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強年畫
中國河北省武強縣傳統民間工藝品之一
武強年畫是河北省武強縣傳統民間工藝品之一,因其產地在河北武強而得名,是中國民間特有的一種繪畫題材,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武強年畫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傳統觀念和古老的民族習慣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民間鄉土藝術。其構圖豐滿,線刻粗獷,設色鮮亮,裝飾誇張,節俗特色濃厚,是民間年畫中的佼佼者。武強年畫除了大量民間題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時代變革,以表達人們對國事的關心,對人生的美好期望。
武強年畫經過歷代藝人的苦心經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流派,與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年畫、江蘇桃花塢年畫、四川綿竹年畫、河南朱仙鎮年畫相媲美,曾被人們譽為河北藝術的象徵,以其深厚的民間民俗、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而享譽國內,馳名海外。
武強年畫
明代初年,武強年畫已有相當高的造型設計能力和鐫刻水平,已趨成熟階段。
武強年畫發展到清康煕、嘉慶年間,社會安定,各業繁榮,為年畫提供了很好的發展環境。這時,武強年畫的生產以縣城南關為中心,輻射周圍68個村莊,很多農民以年畫為副業,多數農忙務農,農閑印畫。武強縣城南關形成全國最大的年畫集散中心,出現的著名畫店有“天玉和”、“萬興恆”、“寧泰”、“泰興“四大家之後相繼出現了“祥順”、“德隆”、“東大興”、“義盛昌”、“新義成”、“吉慶齋”、“同興”、“大福興”等八大家。各村小作坊難以數計。
這些大的畫店都是長年生產,皆為前店后坊的經營模式,有的畫店長期僱工五六十人,幾十台刷畫案子,最大的“寧泰”長年僱工300多人,在武強的南關有畫案100多台。在該村舊城村有50多名,還在西安、內蒙等地設有外加工點。
清朝後期,最為興盛的是“雙興順、正興和、乾興、福興德、德義祥、德祥”還有從前老八家中的“同興、新義成”加在一起,被稱為“新八家”。仍以南關為中心,設有“畫業公議會”。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中國社會發生變化,人民的觀念隨著時代變革而發生改變。這一時期,天津出現了石印版畫,上海出現了膠印月份版年畫,給木版年畫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到20世紀30年代,各大城鎮幾乎為石印年畫和月份牌年畫一統天下。各地年畫產地的木版年畫連續垮下來。這時,武強年畫仍然保持著一定規模和發展勢頭。
直到“七·七”事變以前,武強南關開業的大小畫店還有77家之多,武強年畫生產仍保持一定規模。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延安魯藝和華北聯大的專業畫家來到冀中,與武強年畫藝人結合創作了武強年畫史上又一新的創舉。
新中國成立以後,武強年畫的發展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
1951年,老畫師賈靈奎和張春峰作為武強年畫界的特邀代表參加了河北省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省文聯胡蘇主席在大會上的總結報告中,對武強年畫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導下,經過改革創新所發揮的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
1954年,在全縣有9個鄉的17個村莊恢復了畫業生產,35家註冊的畫店共出版年畫109種,其中新題材的作品16種。
1956年,在社會主義改造期間,武強縣手工業聯合社把已經組織起來的紅星畫社、九星畫社、光明畫組等單位和個體畫戶聯合起來,成立了遠大畫業合作社。1958年改為武強縣畫業合作工廠,后簡稱武強畫廠。
1961年8月,中共河北省委作出“振興武強年畫,發展河北美術”的指示,為了加強河北美術出版物的地方特色,弘揚優良傳統,重振歷史雄風更好的為現實服務指出了方向。
9月,為貫徹“振興武強年畫,發展河北美術”的指示精神,河北省文化局新聞出版處及河北人民美術出版社組成調查組,深入武強民間年畫藝術之鄉,進行調查。了解它的歷史和形狀,並和地、縣領導及職能部門進行了全面具體的分析、探討恢復和發展武強年畫的有效途徑和措施。
