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前利潤

稅前利潤

徠稅前利潤是企業交納所得稅以前的計稅利潤。第二步利改稅後,國家與企業的分配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企業實現的大部分利潤以所得稅和調節稅的形式上繳國家,剩餘部分留歸企業。因此,在利潤分配中產生了稅前利潤和稅後利潤兩個概念。按照稅法規定,企業交納所得稅的計稅利潤是指企業每個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包括營業外收入)減除成本、費用、國家允許在所得稅前列支的稅金以及營業外支出后的餘額,即企業的利潤總額。

統計公式


產品稅前利潤=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成本-分攤后的銷售稅金及附加-分攤后的期間費用
產品銷售收入= 國內銷售收入+出口銷售收入
產品銷售成本是指與產品銷售收入相對應的銷售成本。
分攤后的銷售稅金及附加 = 企業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分攤比例(按照銷售額進行分攤)
分攤后的期間費用= 企業期間費用合計×分攤比例(按照銷售額進行分攤)
分攤比例(%)=該種產品銷售額/企業生產全部產品銷售額(包括該種產品)×100%

會計公式


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即在所得稅完稅前的利潤。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期間費用-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銷 售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其他業務稅金及附加
投資凈收益=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其中,對於工業企業來說,利潤總額=銷售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對於商業企業來說,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匯總損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國家補貼收入。
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稅徠后利潤=凈利潤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毛利潤=主營業務凈收入-主營業務支出-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