和孩子直接地、面對面地交流互動。

實現方式


首先,父母應該對孩子表現出尊重。當孩子向父母傾訴時,父母要一聽二問三才講話,要把看法、建議放到後面,而更多的是把孩子的需求、對孩子的理解尊重放在第一位。
第二個陪伴就是參與。無論一聽二問三講話、從尊重開始,還是共同參與做活動,強調的是感同身受。最重要的是杜絕一家三口、四口一人一個手機,都是低頭族,人在心不在。有些學校針對這點做過一些嘗試,比如“一二一”活動,就是一個孩子拉著兩個大人的手,共同做一項體育活動,增加親子間的快樂感和親密度。
親子陪伴
親子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