1962年1月,經省領導批准,組成了以河北人民藝術出版社為主的武強年畫工作室,后定名為河北武強畫店,亦設在武強南關與武強畫廠聯合辦公。
1963年3月25日至31日,在當時的河北省會天津、河北省藝術師範學院舉辦了武強木版年畫首次展覽,展出作品239件,其中新作33件。為“振興武強年畫,發展河北美術”起到了帶頭示範作用。武強畫店向全國重點木版年畫產地和美術院校及研究單位提交有關資料。進行學術交流,為研究和發展武強年畫注入新的活力。
1963年8月,武強遭受特大洪水災害,武強年畫在生產救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64年,“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四清)開始,武強年畫受到極大的衝擊。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武強畫廠首先受到衝擊,幾萬方木版被付之一炬,年畫生產再次受到歷史上最大的打擊。年畫業陷入極端困境。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武強年畫開始恢復生機。
武強年畫產品,1979年被評為“河北省名牌優質產品”;兩次榮獲“河北省百花獎”;膠印年畫獲“部優產品”,絲網印武強年畫榮獲“全國金網銅牌(三等)獎”;木版年畫《大戳錘門神》獲國家金獎。
1980年武強縣成立了年畫學會,經文化部批准成立了全國唯一縣級出版單位武強年畫社(1995年更名為河北武強畫社),到2002年共出版發行武強年畫780種,發行6000萬張冊。
1985年,武強建立了全國第一家年畫專題博物館。後來成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省級重點博物館、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國防教育基地、國家AA級旅遊景點,南京大學等十幾所大專院校的教學研究基地。
1993年12月,文化部正式命名武強為全國的“民間木版年畫之鄉”。
1992年和1994年舉辦了兩屆“中國武強年畫藝術節”。
2002年,武強年畫博物館完成二期工程;擴建展廳等配套設施,並進行了第二次改造。
2002年10月16日,舉辦了“中國武強第三屆年畫藝術節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第17屆年會”。
2003年配合中國民協、河北省民協成功的進行了“武強舊城村秘藏古版的挖掘搶救工作”。
2003年被文化部評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十大試點之一,七個專業試點第一名”。
2005年武強年畫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6年1月22日國家郵政局為武強年畫發行四枚特種郵票,成為國家名片。
武強年畫一般是“繪、刻、印”三道工序完成。古代的武強年畫,是純手工描繪。隨著市場的需求和雕版印刷術的興起,逐漸形成了木版套色年畫,其創作一般是集體完成,畫師設計樣稿,刻版師鐫刻畫版,印刷師印刷。三道工序相互照顧。創作設計要符合構圖飽滿,造型誇張,主題突出,用線簡練,著色單純精練,對比強烈的風格及特點。刻版要求陡刀立線,體現刀味木趣。
製作工藝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墨線版:第一道工序,是把備好的杜木板和畫稿做好標記,然後用漿糊粘牢粘實,待干后,起樣子,塗香油,上樣子完成;第二道工序,用主刻刀鐫刻,刀法有:發刀、挑刀、補刀、過刀、掖刀。第三道工序,剔空、平空、撥空,完成線版刻制。第二部分,套色版:畫師設計的分色(擇套)樣稿分別粘在備好的杜木板上,操作和墨線第一道工序相同,第二道工序是行空,圍繞色塊輪廓保持一定深度和距離,切斷圖案與空處的連接,第三道工序是剔空、平空,把所需色塊之外的空處剔除,再把行空擠壓的現象噴水使其復原,晾乾;第四道工序:用主刻刀刻除色塊或圖案邊緣的空白處;第五道工序:平空、撥空,套色版完成。然後打樣試版,做最後修整,再交付印刷。印刷首先按照畫版的大小,把紙裁切好,固定在印刷案子(工作台)上,傳統製作是先印墨線,然後印套色,由淺色到深色,要求套色準確,不禿、不污、四角齊全,顏色鮮艷。
武強年畫在刻版技法上變化多樣,有的精雕細刻,表現入微,有的粗細相兼,適得其妙。運用黑白對比的表現方法,充分發揮分味木趣的特點,始終保持著版畫風格。
年畫藝人在多年的施色套印中,總結了豐富的用色經驗,或以不同顏色的塊面大小,或以深淺濃淡,或以近似排列,達對比鮮明而統一的效果。要求用色少而變化多,使平面色塊增加層次感和立體感。用同一種或兩種以上顏色複印重點部位,使色彩飽滿豐富,變化萬千。圖案花紋有明有暗,米黃爭盛,蘭紫相同,每件作品都有一個主調,形成單純明快,強烈響亮的旋律,給人以閃躍跳動的感覺。
