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興化縣的結果 展開

興化縣

宋代縣城

興化縣,設立於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直屬福建路興化軍。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正是南唐後主李煜亡國降宋三年後中毒身亡之際,迫於形勢的原南唐清源郡節度使、仙游楓亭人陳洪進歸順宋朝,獻出泉州、漳州兩郡一十四縣(含莆田、仙游、同安三縣)。由於陳洪進長期養精蓄銳需要耗費大筆軍餉,於是制定了一系列的稅收政策大刮民財,最終激起了以仙游古邑(今游洋鎮)人林居裔為首的農民起義,延續近兩年,震動宋廷。戰事平息后,宋太宗翻覽地圖,認為游洋“地險民頑,欲以德化之”,決定在此單獨設軍立縣,加強控制,並親自取名“興化”,即興天子之德,以感化頑民之意。

說起“興化人”、“興化米粉”,多數鄉親只知道歷史上的福建省“興化府”或者今天的江蘇省“興化市”,而不知莆田、仙游二縣還有個兄弟叫“興化縣”。然而,這種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歷史上確實存在了長達471年,跨越宋、元、明三朝,構成興化“文獻名邦”美譽的歷史有機組成部分。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泉州府仙游縣游洋鎮一帶林居裔造反失敗,宋太宗為強化其統治,事屬權宜划莆田、仙游、福清、永泰四縣各一部分地設立興化縣,和泉州府莆田縣、仙游縣一同歸屬福建路興化軍。興化軍治所、興化縣治所暫時設在游洋鎮。古興化縣行政區域範圍包括莆田縣的大洋、新縣、庄邊、白沙;仙游縣的鐘山、游洋、象溪、石蒼;永泰縣南部和福清縣南部的一小部分。

歷史沿革


興化縣[宋代縣城]
興化縣[宋代縣城]
西漢始元二年(前85年),屬揚州冶縣。
東漢建安元年(196年),屬揚州侯官縣。冶縣改名侯官縣。
三國東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屬建安郡侯官縣、東安縣(南安縣前身)。析侯官縣南部置東安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屬建安郡原豐縣、南安縣。析侯官縣東部地置原豐縣,東安縣改名南安縣。
隋開皇十二年(592年),屬建安郡閩縣、南安縣。原豐縣改名閩縣。
唐武德五年(622年),分屬福州閩縣、豐州莆田縣。析南安縣東北部木蘭溪中下游一帶置莆田縣。
唐武德六年(623年),分屬福州閩縣、長樂縣,豐州莆田縣。析閩縣東部置長樂縣。
唐聖歷二年(699年),分屬福州閩縣、萬安縣,武榮州莆田縣、清源縣。析長樂縣南部置萬安縣(福清縣前身),析莆田縣西部、南安縣部分置清源縣(今仙游縣的四分之三)。
唐長安二年(702年),分屬福州侯官縣、萬安縣,武榮州莆田縣、清源縣。再分閩縣西部置侯官縣。
唐天寶元年(742年),分屬福州侯官縣、福唐縣,泉州莆田縣、仙游縣。萬安縣改名福唐縣(福清縣前身),清源縣改名仙游縣。
唐永泰二年(766年),分屬福州永福縣、福唐縣,泉州莆田縣、仙游縣。析福州侯官縣西鄉、劍州尤溪縣東鄉置永福縣(永泰縣前身)。
閩龍啟元年(933年),分屬福州永福縣、福清縣、泉州莆田縣、仙游縣。福唐縣改名福清縣。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置興化縣,屬兩浙西南路泉州。太宗趙光義詔即游洋鎮(興泰、福興、潯陽、興建四里)加以百丈鎮(崇仁、安仁二里)共六里,及析泉州莆田縣廣業、紫仁二里,仙游縣來蘇里,福州永福縣永泰、憶鸞二里,與福清縣清源東、中、西三里總一十四里,置興化縣及太平軍(縣級),縣治在興泰里。興化縣疆域東抵福清縣,西接仙游縣,南界莆田縣,北跨永泰縣。東西相距160里,南北相距50里,周圍265里。
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興化縣改屬兩浙西南路興化軍。詔升太平軍為興化軍(同下州),興化縣為附郭,與泉州分置,始正體統,齊於列郡。並詔析泉州莆田縣、仙游縣及德化縣九座山區(西苑鄉)歸興化軍管轄。詔析莆田縣唐安鄉光賢里、蘇田裡、安香里歸福清縣文秀鄉(萬安鄉),以作為福清縣劃出長樂西鄉清源東、中、西三里歸興化縣長樂鄉的補償。宋嘉佑年間,福清縣界自蒜嶺南移至龍津渡(迎仙港,江口橋寨仔嶼)。
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興化軍治自興化縣興泰里遷往莆田縣延陵里(荔城鎮古譙樓一帶)。莆田縣為附郭,興化縣為支邑。
宋雍熙二年(985年),興化縣屬福建路興化軍。太宗改兩浙西南路為福建路,改兩浙東北路為兩浙路。
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興化縣治自興泰里古邑遷至廣業里湘溪(新縣鎮新縣村)。縣令以古邑縣境形勢負山,地窄人稀,將縣治移往居民輳集、地勢坦夷的廣業里湘溪。
明永樂三年(1405年)三月,興化縣崇仁里居民林守武致辭集饑民起事,不久便平息。
明永樂七年(1409年),興化縣區劃調整為三鄉一十二里,紫仁里並隸廣業里,憶鸞里/安鄉里並隸永泰里。興化縣知縣楊武以里狹圈小,經費不支,奏准裁撤縣丞、主簿兩衙。
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興化縣撤銷,長樂鄉清源東、西、中三里以及武化鄉廣業、崇仁、安仁三里合併為廣業里划入莆田縣武化鄉,永貴鄉興泰、福興、潯陽、興建、來蘇五里合併為興泰里划入仙游縣修德鄉,長樂鄉永泰里併入永福縣豐和鄉唐元里(創嶺、石人坑、岩村、郭店、龍嶼街、龍嶼十八溪路)。

