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知行合一的結果 展開

知行合一

伊能著書籍

《知行合徠一》是伊能著的書籍。該書從易經、風水、姓名、道德經入手為您通解智慧的符號,探求人生的生存智慧在生活中的應用法則。

簡介


凝聚著中國古聖先賢古老智慧的《易經》,曾長久地被誤解為一本算命的書。隨著科技的發展,東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經》越來越受到中外科學界、文化界的重視,西方學者稱之為“一部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易經》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我們又如何才能夠讀懂古老而神秘的《易經》,而懂了《易經》的道理,對於我們的人生會有什麼意義呢?
六十四卦代表了什麼?是我們的祖先把宇宙所有的事情歸納起來,概括成的六十四種代表情境。六十四卦對我們的人生究竟有什麼作用?是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按圖索驥,明白自己的處境,知道自己應把握的基本原則,清楚怎麼應對。《周易》中運用八卦預測信息的方法的發明,正是我國人民具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真實寫照,他們在實踐很好地認識社會、改造社會、推動社會不斷的向前發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個儲存量很大的信息庫。
風水是傳統文化。文化當然不和科學等同,要不幹脆把文化部併到教育部或者科技部得了。有人擔心這會是個糟粕文化。問題在於,文化上的糟粕不糟粕,要用什麼來評價,來過濾?用科學嗎?當今的科學遠沒有發展到足夠成熟廣大,廣大到涵蓋一切文化,判斷一切文化,回答一切文化。”科學和風水的有機結合才是真正的智者之音。
《道德經》竟有五千多家來註解,就可想而知了。平均一字一人來註解,這就說明《道德經》的重要性。中國傳統文化中,像《道德經》這樣重要的經典,我們是很難找上和它相匹配的。中國文化中哲理深奧的經典,人們經常說的就是《易經》、《道德經》等,《道德經》在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但我們並沒有深刻認識到老子的大智慧和老子深邃的認識。以淺顯易懂的道理揭示道德經中的頂層智慧,是本書的宗旨。
《知行合一》該書從易經、風水、姓名、道德經入手為您通解智慧的符號,探求人生的生存智慧在生活中的應用法則。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作者簡介


伊能全生於1941年,籍貫山東,40年代隨父母旅居香港。70年代旅美,一生致力於易學研究,為世界易學協會名譽會長。
作者年輕時海外求學期間偶得真傳,師從羅漢庭大師,開創對易學研究的新征途。潛心研究易經30餘載;成就一時無雙。在香港先後出版過《易經正解》、《風水》、《易經姓名學》等等10餘部易學的作品。作者將一生的心投注於對易學的研究中,所著學術文章,被多所海外院校列為教程。

全書內容介紹


卷一:大易貴真

第一章走進易經
第一節 易經的定義
第二節 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第三節《易經》的內容
第四節《易經》的性質
第五節《易經》“陰陽學說”的源起與歷史作用
第六節《易經》中的陰陽八卦學說
第七節《易經》的卦、爻符號的構成方式與文化意義
第八節 關於《易經》文化的意義與價值
第二章易經中的科學與人文
第一節《周易》的科學思想
第二節 易經中統一物場的概念
第三節 太極八卦與自然科學
第四節 五行與物質
第五節 八卦與醫學的發展
第六節《周易》的人文精神
第三章從太極到六十四卦
第一節 太極兩儀
第二節 四象
第三節 八卦詳解
第四節 六十四卦詳解
第四章易經與養生
第一節《易經》的健康觀
第二節《易經》說生命的基本物質
第三節《易經》告訴你不生病的智慧
第四節《易經》解讀生命健康
第五節 八種卦象之人這樣養生最有效
第五章易經與科學發展觀
第一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二節 易經與和諧社會的任務和目標
第三節 易經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原則
第四節 建設和諧社會的舉措
第五節 易經與堅持“五個統籌”
第六節 易經與和諧社會六大特徵
第六章易經與管理
第一節 變易是管理的應有之義
第二節 不易是管理的本質所在
第三節 簡易是管理的科學方法
第四節 易經與企業
第七章易經的哲學理論體系
第一節 易經的哲學思想
第二節《易經》包含著“道非常道,有無相生”的宇宙觀
第三節《易經》中包含著“遵道重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人生觀:
第四節《易經》中包含“對立統一,負陰抱陽”的辨證法
第五節《易經》中包含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
第六節《易經》哲理的總結和建議
第八章《周易》中的憂患意識
第一節 卦爻辭中深深飽含憂患意識
第二節 《易經》憂患意思時時處處提到
第三節 《周易》的憂患意思是樸素的唯物主義
第四節 天人關係是《周易》哲學的主題
第五節 守正中孚尚和是憂患意思思想之源