隨著時代發展,武強年畫除保持傳統的木版印刷和絲綢印刷外,還採用新技術,進行木版年畫膠印。
武強年畫在刻版上以大刀闊斧的手法見長,陽刻為主,兼施陰刻。線條粗獷奔放、挺拔勁健,呈現一種古樸稚拙之美。
刻版所用的木材是本地生長的杜木和梨木,木質較硬、紋理細膩,便於雕刻,耐磨損且印刷粘水不易變形。最基礎的是墨線版,用來印製畫面輪廓線。彩色套版一般有紅、黃、藍三色,有的還有粉紅和灰色,這樣,製作一幅完整的武強年畫通常需要4到6塊畫版。
武強年畫早期印刷所用的是當地蘆葦和麥秸製成的草紙,後來使用熟宣紙。傳統上使用植物顏料,後來使用的是國畫色或廣告色。
為便於人們收藏和觀賞,武強年畫藝人把許多年畫作品裝裱成畫軸、畫片、畫鏡等形式,從而更加貼近現代人的生活和審美。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武強木版年畫的裝裱與包裝工藝逐漸走向高檔化。
武強年畫因出於民間藝人之手,所以富有民間生活情趣和民間藝術色彩,背景簡括,不拘細節,主題突出,選材大都與民間習俗和生活有密切聯繫。武強年畫的題材豐富多彩,通過各種各樣的形象反映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願望,以滿足不同地區人們的不同欣賞習慣和要求,所以它在民間有著深刻的影響和雄厚的群眾基礎。
武強年畫主要是木版套色水印。由於工藝製作和刻印方法的特殊效果,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構圖勻稱飽滿,裝飾性很強,線條粗獷簡練,挺拔疏落,遒勁健美,直朴稚拙;色彩強烈,濃烈而不凝滯,單純而有變化,常以大紅大綠等明快舒暢的色調,形成一種喜氣洋洋的熱烈氣氛,來裝點節日。還有一種淡潔素雅、清秀爽目的山水墨畫,也頗受歡迎。
武強年畫的造型突出重點,刻畫人物為五段身材,著重表現頭部和眼睛,著筆不多而儀錶生動。"魚鉤鼻子單框眼,淡施脂粉懶畫眉",而內在的情感卻表現得很充分。
武強年畫色調鮮明,對比強烈,除墨線外,一般有3到7種套色,色彩豐富,調子明快。造型誇張,簡練概括,人物塑造突破解剖比例,突出頭部和眼睛。動物塑造也是如此,“十斤獅子九斤頭”,大力度地渲染出動物勇猛偉岸又馴順可親的性格特徵。武強年畫構圖飽滿,整個畫面幾無空閑,體現出一種豐滿富足的感覺。武強年畫常以世俗認同的吉祥物為代表,以諧音、喻義、象徵等藝術手法裝飾作品,表現人民大眾祈福求祥的美好願望。如“連(蓮花)年有餘(魚)”、“喜(喜鵲)上眉(梅花)梢”、“平(花瓶)安(鞍)富貴”、“封(蜜蜂)侯(猴子)掛印”等等。
題材廣泛
從天到地,從古至今,從幻想到現實,武強年畫題材豐富多彩,有神像、戲出、節俗年畫、農事耕作、風趣幽默、娛樂百戲、歷史典故、新聞時事、組字畫謎、智力遊戲、山水、人物、動物花卉、春宮圖等,品類繁多,洋洋大觀,美不勝收,成為農耕社會民間藝術的百科全書。
形式多樣
適應各地人們不同的風俗習慣、房間布局,武強年畫分門別類“量體裁衣”,創造出門畫、中堂、對聯、條屏、貢箋、窗畫、灶畫、月光、炕圍、桌圍、雲子、開條、斗方、燈方、扇面、綉樣兒、張噠、冊頁、西洋鏡、博戲圖等共計30餘種,有講究地張貼或應用於不同部位,滿足了廣大人民美化生活環境、寄託民俗願望的多種需求。
構圖飽滿
構圖飽滿首先是適應木版印製工藝的要求。因為木版年畫全靠手工印刷,畫版上若有大片空間,便會塌紙沾污畫面,因此,藝人總是盡量把畫稿畫得圓圓滿滿,幾無空閑,在無法補起的空間上,也是添加一些與主題相關、象徵吉祥、發財之類的圖案。或者在大片空地上加刻獨立的“墊版符號”,這種豐滿的畫面有助於造成一種充實感,一種熱鬧氣氛。也表達出人們希望生活圓圓滿滿的美好願望。
造型誇張
武強年畫在人物造型上大都是五短身材,誇張的頭部重點表現眼睛,目語心聲。注重表現不同人物的品格和氣質,講究“武將要威風煞氣,文官要舒展大氣,美女要窈窕秀氣,童子要活潑稚氣”。藝人筆下的動物更是大膽誇張頭部的刻繪,有“十斤獅子九斤頭”之說。
線條粗獷
武強年畫在繪稿上用線簡練,線刻大刀闊斧,粗獷奔放,挺拔疏落,高度概括,以陽刻為主,兼施陰刻,運用黑白對比的手法,發揮刀味木趣的效果,呈現出古樸稚拙的藝術風格。也有一些作品陰陽結合、剛柔並濟,以粗獷有力的線條區分大的輪廓結構,以委婉頓挫的線條勾勒細部裝飾,通篇看去整體感強,既大氣磅礴又精製細膩。
色調鮮明
武強年畫印刷以紅、黃、藍三原色和黑白為基調,色彩鮮艷、對比強烈。通常神品為紅、黃、藍三套色,戲出花卉類則增加一個品紅。因黃、藍重疊可壓出綠,黃和粉紅重疊可壓出桔紅,粉紅與藍重疊可壓出紫,這樣,三套色版可印出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四套色版可印出紅、粉、黃、藍、綠、桔、紫七種顏色,收到豐富的色彩效果。
吉祥寓意
