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寨

安徽安慶潛山縣的遺址

徠潛山縣城向西北9公里處,原名谷口,依山傍水,為天柱山南大門。

目錄

簡介


咸淳元年(1265),元兵大舉南下,南宋半壁河山岌岌可危,朝廷號召各地有識之土起兵勤王。劉源與張德興、傅高舉義旗於淮西,力抗元兵。
徠劉源,字叔清,南宋淮南西路同安郡(今潛山彭嶺)人,為人慷慨爽直,識大體明大義,以勇敢多謀聞名鄉里。
當時有漢奸懾於元兵囂張氣焰,散布“蒙人綠眼白眉,修身長腿,躍馬騰空,所向無敵”的流言,一時人心惶惶。劉源不畏所懼,針鋒相對,自稱“野人”,說蒙人只有騎馬射箭的伎倆,野人有猱進鷙擊的特長。於是乎,“蒙人沒有野人強,野人要做蒙人王”的民謠到處傳唱。
劉源以峻峭險絕的天柱山為大本營,在谷口紮寨,自任寨長,為“野人寨”。他分兵屯田,春則出耕,冬則入寨,出奇制勝,與元兵抗衡十五年之久。后被叛徒出賣,元軍從後山繞道攻破山寨,劉源戰死,頭被割下拿去邀功請賞。當地山民將遺骸裝了個假首,葬北關寨下的百花崖,稱“大王墳”。明宣德七年(1432),宣宗封劉源為“護地大王”。成化三年(1467),於彭嶺建“大王廟”,每年二月十五、七月十五,當地百姓自發舉行春秋廟會,紀念這位抗元英雄。
後人有詩讚劉源:“千峰絕一英雄,兵馬堂堂百戰功。護地丹心終不死,剛風長吼是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