置縣歷程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六月三日,正是宋朝成立的第18年,南唐後主李煜亡國降宋兩年又五個月,南唐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仙游楓亭人)被迫納土降宋,將泉、漳二州及其所轄一十四縣(含莆田、仙游、同安三縣)獻入宋廷。由於陳洪進長期養精蓄銳需要耗費大筆軍餉,於是制定了一系列的稅收政策大刮民財,最終激起了以仙游古邑人林居裔為首的農民起義,延續一年,震動宋廷。一說林居裔為南唐將領的後裔,在國破家亡之際被迫投靠陳洪進,鎮守游洋洞與吳越軍對峙。因宋太宗趙光義毒死南唐後主李煜,以林居裔為首的南唐軍民義憤填膺,拒絕降宋。戰事平息后,宋太宗翻覽地圖,認為游洋“地險民頑,欲以德化之”,決定在此單獨設軍立縣,加強控制,並親自取名“興化”,即興天子之德,以感化頑民之意。
興化縣歷經宋、元、明三個朝代的更替,遭受了改朝換代的兵變與禍亂,雖局部戰爭主要是在郡治莆田和仙游縣城進行,但因該縣未修城池,居民分散,不能進行有效抵抗,故付出的代價更慘重。境內不時有人造反、暴亂(如宋林居裔、元林守武等),使民不安寧,更何況還有外來入侵者(如“汀洲寇”、“永福盜”),而元末賽甫丁與阿迷里丁在泉州與興化之間進行了十年之久的禍亂,不但莆仙兩縣死亡枕籍,興化縣也備受蹂躪。據明·弘治《八閩通志》卷八十七·拾遺載:“參政安童在興化縣龍紀壽起兵”“胡興祖、上官惟大又領兵窮追伯順至興化縣,郡人遭其慘酷,無一方免者。”“二十二年……三月,柳伯順由福清潛兵蹈興化縣,殺官吏,驅縣民迫郡城”“六月,伯順復驅興化縣民兵來攻(按:進攻郡城),兵一交即大敗,殭屍又以千計”“莆仙四百年文物郡,自陳從仁、林德隆作難,兵連不解,遂引異類(按:指元朝蒙古、色目在泉州官員賽甫丁、阿里迷丁及其部眾)肆其慘毒,前後戕殺二萬餘人,焚盪三、四萬家,雖已解仇罷兵,而陳同猶據仙游縣,柳伯順猶據興化縣”福建歷代無戰爭,乃相對於中原血流成河、白骨蔽野而言,其實閩之先民所受的屠戮,亦十分殘酷。