武強年畫常以諧音、喻義、象徵等藝術手法裝飾畫面,即選定世俗認同的吉祥物為代表,表現人民大眾祈福求祥的美好願望。如喜鵲、梅花寓意“喜上眉梢”,蓮花、鯉魚寓意“連年有餘”,牡丹、花瓶寓意“平安富貴”等等。
圖文並茂
武強年畫許多作品都配有簡明詩詞,語言樸素,通俗易懂,裝飾畫面,突出主題。題詞多用四言、五言、七言或十言(三三四排列)句,讀來朗朗上口,饒有韻味。寓教於樂,於鄉土特色中透露出文雅情趣。
武強年畫題材廣泛,天、地、人三才無所不包,山水、花鳥、人物、動物、花卉、神像、戲曲故事、神話傳說、時事新聞、組字花謎等品類繁多,是中國北方勞動人民思想願望、風俗信仰、審美觀念、生產和生活的反映,被譽為“農耕社會的藝術代表”、“民俗生活的大觀園”。
武強年畫分門別類,創造出門畫、中堂、對聯、條屏、貢箋、窗畫、灶畫、月光、炕圍、桌圍、雲子、開條、斗方、燈方、扇面、枕頂、兜肚、鞋底兒、手帕、荷包、張搭、冊頁、西洋鏡、博戲圖等共計30餘種。甚至牛棚馬廄也有專門張貼的年畫。
除了常見的軸畫、托片、冊頁等形式,武強年畫還開發了門票、明信片、首日封、書籍、畫冊、珠光板、景泰藍、掛歷、水晶內畫、陶瓷、木版等工藝,有的結合中國結等其他飾品,精美獨特,成為年節饋贈親友及國外友人的精美禮品。
文字類年畫
(1)劉無雙贈珠
王相柯去赴考場,其妻贈他寶珠,勉勵他科考中榜。
(2)青雲下書
書生趙序與王桂艷定親,因科舉落第,被王府驅趕,暫居客店。桂艷遣丫環青雲下書,二人相見互生愛慕之情,相約科考得中后完婚。
(3)白美娘借傘
錢塘許仙,清明掃墓,經西湖與白蛇、青蛇幻化之二少女同舟相遇,因天下雨許仙將傘借與白美娘,定期往訪送傘,喜結良緣。
這種三聯畫較少見,造型美好,具有東方女性的特點。
2、富貴花開
花瓶主體紋樣是象徵男女愛情的鳳凰戲牡丹。瓶中插著牡丹花、菊花和百合花,象徵富貴、吉祥、夫妻和合。果盤中的壽桃、佛手柑、葡萄和切開的多子西瓜,表示多子、多福、多壽等美好祝願。還有取意配偶的“藕”和蓮(連)子、蓮(連)花(女),以及比喻“瓜瓞綿綿”的黃瓜等吉祥花果,體現了美好幸福的夫婦生活。
3、神荼、鬱壘
最早的門神是神荼、鬱壘,見於古本《山海經》的記載。
4、洛陽出土北朝寧懋石室門神
此年畫中刻有兩位頂盔貫甲的武士形象,環眼虯須,身軀粗壯,他們手執戈盾,相對而立,形象上富有誇張成分,全身披掛及飽滿的構圖都開始具有後世門神畫的特點,是了解早期門神形象的重要遺存。這種類型的門神一直影響到後世的年畫中。
5、秋庭戲嬰圖
是蘇漢臣的巨幅名作,作品成功地刻畫出幼兒對生活經驗的探求和摹仿,環境的描繪佔據了畫面相當部位,庭院中假山聳秀,芙蓉盛開,野菊競艷,不只點明季節,對孩子的優美形象也起著重要烘托作用。
6、歲朝圖
描繪慶賀新年的一幅節令畫,圖中大門及廳門都貼有門神,門框上裝飾桃符,正廳供有祖先牌位,門前院內及廳堂中皆有賓客,與主人揖拜賀節,院里還有嬰兒嬉戲,洋溢著慶祝新春的歡樂氣氛。
7、四美圖
此畫描繪民間熟悉的四位古代絕色美女:趙飛燕、王昭君、班姬、綠珠。
1、新排洋煙陣捉拿櫻徐花
是中國近代史中的一個劇目,把罌粟(鴉片原料)擬人化,喻為害人女妖“櫻徐花”,被破陣的戒煙將士“地花丸”、“一狠心”“一口氣”、“路引龍”等捉拿,形象化表現了戒煙的決心、藥物和方法。它是反抗帝國主義用鴉片毒害中國人民在舞台上的反映,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都是很可貴的。
2、河間府演大操
河間府演大操
3、日德兩軍大戰青島
反映日德兩軍激戰青島的情形,弱肉強食,中國領土被列強侵奪。
4、同盟軍新立協約大會
民國8年(公元1919年)以孫中山為大總統的南方軍政府,派代表唐紹儀,和以徐世昌為大總統的北方政府代表朱啟鈐在上海開會議和。圖為代表們騎馬入場,儀仗隊行舉槍禮,馬隊打著青天白日旗,樓頂上插著五色旗為五族共和之意。國民要求和平,希望南北統一。結果協議未成,戰禍依然不止。
5、大戰灤州
直魯聯軍和奉軍組成了安國軍,張作霖於1927年6月在北京出任安國軍大元帥。1928年春,南京國民政府部署北伐,征討張作霖在瀋陽黃姑屯站被日軍炸死,安國軍解體。9月,直魯聯軍殘部在灤州東部地區被殲。圖為灤州激戰。
6、四川真景全圖
畫面上繪有電燈、電車、汽車、飛機、西式樓房、豎起煙囪的工廠、大馬路、警察站崗、人力車上坐著摩登女郎,都是城市的新變化,受西方科學文化的影響。還有戴禮帽穿長衫馬褂的行路人和商販等種種社會現象,構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風光,當時被叫做“西洋景”的年畫,打開了鄉下人的眼界。
按畫面和標題對照,畫面沒有體現出“四川真景全圖”,或許畫的是上海“四川路”真景全圖。
7、女學堂演對圖
廢科舉,興洋務,女學堂習武,反映了中國教育的變革和社會的進步。
8、豆選
翻身農民在建立民主政權中認真行使自己的權力,使用豆粒做選票,選舉自己信任的幹部。以農村場院為背景,在選民中突出表現一位婦女的參選位置,更具有深刻的含義,具體地反映了社會的重大變革。構圖豐滿,色調鮮明,把嚴肅的主題表現得紅火熱鬧,歡樂喜慶。
