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益彰

漢語成語

相得益彰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xiāng dé yì zhāng,出自《史記·伯夷列傳》。

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含褒義,指相互配合。

解釋


相得:互相配合、映襯;益:更加;彰:顯著。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出處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彰)。”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