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舞韶山

鳳舞韶山

後來,鳳凰隨著舜帝到了九嶷山。舜帝在九嶷山升天后,鳳凰又回到了韶山。自從鳳凰來到韶峰后,引來了萬千飛鳥,也驚動了附近幾個山頭上的豺狗

目錄

正文


韶山仙女庵後面,有一座飛檐翹角的鳳儀亭,鳳儀亭雖然構造簡單,卻用工細膩,美觀大方。鳳儀亭旁邊原來有一棵古老的梧桐樹。“鳳儀亭址”是韶山八景之二。相傳還是在舜帝南巡的時候,舜帝隨從人員奏韶樂九成,音樂召來了鳳凰。在山地上,舜帝與人們一起和歌歡舞。在空中,鳳凰展開優美的舞姿隨人們起舞,百鳥和鳴。
後來,鳳凰隨著舜帝到了九嶷山。舜帝在九嶷山升天后,鳳凰又回到了韶山。每當彩霞掛在天邊的時候,鳳凰就翩翩起舞,鳴歌奏樂,鳳音在韶峰的樹林間回蕩,直飄到遠方。韶峰山腳下有一座石橋,百姓在勞動之餘,最喜歡到石橋上聆聽山間飄來的美妙鳳音。
鳳凰就棲身在韶峰山腰的一棵梧桐樹上,那梧桐樹非常繁茂,枝葉散開幾丈寬,像一把大綠傘。自從鳳凰來到韶峰后,引來了萬千飛鳥,也驚動了附近幾個山頭上的豺狗。
一天晚上,豺狗成群結隊地從四面八方進入韶山,向熟睡的鳥群突然襲擊,灌木叢中發出了凄慘的鳥鳴。鳳凰聽到豺狗來犯,急忙叫醒鳥類,與豺狗群進行決鬥。鳳凰教群鳥專啄豺狗的眼睛、耳朵,拔它們的毛。豺狗見是鳳凰領軍,就跑到梧桐樹下,亂鬨哄齊咬梧桐,想叫鳥類無法棲身。梧桐樹被咬得一塌糊塗,許多豺狗被啄瞎了眼睛,但仍然齜牙咧嘴不肯後退。群鳥與豺狗鬥了七天七夜,雙方都有死傷。
有幾隻白鶴把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獅子山上的獅神,獅神聽說豺狗鬧事,馬上趕到韶山,站在峰頂大吼一聲,震得地動山搖。豺狗最怕獅神,嚇得渾身發抖。獅神把大群豺狗趕到了一個山洞,這個山洞後來稱豺狗洞。鳳凰率領百鳥拜謝獅神相助之恩。這樣,鳥獸爭鬥才平息下來。
經這麼一鬧,百鳥棲身的梧桐樹被毀掉,鳳凰也遷居飛走了。
人們日夜思念鳳凰,稱韶峰山腳下的石橋為“鳳音橋”,稱傳遞鳳音的大坪鄉為鳳音鄉,在原來的梧桐樹旁邊,精心修造了一座“鳳儀亭”,山北面坡上修有一座“接鳳亭”,只是人們再也聽不到和悅的鳳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