9、保衛我們的好日子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群眾運動廣泛展開,農村兒童積極參加和平簽名,反對侵略戰爭。
10、勞動換來光榮
反映新社會尊重勞動,歌頌農民的勞動積極性。
1、天地全神
天地全神
2、二佛頭
二佛頭
3、六佛頭
亦為天地全神神禡,此圖風格古樸,形象突出,線條圓勁,構圖排列有序,具有很強的鄉土趣味,神祇中集道釋兩教於一體,亦可見民間信仰之龐雜。
4、觀世音
觀世音是大乘佛教中的菩薩,以大慈大百萬普度世人救苦救難而獲得信徒的尊崇,是中國民間影響最廣信仰最眾的神祗之一。
5、上關下財
此幅神禡上部為關羽,下部為增福財神,俗稱上關下財,亦可諧音為(上官下財),可以帶來官運和財運。
6、關公
此幅構圖緊湊但人物不夠完整,疑因印畫紙型篇幅縮小而對畫有所裁割所致。
7、財公財母
此幅財神與夫人並坐,俗謂之財公財母。
8、三人灶
此幅灶神兩側有兩位夫人,俗稱三人灶。全圖顯示出民間藝術的稚拙之美,為北方民間版畫中的傑出之作。
9、灶神(雞狗灶)
體現了民間百姓對灶王既敬又怕的兩重性。
10、鎮宅神判
此幅鍾馗身軀壯偉,氣勢昂揚,內穿鎧甲,外罩錦袍,鬚髮飛動,執七星寶劍而舞,圖側有五雷神符,下方又畫著珠寶,表示出驅邪降福的功能。以硃色印製,適應著硃砂驅邪的風俗,民間將鍾馗俗稱為“判官”,故稱“鎮宅神判”,因以硃砂印製又稱為“硃砂判”。
11、上觀下關
觀音菩薩與關聖帝君合繪同一畫面,觀音在上,關公在下,故稱上觀下關。因觀音的觀與關公的關字都與陞官的官字諧音,故又寓意上觀下關,意謂官帶傳流,永世富貴。
12、張天師
五月天氣漸熱,癆疫災病容易發生,民間習俗在端午節張掛張天師像,以辟瘟消災,霹妖鎮邪。
13、鎮宅福神
此為單座門神,開張甚小,系供貧窮之家在單扇門上貼用。因只一幅,故作正面處理。將軍細眉鳳眼,紅臉,五綹長髯,戴帥盔,穿魚鱗甲,外罩戰袍,左手捻須,右手執劍,威嚴端坐,意態軒昂,篇幅雖小但卻顯得威風凜凜氣概非凡。飛舞的飄帶使人物取得靜中帶動的效果。上邊神牌中標有鎮宅福神字樣。
1、鞭鐧門神
俗以臘月三十換貼新門神。而民間流行最普及的是《鞭鐧門神》,民間根據神話傳后說以秦瓊、尉遲敬德為門神。武強年畫中的門神構圖豐滿,造型誇張,威風凜凜,氣勢不凡。
2、文門神(五子登科喜報三元)
出自五代後晉時燕山地方的竇禹鈞“五子登科”的典故。
取自從前科舉取仕,以取“喜報三元”之音義,體現生子成才的美好願望。
3、五福臨門(功名富貴、吉星高照)
兩個童子各騎一隻大公雞,各持的條幅上分別寫著“功名富貴”、“吉星高照”。借“公雞鳴唱”的“公鳴”取“功名”之音義。童子頭上戴的牡丹花象徵“富貴”,結成吉語為“功名富貴”。另一童子頭上戴的是菊花,取“菊”與“吉”音相同的吉祥含義為“吉星高照”,而且雞在世俗觀念中是辟邪的吉祥之物。幾隻蝙蝠,取“福”字之音義,象徵幸福,故稱“五福臨門”,表現古人對幸福的嚮往和追求。
4、打日本救中國
1937年“七·七”事變,中國人民奮起抗戰。武強出版的傳統門神加印上醒目的大字標語“打日本救中國”,把觀念中保護家宅的門神變成保護國門的衛士,發揚了這一民間藝術傳統的愛國主義精神。
5、保衛邊區
這副集成創新大門畫,當是1938年晉察冀邊區政府成立后創作的。構圖章法、人物和戰馬的姿態都是直接從武強古版門畫脫胎而來,所謂“舊瓶裝新酒”的抗戰門神產生了,在中國年畫史上掀開了新的一頁,是更新換代的一個品種。
6、戳刀門神
此幅武門神,雙雙頂盔貫甲,執大刀相對而立,人物皆白面長髯飄灑,慈眉善目,然不失威武之氣勢。
7、四季平安
此對門童頭梳雙辮,衣著花衣,手捧元寶和金錢,肩抗蓮花牡丹,面帶喜色,邊行邊舞,活潑健壯。畫上題“四季平安”的祝頌之詞,反映了人們希冀連年喜慶富貴生財的願望。
8、財連銀漢利貫金城
此對門畫表現手托元寶和金錢的娃娃坐在元寶上,旁邊放置著錢囤和聚寶盆,背側則有掛著成串金錢的搖錢樹。娃娃穿綵衣,梳小辮,戴長命鎖,面龐豐滿俊秀。畫面突出堆積的財寶,並題以“財連銀漢利貫金城”,喻示財源茂盛,日進斗金,這也正符合了人們發財致富的願望。
9、大戳錘門神
武強地區習慣將拄金瓜肅立的將軍門神稱為戳錘門神。並按照畫面大小分為大戳錘門神和小戳錘門神。
10、福壽童子
此對門童戴紫金冠,佩項圈,穿虎頭鞋,花衣上裝飾喜壽字圖案,他們一手托著蓮花盤,上有福壽字,另手端著寶瓶,中插著三戟或谷穗嘉禾,諧音寓意為平升三級、平安豐登。該圖雖彩色版已佚,但墨線版保存完好,樸質古雅,體現了北方小型門畫的典型風貌,在武強門童中具有代表性。
11、麒麟送子
麒麟是傳說中的神獸,出現麒麟是國家祥瑞的徵兆,古代又常將麒麟和子孫賢德聯繫起來。此對門畫中騎在麒麟上的嬰孩戴紫金冠,穿花衣,一手捧笙,另手執桂花或牡丹,空中有蝙蝠飛翔,喻有連生貴子之意。
春回大地 萬象更新
以春牛表示“春回大地”;取萬年青和大象諧音以喻“萬象更新”。牛和象都是象徵美好的吉祥物,兒童代表著未來和幸福。
