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瑞峰

天津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況瑞峰,天津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天津商學院藝術系教授、紅橋區政協書畫家聯誼會現任會長,天津市2003年“德藝雙馨”藝術工作者。

人物經歷


字靈岩,號觀自在廬主。天津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天津商學院藝術系教授、紅橋區政協書畫家聯誼會現任會長。1950年生於河北黃驊。身為家中長子長孫的他,自幼隨祖父月樵公讀書習字。后祖父仙逝,又轉師津門書家王明九先生、畫家劉月芳先生。近些年來,其姓名及書法作品業已載入《中國現代書法藝術大成》、《中國當代文藝家名人錄》等,並榮獲天津市2003年“德藝雙馨”藝術工作者稱號。

個人生活


回想起40年前到內蒙古插隊時的情景,已近花甲之年的況瑞峰彷彿又重新跌進記憶的年輪……
那是一個知識普遍得不到重視的年代,當人的命運和大時代的背景交融在一起,原本書香門第、詩書傳家的況瑞峰,此刻也只好放下案頭的《經史子集》,而投身到上山下鄉、勞動生產的洪流中去。祖父月樵公雖飽讀詩書,但到了況瑞峰父親那一輩,卻規規矩矩下廠做了工人——這正是父親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那一年,況瑞峰剛滿18歲。
去過內蒙古插隊的人都知道,當年那地方有多苦……
知青點兒一共3間屋子,一左一右分別為男女生宿舍,中間連著一個堂屋,平時大家燒水吃飯都在這間屋子裡進行。一到晚上,況瑞峰就不聲不響一個人進了堂屋,鋪紙勻墨,捻亮油燈,拿出自己從家帶來的《九成宮醴泉銘》和《蘭亭序》,開始一筆一畫靜靜臨摹起來。日子久了,卻也就適應了這種左右喧囂、一燈如豆的臨摹時光。每每讀到冰心那篇最著名的《小桔燈》時,況瑞峰便會情不自禁地想起當年知青點兒那盞獨屬於他的“小油燈”。人到了最難處,往往倚賴的,正是這一點點來自內心深處不肯磨滅的光亮——也正因為有了書畫做伴,他才練就一身“鬧中取靜”的本事,直到現在,只要他想,就能做到“兩耳不聞身外事,一心只向字中望”。這不僅是一種難得的心靜,更是一份難求的心境。
插隊的日子是枯燥的,整日勞作,無半點娛樂生活。除去臨帖練字之外,只要有時間,況瑞峰就用自己僅有的一點錢,跑到旗里去買書看,有時也會到廢品收購站去碰運氣,如果碰到幾頁殘本孤本,便也愛不釋手,讀得津津有味……時光荏苒,轉眼春節到了,一股思鄉情緒在整個知青點兒蔓延開來……只要一想到家中父母,想到自己不能回家過年,知青們就湊在一起落淚哭泣。況瑞峰也想家,想家怎麼辦?他就給知青點兒的每一個人都畫了一隻小燕子,然後寫上每個人的名字隨信寄出,親人們看到這隻遠方的燕子,也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一樣……多年後,他根據這段經歷,寫了下面的句子:“……獨坐昏燈,凍管素箋,賦一點清光,剩先秋霜鬢,故鄉月色,離思悠悠,問何年,高翥鯤鵬,得扶搖萬里。”如今這幅長聯,就掛在他書房中最醒目的牆上。
筆中情……
在鄉下磨礪了近5年半之久的況瑞峰,直到1973年,才終於等到一個返城的機會。他先是被選調到天津財貿學校主攻財政金融專業,後於1975年留校任教。1980年,天津財貿學校正式升格為天津商學院。當年的大部分老師開始轉行做行政工作。嗜書如命的況瑞峰選擇到校圖書館工作。這之後他繼續深造,報考了北京大學圖書館系的函授學院,三年後畢業,開始教書法和社會科學。直到1995年藝術系成立,況瑞峰才正式走完了由知青而到大學藝術教授的人生過度,開始主抓美學和藝術概論等課程,從而更恣意、更舒暢地在藝術世界里忘情遨遊。
早年間,家裡曾經窮得連孩子的奶粉都買不起,為了練字,父親拿出一半體己來給他,買不起紙,就在廢報紙上一筆一畫地去揣摩……
有道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況瑞峰與妻子的一紙情緣,也恰是從筆管中來——想當年與妻子談戀愛的時候,岳父大人實在瞧不出這個貌不驚人的小夥子到底有什麼值得把女兒託付的地方,情急之下,況瑞峰寫了一幅字過去,想不到老丈人一見到他的字,立刻臉色轉陰為晴,欣然應允下這門原本不可能的婚事。
婚後,妻子又給他生了一對大胖小子,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多一個孩子,生活的負擔就會多加重一分。後來,況瑞峰終於輪到一個非常不錯的轉行和提乾的機會,所謂提干,也就是意味著加薪,這可是從天而降的大好事,但唯一的代價是,他從此後必須要與書法絕緣。況瑞峰想了再想,猶豫再猶豫,最終還是放棄了,因為他真的不能過那種沒有筆墨紙硯的日子。
“性情人”相中“性情石”
朋友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說是況先生之前仗義幫了朋友,后朋友請吃飯,席間先生酒未盡興,便邀同桌人明天吃酒再敘。第二天吃酒之後,有人不解,問先生:“您前日為人作嫁,今日更陪酒資,何苦來?”況瑞峰哈哈大笑:“昨日實無意請酒,然酒醉一諾,亦值千金也。”
況先生好酒。在妻子看不到的地方,偶爾貪杯。
這恐怕也是家人對他最為擔心的地方。
若是換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正是體現一個家幸福指數的地方,至少有人在牽掛、有人在惦記,有人會把你的健康看得比自己的健康還重要。
前幾年家裡裝修,正趕上妻子被查出有病,那是一段特別灰色的日子。況瑞峰一個人到石材城去轉轉,結果就在挑選大理石檯面的時候,被老闆叫住,說是要帶他去看兩塊石材——況瑞峰跟著老闆來到後院,馬上就被眼前這兩塊雖未經磨礪但卻光滑畢現的石材給震撼住了,雖然只是普通的石塊,但其中蘊含的紋路和肌理,卻是大氣磅礴,氣象萬千。其純天然的紋路,恰好能拼接出一座完美無瑕的大山,況瑞峰親筆提了“雲峰天涯”幾個字,在經過拋光處理之後,將它們鑲嵌到書齋正中的那面牆上。
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其書齋中的寶貝,大部分都是像這樣“一見鍾情”而得來。
每天,況瑞峰端坐書齋之中,背靠“大山”,左有清風明月相伴,右有杜滋齡妙手繪就的瑞峰像一張,畫中的況瑞峰,一幅恬淡讀書人的樣子,恬淡、超然,目光清遠而堅定……這又是另外一個況瑞峰。是朋友眼中的況瑞峰,亦是那個最本真的,被馮驥才稱作是“細讀而知的是精神”的況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