行政區劃


莆陽大地歷史上除了莆田、仙游二縣之外,還曾經設置過興化縣。三縣鼎足而立的局面維持了四百七十一年(公元977~1448年)。宋太平興國四年建縣后,興化縣“山川清秀,林木蔚薈,民居稠密,地氣精靈,而百族殷殷饒厚,故家詩書而戶禮樂,雖或僻在萬山之中,而人文之盛,於茲獨最。”(引自明·周華《游洋志》卷八)。其時朝廷公卿之多、豪姓望族之巨、庶民生齒之繁、田地物產之饒,僅次於莆、仙兩縣。詎料時光流逝,滄海桑田,至明·正統十三年裁革(撤銷)時,全縣只剩下300戶461人。圖籍分別歸併莆、仙兩縣,莆田縣分得人口150戶230人;仙游縣分得150戶231人(見明·弘治《興化府志》卷十·戶口)。
本來,行政區域的增減置撤,乃尋常之事。當時宋太宗因游洋林居裔造反,在該地設縣以強化其統治,事屬權宜。但它既已繁興了三百年之久,卻又衰落下去,以至不得不撤銷,撤銷時人口凋耗到幾乎滅絕的地步,這實在令人驚訝。
古興化縣行政區域範圍包括莆田的大洋、新縣、庄邊、白沙;仙游的鐘山、游洋、象溪、石蒼等八鄉和永泰和福清部分。
宋朝初年興化縣設置三鄉一十四里,明朝初年並為三鄉一十二里。
長樂鄉在縣東北,管里五,即清源西里、清源中里、清源東里、永泰里、憶鸞里。清源西里(庄邊鎮北部鳳際、岫山、吉宦店尾/吉雲、百俊、泮洋等村,大洋鄉西部蓮峰、鳳摶/孝池、兔洋、鳳搏/滿長等村);清源中里(大洋鄉中部崑山、院埔、瑞雲、馬塘/可山、車口、瑤山、崇興等村,新縣鎮烏石/墘頂、象洋/張洋等村);清源東里(新縣鎮東部白鶴、大所、大賢、白雲、薛洋/泗洋等村,大洋鄉東部陳山/杏山、和陵/大洋、龍眉/瓊峰、南嶺、坂洋、壩頭、霞洋等村,東張鎮漈頭/際山,下廬嶺/嶺下等村以及崔后村大山後自然村);永泰里(嶺路鄉寨下、對山、雲山、長坑、翀峰陳山頭/七斗等村,一都鎮后溪、善山、東山、龍漵龍嶼/一都、普禮、山城等村居);憶鸞里(一說為安鄉里/永泰西里,梧桐鎮后溪、西林、龜嶺/潼關、盤富、盤洋、梧桐、民主、坂埕、椿萱等村居以及丘演村芹菜湖自然村,赤錫鄉溪門、念后、蕉坪、東坑等村)。