13、對雞
雞司晨,古代貼畫雞於門。這幅對雞圖口銜一副對聯,題為“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祝願風調雨順,國泰年豐。
畫面造型古樸,色彩鮮明,形成歡樂喜慶的節日氣氛,表達了農民祈年求福的純樸願望,傳遞著農耕文化的古老信息。
1、福祿壽三星
三星是民間喜歡的吉祥神。福神源於福星,即木星、歲星,也就是“天官”,年畫《天官賜福》即來於此;祿神出自民間,祿者富也,繪祿神多以富豪之家有錢人像為本,祿神即賜官與功名之神;壽即南極老人,古人說老壽星出現,國泰民安。
2、五路進財
這是一幅表現文武財神率其部屬為人間進財降幅的年畫。正中桌上擺著搖錢樹和元寶,執如意的文財神比乾和捧鋼鞭的五財神趙公明坐於兩側。又有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官帶領錢龍和寶馬侍立於兩廂,前方是和合與劉海扛著寶盒盒錢串,寶貝童子和進財使者推著滿車財寶,洋溢這一片喜慶氣氛。
3、群仙祝壽
此圖正中畫有聚寶盆,鍾離權和呂洞賓為首的八仙形象排列兩旁,上邊出現了壽星騎鶴乘空而至的形象,構成八仙祝壽的情節,畫中以祥雲、蝙蝠等映襯,更使作品增強了吉祥喜慶的色彩。
4、大花瓶(耄耋富貴)
花瓶身上的圖樣是祥雲麗日和福(蝙蝠)、祿(鹿)、壽(壽星老人)三星,是星宿崇拜的形象化反映。瓶中安插著長生的忘憂草和象徵富貴的牡丹,取義“忘憂長壽,富貴平安”。花盆裡長著萬年青、雞冠花,祝福萬年常青,吉祥如意。
5、鯉魚跳龍門
從前科舉取仕,學生經過考試中選,方可進入仕途。傳說鯉魚跳過龍門則成龍,後人把科舉考試喻為“鯉魚跳龍門”。圖為童戲魚燈舞,表現的就是這一情節。
6、雙喜對花瓶(窗旁)
在洞房的窗戶兩旁張貼,瓶身各有一個“雙喜”字,是從前嫁娶的典型標誌,表示雙方都喜之意。一紅瓶,一綠瓶,大紅大綠喜幸吉利。“瓶”與“屏”諧音,瓶中插著鮮花,以喻“屏中生花”。還有佛手柑和摘下來的石榴、桃子,取意“榴開白子”、“福壽(佛手、桃子)雙全”,祝頌生活美滿,喜結良緣。
7、聚寶盆
人們追求致富發財的心理和願望在一年之始表現得最為強烈,因此招財進寶形象也最為流行。此畫面中聚寶盆中栽種的搖錢樹上長滿了金錢,也最為符合人們的心理追求。
8、八仙祝壽
老壽星南極仙翁過壽,八大仙人(即道家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蘭采和、何仙姑)齊來祝壽。老壽星居中,八仙各執法器站立兩側,此圖民間在逢年過節或給老人祝壽時用。
9、八仙對聯
相傳在元代已有上八仙之說。這個群體的組合說法不一,保存有兩種版本,一為橫條,一為豎條,畫的是:李老君、孫真人、楊戩、白猿、陳摶、東方朔、沉香、劉海。各有一個成仙的動人故事,但不及中八仙那樣貼近群眾生活。
1、水滸傳
以富有變化的邊框形式,分為六幅畫面:急先鋒東郭爭鋒,晁天王認義東溪村,公孫勝應七星聚義,武鬆起解十字坡,祝家莊箭射紅燈,梁山英雄大戰盧俊義。圖畫邊框追求變化,人物雖依戲曲裝扮,但特點鮮明,畫面結構緊湊,能於不大的篇幅中畫出複雜的情節及場面,使觀者欣賞到豐富的內容,其中如十字坡店房之恢諧,索超與楊志爭功比武之激憤,大戰盧俊義之群雄亮相,皆鮮明生動,顯示出武強年畫之藝術特色。
2、金沙灘赴會
金沙灘赴會
3、鐵弓緣
鐵弓緣
4、小五義拿白菊花
故事見《小五義》,並編演為京戲,年畫中的盧芳、丁氏兄弟為一方,姚文、晏飛為另一方,兩方相持不下,呈現鮮明之亮相,壁壘分明,生動而逼真的再現了舞台演出場面。
5、西遊記燈方
該幅畫面以燈方形式表現了西遊記的故事片段。
6、呼延慶打擂
此圖畫呼延慶三次赴開封掛號打擂,力劈凶僧歐子英故事,為《呼家將》金鞭記故事發展之高潮。圖中正中呼延慶在擂台上激戰正酣,為兄報仇之盧鳳英一旁觀戰,擂台兩側的蘆棚中分別坐著包拯和龎文,台下又有孟強、焦玉、楊文廣和王多嘴、李會說等人,雙方對壘,忠奸分明,體現著群眾的愛憎。
7、昭陽宮
明隆慶帝死後,李艷妃抱幼子萬曆帝臨朝聽政。其父李良謀朝篡位,李妃欲讓,不聽徐延昭、楊波等老臣勸阻。徐楊帶兵二次進宮,並將先帝所賜徐延昭的銅錘出示,犯顏直諫。李妃感悟,遂托國於老臣,李良被拿下。
8、廿四孝圖
傳統繪畫中宣揚孝道有著悠遠的歷史,漢代時即編纂有孝子傳,且行之圖繪,元代郭守徵集古代孝行人物為二十四孝並繪為圖畫,傳播甚廣。此件孝行圖採取分格小圖形式,以簡單明確的構圖展示出故事情節,風格古拙淳樸,人物雖寥寥數筆但卻生動傳神,每圖附以兩句或四句韻文,如“恣蚊飽血”中題以“九歲小黃香,孝名天下揚。暑天扇涼枕,冬日暖被床”,明白易懂且能概括主題內容。
9、狐狸緣
書生張皂與狐妖幻化之美女名春燕者互相愛慕結合,后竟患病不起,其父請高僧林恩茂降妖,春燕被擒,哀求釋放,願以五花洞下天書贈林,並謂山下溫泉能療張疾,林遂放其歸山,並攜張皂前往。事為老狐所知而惱怒,擬幻成莊園設計加害,但妖狐春燕與張皂情篤意好,由林恩茂做媒成婚,老狐無可奈何,只好焚化莊園而去。
10、空城計
諸葛亮駐西城,所部精銳俱被遣出,驚悉街亭失守,司馬懿大軍已距西城不遠,危急中令將城門大開,自坐城頭,撫琴飲酒以待。司馬懿大軍兵臨城下,見狀大疑,火速退軍。當探明確系空城急令回軍時,趙雲已被調回,攔路截殺,驚退司馬。
這幅燈方,以黑白關係為設色基礎,施以紅黃藍三原色。造型樸拙,流露著歷史的古老神韻,具有版畫的藝術特色。
1、十不足
以十二幅圖畫表現某些人的貪多無厭的行為。此圖畫風古樸,形象生動,具有很強的鄉土特色。
2、杠箱官
杠箱官
3、猴搶草帽
這是大人教孩子說的一個童謠,啟發智慧,生動有趣。圖為猴子正在搶草帽。
猴搶草帽
此圖以誇張的手法畫出種種尖頭,其中有兩人在比尖中互不服氣,遂訴之於官,豈料差役和縣官也都是尖頭,而且更尖。平配合畫面內容題詩一首:“原告本尖頭,被告頭更尖。不若二差人,尖中帶拐彎。尖上更帶刺,還得數著官”,矛頭的批判對象毫不掩飾的直指腐敗官吏。在嬉笑怒罵中暴露其醜惡的本質,觀之人心大快。
5、老鼠告狀
這是一幅富有幽默情趣的年畫作品,以連環畫形式表現老鼠被貓捕食後到陰司告狀的故事。圖中題款作庚申年,時為民國九年(1920)由慶順成畫店繪刻,從中可見近代武強年畫的繪刻水平。但此圖因紙型的變化兩旁經過裁割已經不完整,其裁割年代當更晚,以致無法得見全圖原貌。
、老鼠嫁女
武強年畫中的老鼠娶親,其娶親隊伍儀仗皆為人間婚嫁風俗之寫照,燈籠火把吹吹打打,新郎已經幻化成人形,以青蛙帶馬,新娘穿紅衣坐花轎中,但前方狸貓已經捕捉了最前方的老鼠,看來全隊都不免被貓吞食。整幅畫妙趣橫生,令人觀之忍俊不止。
7、玩童鬧學
在一私塾中,先生睡著了,天真頑皮的孩子們有的戴上老師的花鏡、有的在模仿老師上課的模樣等,表現的維妙維肖,把孩子們的性格刻畫的淋漓盡致。
8、蛤蟆娶親
此幅畫青蛙成親,頗有興味的是其儀仗隊列全仿民國年間新式結婚的面貌。新娘新郎皆成人形,他們打扮入時,新娘坐在花團錦簇的汽車上,新郎則以兔代馬,其他西式鼓樂隊吹奏極為歡躍。具有很強的童話色彩。
9、俏皮話
該圖以生動的圖畫對俏皮話作形象的圖釋。觀之際趣味橫生,如“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相(像)人”,“未出閣的姑娘裁借子(即小孩尿布)——閑時指(置)下忙時用”,“武大郎玩夜貓子(即貓頭鷹)——那樣人玩那樣鳥”等。圖文對照,頗為風趣。
1、淵明愛菊
此圖為燈方畫,陶淵明和童子們在田野中興沖沖的挑扛著菊花,表現了詩人對傲霜的菊花的摯愛和高尚的情操。
2、浩然尋梅
此圖為燈方畫,表現雪天郊野,孟浩然騎於驢背興沖沖的出遊,他肩扛一隻梅花,前後二童子相隨,構圖與淵明愛菊相同,二者應為一套,推測還仍有《羲之愛鵝》、《周茂叔愛蓮》等幅,合成為四愛圖。已佚。
3、羲之愛鵝
圖為王羲之正在觀察思考鵝的動態,如何運用到書法中去。
4、周子愛蓮
與王曦之愛鵝、淵明愛菊、浩然愛梅合稱“四愛”。
5、洗硯圖
此幅為成套燈方畫中的一幅。表現文人學士於郊野據書案而坐,案上放置杯盂紙筆書籍等物。前方一童子在池邊洗硯,引來一群游魚,作驚喜狀。畫面上題句“洗硯魚吞墨、預兆金榜題”。本畫面以大片黑色表現天空,襯出題字,與人物形成鮮明對比,構圖疏密相間,藝術上與明代書籍版畫插圖有一脈相通之處。
6、義犬救主
唐朝太和年間(公元827-835年),廣陵人楊升養了一隻犬。常常帶在身邊,喜愛的形影不離。一天,楊升喝醉了酒,睡倒在草叢中,冬天草枯,有牧童燒荒,風勢很大。犬圍著楊升大叫,楊升不醒。它就反覆跑進附近的水塘沾濕身子,上岸來卧濕楊升身邊的枯草。野火燒來,楊升倖免於難。畫面題詞寫道:“楊升好犬傳古今,狗有濕草報主恩。”
7、走雪山
繪刻以實景表現,造型古樸,刀情木趣,蒼勁有力。具有濃郁的版畫韻味和鄉土氣息。
1、打金枝
錦上添花
2、錦上添花
畫面繪有花瓶、花籃及梅、菊、蓮及喇叭花等,附有柿子、葡萄、佛手、南瓜等果實,花團錦簇,果實豐盛,可謂錦上添花。
3、萬事如意
左右兩幅是古寫的“壽”字,中間是佛家的吉祥物“盤長”。它無首無尾,無窮盡的迴環,與“壽”字組合在一起,表示迴環貫徹,萬事如意,長壽吉祥。
4、名山勝景
四小幅的名字分別是:漸入佳境;秉燭夜遊;深山訪友;風雨同舟。
5、吉慶花鳥
《喜上眉梢》,俗以為喜鵲是報喜的吉祥鳥,認為它能感應人際關係,所以叫“喜鵲”。諺云:“喜鵲叫,喜事到。”喜鵲登在梅梢上,取意“喜上眉梢”。
《燕爾同棲》,兩隻燕子棲息在桃柳叢中,月圓如鏡,象徵生活美滿。燕子知時守節,冬去春來,以喻愛情忠貞。
《荷花鴛鴦》,俗以為鴛鴦是同命鳥,常偶居不離,卧在美麗適意的荷花叢中,比喻夫妻恩愛,和合美美。
《富貴白頭》,宋代周敦頤作《愛蓮說》,以多種花作比較,稱牡丹為花中之富貴者。畫面上的兩隻白頭翁鳥棲息在牡丹枝上,以喻富貴白頭,同心偕老。
6、小窗花
這是用窗花版製作的一組小圖片,內容是愛情故事。
《桑園會》,魯國大夫秋胡回鄉,與分別多年的妻子羅敷不期在桑園相會,表現羅敷對愛情的忠貞。
《洛神》,三國時,魏國曹植在夜間有女神示夢,遂至洛水相會,締結良緣。