武化鄉在縣東南,管里四,即崇仁里、安仁里、廣業里、紫仁里。崇仁里(庄邊鎮南部庄邊、滁州/徐洋、溪西、松嶺等村以及前埔村溪南自然村,白沙鎮洋頂、長興、半嶺/白沙、將軍潭/田厝、澳東、澳柄、龜洋/坪盤等村,西天尾鎮北部沃炳嶺/象峰、林泉/林山等村,常太鎮東北部汀洋村以及山門村后溪自然村);安仁里(庄邊鎮赤溪、西音、黃洋、鳳沖/黃龍、赤石/尚書橋、走墘、大汾、棋山/岐山、上院、杉溪上史/山溪等村);廣業里(庄邊鎮東南部梨坑、瓢湖/萍湖、前埔等村以及庄邊村下庄邊自然村,白沙鎮東北部霞溪/廣山、馬洋安樂/寶陽等村,新縣鎮南部湘溪/新縣、仙安、薌林/洋林、茅洋/上茅、碧溪夾漈/鞏溪、宋洋/廣宮、文筆等村);紫仁里(白沙鎮東部西亭/獅亭、東泉、龍西、龍東等村,萩蘆鎮北部水辦、樟洋、晏井、楓山、烏石/洪里、官林、利東等村,新縣鎮柯山/外坑村)。
永貴鄉在縣西南,管里五,即興泰里、福興里、潯陽里、興建里、來蘇里。興泰里(游洋鎮北部古邑/游洋、梧椿、龍山、沽山、鯉洋/里洋、橋光、和平/五星、石里、河星、金石等村,石蒼鄉北部漈坑/濟川、霞湖、老山、高陽等村)、潯陽里(菜溪鄉象星、北象山、溪邊、潯陽/菜溪、園宅、黃洋、石滿、石峰等村)、興建里(游洋鎮東南部霞峰、魯頭、石山、興山、龍溪、雙峰、天馬等村)、福興里(石蒼鄉田坑、石蒼、王蓬/五湖、石陽、潭頭、隔壁等村,鐘山鎮梅洋、谷目/南剛等村)以及來蘇里(鐘山鎮鐘山、南興、西林、新蓮、何嶺/東溪、卓泉、湖亭、鳴和、天珠、朗橋、麥斜、香山、南湖、臨水、汾山等村)。
莆陽大地歷史上除了莆田、仙游二縣之外,還曾經設置過興化縣。三縣鼎足而立的局面維持了四百七十一年(公元977~1448年)。宋太平興國四年建縣后,興化縣“山川清秀,林木蔚薈,民居稠密,地氣精靈,而百族殷殷饒厚,故家詩書而戶禮樂,雖或僻在萬山之中,而人文之盛,於茲獨最。”(引自明·周華《游洋志》卷八)。其時朝廷公卿之多、豪姓望族之巨、庶民生齒之繁、田地物產之饒,僅次於莆、仙兩縣。詎料時光流逝,滄海桑田,至明·正統十三年裁革(撤銷)時,全縣只剩下300戶461人。圖籍分別歸併莆、仙兩縣,莆田縣分得人口150戶230人;仙游縣分得150戶231人(見明·弘治《興化府志》卷十·戶口)。
本來,行政區域的增減置撤,乃尋常之事。當時宋太宗因游洋林居裔造反,在該地設縣以強化其統治,事屬權宜。但它既已繁興了三百年之久,卻又衰落下去,以至不得不撤銷,撤銷時人口凋耗到幾乎滅絕的地步,這實在令人驚訝。
古興化縣行政區域範圍包括莆田縣的大洋、新縣、庄邊、白沙4鎮全境以及萩蘆鎮北部;仙游縣的鐘山、游洋、象溪、石蒼4鎮;永泰縣的梧桐、赤錫、嶺路3鎮的各一部分;福清縣一都鎮(除王坑村外)。

人文環境


自宋代至明代間,興化縣湧現了理學家陳師昭、政治家文學家、侍中兼樞密副使黃中庸、史學家鄭樵(字漁仲。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他宋崇寧三年(1104年)生於廣業里下溪(今莆田縣白沙鎮霞溪村)。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鄭樵已修書五十種,獻給皇帝,被授右迪功郎,但沒有接受,回家后,築草堂於夾漈山,編纂《通志》叢稿。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
《通志》書成,鄭樵到臨安獻書。據不完全統計,各縣宋代有狀元1人,進士89人,武進士2人;諸科特奏名、釋竭、推恩、薦辟、敘蔭等71人。北宋鞏溪遷軍城驛前街府西巷宋會元鴻臚進士太常寺卿侍中兼樞密副使黃中庸分別在宋洋中厝和府城西雷山巷110-111號建有兩處步雲書院有“一會元兩宰相三尚書四解元”,黃石金墩黃氏古譜載興化縣“宋隆興癸未進士江都令平海軍節度判官副都統黃府古有讀書亭金墩廟書舍”賢士輩出有“黃府進士三尚書,金墩入閣兩相國”和軍城黃中庸一門“四代聯登八進士”和“八代聯第十六進士”科第之盛冠闔莆郡之美稱”。僅興化縣廣業里鞏溪始祖黃獻就有黃祿遷永福現福清縣一都龍嶼大魁族狀元黃定、樞相族遷平南大壤宰相黃祖舜;遷江蘇吳縣醋庫巷黃遇十世孫狀元尚書黃由;黃裕遷福州道山黃氏始祖入承唐朝御史中丞贈大司徒黃碣裔孫狀元黃朴。

地方特產


地方特產
地方特產
(一)三大名果
龍眼 興化龍眼亦稱“桂圓”。品種繁多,質量特優。從明代起,興化桂圓列為名貴貢品。其中以“水南”桂圓果味純甜無酸,果肉潔白如冰,系絕佳品種。“白核龍眼”,核僅米粒大小,又稱“無核龍眼”;其肉色乳白,質地柔軟,鮮嫩爽口,味甜如蜜,含糖量高達25%,是世界稀特良種。興化桂圓除鮮食外,可焙製成桂圓乾。取其果肉熬煮桂圓補膏和配製桂圓補酒。
荔枝 興化荔枝素以量多、質優而名揚四海,從明代起進貢帝京,遠銷國外。其中“陳紫”荔枝肉質細脆多汁、味道香甜爽口,焦核率達95%,是全省著名的優良品種。“烏葉”荔枝果皮黑綠,果肉呈乳白色,質脆多汁,味道香甜,焙制而成的荔枝幹品,鮮味猶存,遠銷東南亞和阿拉伯一帶。
枇杷 品種多達50餘種。“解放鍾”枇杷,果實形如古鐘,果肉脆嫩,汁多味甜,最大單果重達172克,為世界之冠。“白梨”枇杷皮薄色白,肉質細嫩,入口融化如酥,味道清甜。“梅花露”果呈園形,肉豐核小味甜微酸,為鮮食上品,馳譽中外。
(二)工藝奇葩
龍眼木雕 為興化特種工藝品,有幾百年歷史,雕工精巧,形象優美,造型栩栩如生。有風格別緻的圓雕,有古色古香的浮雕,有玲瓏剔透的透明雕,有巧奪天工的天然疤雕(也稱樹根雕)。境內莆田工藝廠的產品暢銷海外,極受歡迎。
漆木碗 有無味、無毒、不脫漆等特點,是馳名中外的上乘食具。它高不盈三寸,薄不過三分,正看圓如一輪明月,側視似半顆珍珠,盛沸水而不燙,裝酸鹼而不蝕,無金屬之笨重,勝瓷器之堅牢。曾榮獲福建省產品質量一等獎。它的造型雅緻,色彩明麗,品種繁多,為莆田特產。