《拾玉鐲》,明代,陝西世襲指揮傅朋與少女孫玉嬌偶遇,頓生愛慕,遂以玉鐲為媒介,與玉嬌定情。
《小放牛》,是根據河北民歌《小放牛》創作的村姑和小牧童載歌載舞的畫面。
《陳妙常》,宋代,尼姑陳妙常在庵堂與潘必正相遇,產生愛慕之情。忽聞潘必正離庵,懇求老艄公渡她過江追趕。
《仙女窗花》
這是用窗花版套印在用筆描繪的四幅小圖片,用祝女壽。內容是:
《麻姑獻壽》,相傳東漢時麻姑成仙,曾三次見滄海變桑田。她能擲米成珠,用靈芝釀酒向王母祝壽。世人祝女壽多用《麻姑圖》進賀。
《何仙姑》,唐代零陵人,成仙后長生不老。是中八仙中唯一的女仙。
《嫦娥奔月》,傳說古代嫦娥吃了她丈夫后羿從王母那裡討來的不死葯,飛升到月宮成了永生的仙子。
《天女散花》,是佛經中的一個故事。釋迦牟尼派天女給維摩詰散花,祝他康復。從此引申為祝賀“健康長壽”。
1、獅子
獅子是一種猛獸。它的畫像隨著佛教繪畫而傳入中國,經過再創造,變成馴順可親的吉祥瑞獸。其造型蓬頭大耳,巨目環睛,嬌憨可愛,逗人喜歡,是意象化的藝術形象,與自然形態的獅子大不相同。在宮殿、廟堂或大宅門兩旁往往擺著一對石獅子,作為守護裝飾和辟邪之用,也是權勢的象徵。俗還以為它是賜子的神獸,凡畫獅子必畫繡球。繡球是古代女性向男子拋打的定情信物。因為它既辟邪又賜子,所以它的畫像很受歡迎。有的地方還被當作小孩的守護神敬奉。
2、老虎
虎在民間被尊為百獸之王,能威鎮山林。虎在古代又被視為神獸《山海經》中謂神荼、鬱壘以葦索縛鬼以館虎,漢應劭《風俗通義》中亦認為虎能噬食鬼魅,故古代流行畫虎於門冀以衛凶驅除邪崇。武強年畫流行將虎刻印成中堂、門畫等掛於室內,起著鎮宅保平安的作用。
3、小女婿
此畫是為配合《婚姻法》頒布,提倡婚姻自由而創作的。
4、劉巧兒
此畫是為配合《婚姻法》頒布,提倡婚姻自由而創作的。
5、指日高升
這張古版畫刻有明確的創作年月(中華民國癸丑,即1913年),可以準確地獲知這一時期武強年畫的時代風格。
6、蟲精
圖中的昆蟲,都是擬人化的“蟲精”,從頭頂冒出一股“靈光”現出原形,是為祈禱豐收祭祀用的神馬。在周朝就有祭昆蟲的記載,為的是莊稼避免蟲害。後世各地建有八蜡廟、蟲王廟,供奉蟲王劉猛。
7、猴演雜技
圖為動物耍的什樣雜技,以猴子的表演最為有趣。從它們的表演中可以看到當時多種雜技節目表演的情形。畫上詞寫道:“叫聲眾猴你聽言,猜拳打馬心不樂,延(沿)繩跑羊狗鑽圈,雜耍小猴頑(玩)的好,耍盤耍碗上刀山。”是一件形象的雜技史料。
卧美人
9、紡織圖
農村婦女除協助田間耕作及操持家務外,紡織也成為其勞動的主要方面。本圖將婦女從事的彈花、紡線、漿線、涼線、絡線、織布等全部紡織過程表現得井然有序,人物雖寥寥數筆,但神情動態相當生動,其中還穿插著小兒玩鳥逗狗及兩雞相鬥等有趣情節,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為了解那一時代農村紡織生產留下了形象的資料,是一幅獨具特色的農村民俗圖畫。
武強年畫的技藝傳承多為師徒傳承,家庭傳承較少。民國時期及其以前的刻版藝人已無從考證,新中國成立后,從事畫版鐫刻的藝人有二十餘位。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武強組建了南關畫業合作社(后改為武強畫廠),當時有陳文柱、王福安、賈世海、李萬章、賈元祥等六、七個藝人從事刻版。論及武強刻版傳承譜系,如果把建國后的刻版藝人列為第一代傳承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孫惠榮(女)師承王福安,在武強畫廠學習刻版,應為第二代傳人。馬習欽一九七五年四月師承孫惠榮學習刻版,則為第三代傳人。
建國后:
第一代傳承人:王福安
第二代傳承人:孫惠榮
第三代傳承人:馬習欽
馬習欽從事武強年畫藝術幾十年,鐫刻各種內容的畫版四百餘套,先後培養刻版人員六名,印刷人員四名,在刻版、印刷技藝方面,不斷研究探索,提高了木版畫的質量,拓展了年畫市場,他的作品多次獲河北省及國家大獎,廣為海內外專家學者收藏。一九七八年、一九七九年武強年畫連續兩年被命名省級名牌產品,一九八四年,評為河北省工藝美術品百花獎,一九八九年“全國首屆工藝美術佳品及名藝人作品展”,創作的木雕“財神”,獲“鼓勵獎”,一九九四年“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鐫刻的武強年畫“大戳錘”門神榮獲“金獎”,一九九五年,“萬博杯”全國“藝術之鄉”藝術精品展示大賽,刻制的門神畫版“大戳錘”、“小戳刀”、“小鞭鐧”獲“三等獎”。
在武強年畫藝術傳承和發展的歷史上,馬習欽與其師傅孫惠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后,結合現代人的審美理念,複製了大量的優秀傳統年畫,並不斷有新的作品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