游洋志


在中國的歷史上,自宋至明的數百年間,曾經劃出福、莆、仙、永四縣的部分疆土,建置一個興化縣,歷時四百七十年。在中國五千年左右的文明史中,這四百多年只不過是一波浪,一泡沫。但它所鑄就的歷史文明,有必要讓後來人了解和借鑒。
史稱,後周顯德七年(960)正月,陳橋兵變,趙匡胤代後周而有天下,建宋朝,都汴京(今河南開封)。至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清源郡節度使(太宗朝已改為轉運使)陳洪進納土歸宋,遭以林居裔為首的地方軍的反對。時在莆田主政的黃禹錫向漕使楊克讓乞兵,兵火始滅。太平興國四年(979),宋太宗趙炅翻覽輿圖,認為“游洋洞(游洋鎮的別名)地險民頑,欲以德化之”,便頒布詔書:‘立興化縣,建太平軍(軍為州、郡一級的行政建制),改興化軍以統之,以泉州之莆田、仙游二縣來屬。”所謂“興化”,即興天子之德,來感化“頑民”。軍治和縣治都設在游洋鎮。至太平興國八年(983),軍治遷往莆田城廂,而興化縣治仍在游洋鎮行政。唐朝以前,福建省只有七個州郡的建置,設置了興化軍,福建才得“八閩”之譽。
到了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朝廷以“舊治地窄人稀”為由,把興化縣治遷至“人煙輻集”的廣業里湘溪。後來人稱游洋鎮為“舊縣”,改稱湘溪為“新縣”,而莆田的“新縣”之名沿用至今。至明英宗正統十三年(1448),貢士(自唐以來,朝廷取士,由學館出身的稱生徒,由鄉縣選拔出身的稱鄉貢,由朝廷自詔選拔出身的稱制舉。經鄉貢考試合格的稱貢士,由州縣直接送京參加會議)蕭敏上本朝廷,請求裁撤興化縣。理由是“總總黎庶,非罹虎狼之苦,則厄瘴厲之災;非受饑寒之中,則遭盜賊之害;非速死亡之禍,則憂疾病之侵。若夫附邑,赤子遘凶尤甚,行者委屍於道路,居者聚骸於室內;富者棺柩暴露於風霜,貧者骨肉沉浮於川水;入其境則哀哭之聲村村而在,登其堂則嗟吟之狀人人皆然。於是豪大之族徙家而去千里之外,而所遺一二鄉民,救死猶恐不贍,安能當公門之賦役而與國家同休戚哉?”野獸噬人,瘟疫虐人,連豪門大族都難以維持,何況窮人乎!國賦無法完繳,縣治自然難以維持,朝廷因此下詔准撤。興化縣完成歷史征程,原來由福清、莆田、仙游、永泰劃出的部分疆土,從此各歸本治了。
興化縣裁撤以後,明代庄邊赤石村的周華先生,不辭辛勞,搜集材料,終於撰著出《游洋志》(八卷),為四縣歷史重留一份不朽的文明財富。可惜,傳世的只有手寫本。到了民國年間,游洋人張國樞怕此志失傳,便四處搜羅殘缺的手抄本,整理出《興化縣誌》,並延屬當時省教育廳廳長鄭貞文及鄉賢張琴分別作《序》,付梓傳世。為與江蘇省的興化縣加以區別,就在《興化縣誌》之前加上“福建”兩字。1997年秋,蔡金耀先生以《福建興化縣誌》校勘明朝弘治年間周瑛、黃仲昭編著的《興化府志》。2007年,弘治《府志》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後來,蔡金耀先生又以《興化府志》反校《福建興化縣誌》,發現張國樞的重刊本竟然出錯四百多處。為還給歷史的真面目,就集資重印發行《游洋志》。

同名興化縣


興化縣景點
興化縣景點
十國吳武義二年(920年),分海陵北境招遠場置興化縣,屬江都府,南唐屬泰州。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廢縣為鎮,附入海陵縣。十九年,復為縣,仍屬泰州。乾道二年(1166年),改屬高郵軍,尋又隸泰州,淳熙四年(1177年)復隸高郵軍。元屬高郵州。清乾隆年間,改隸揚州府。民國先後屬淮揚道,江蘇省督察專員公署十區(鹽城區)、三區(鹽城區)、六區(鹽城區),為三等縣。1950年1月屬泰州專署,1953年1月屬揚州行政區,1983年3月屬揚州市,1987年12月撤縣改為興化市(縣級市),仍屬揚州市,1996年7月屬泰州市。
興化縣景點2
興化縣景點2
興化李中水上森林公園
興化李中水上森林公園
興化縣千島油菜花景區
興化縣千島油菜花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