卷二:知行合一

第一章 中國傳統與八字
第一節 八字的解釋
第二節 八字基礎知識
第三節 八字的排盤
第四節 快速查日法
第五節 八字流派綜述
第六節 八字發展史
第七節 八字與五行
第二章陰陽五行與中醫學
第一節 陰陽五行是什麼?
第二節 五行運動中的“天人合一”
第三節 生命在五行運動中的五大本能
第四節 陰陽五行的啟示與推演
第三章 論命之方法及其體系
第一節 近代四柱論命體系及其沿革
第二節 沒落中的古代其它論命法
第三節 古今諸賢對論命方式之看法
第三章 年月日時的八字關係
第一節 年月干支的循環重覆現象
第二節 日時干支的查對及五鼠遁
第三節 早子夜子與真太陽時
第五章 八字的排法及年始點之確定
第一節 四柱八字的排列組合
第二節 年柱干支的更換
第三節 冬至換年及陰陽五行干支的參考資料
第六章 八字歲運的排法
第一節 年柱的排法
第二節 月柱的排法
第三節 日柱的排法
第四節 時辰的排法
第五節 大運的排法
第六節 流年的排法
第六章 手相八卦與健康
第一節 掌中八卦位及明堂
第二節 十二條經絡與手相
第三節 手掌中的八卦宮位
第七章 四柱八字相貌概要
第一節 五行論命的格局
第二節 先天命局
第三節 古代關於相術的研究

卷三:一鳴驚人

第一章 音調是漢語姓名學的基石
第一節 命名的藝術
第二節 漢語四個聲調與命名
第三節 音律起名實例
第四節 音律命名的規律
第二章 漢字象形姓名學
第一節 漢字象形姓名學總論
第二節 象形測名法
第三節 偏旁部首與姓名學
第四節 漢字結構符號與姓名學的探討
第五節 漢字命名基本常識
第六節 姓名的“原名補救”
第三章三才五格姓名學
第一節 五格剖象起名法簡介
第二節 三才五格起名法
第三節 五格吉凶判斷法
第四章 名字的五行學
第一節 怎樣劃分漢字的五行屬性
第二節 字義五行法
第三節 音韻五行法
第四節 數理五行法
第五章 周易與生辰八字起名
第一節 周易起名
第二節 周易起名的由來與歷史背景
第三節 中國周易起名發展史
第四節 姓名學的周易命理研究
第五節 易經數理和五格數理
第六節 周易取名的要義
第六章姓名演八卦預測一生
第一節 現代易學與姓名
第二節 姓名演八卦預測
第三節《現代先天易學》排年卦的方法與作用簡介

卷四:天地之間

第一章 風水學的科學理論來源
第一節 風水之氣是微波
第二節 風水學古今人類建造的微波天線
第三節 科學風水中微波對人體的作用
第四節 科學風水中的風與水
第五節 住宅環境中如何利用科學風水
第二章 植物風水學的重要意義
第一節 關於植物的種類選擇
第二節 關於風水植物的栽種方位
第三節 關於關於風水植物的數量
第四節 關於風水植物的大小
第五節 關於風水植物的形狀選擇
第六節 風水植物顏色的選擇
第七節 綠色植物的卧室功效
第八節 植物風水與健康
第九節 植物風水的科學原理
第三章 人生健康與現代風水
第一節 健康風水十大總則
第二節 讓孩子聰明健康的卧室風水
第三節 鏡子風水與健康的大學問
第三節 電器風水對於健康的重要性
第四章 時鐘風水與健康
第五章 裝飾品的風水與健康
第六節 鞋櫃的風水與健康
第七節 窗戶風水與健康
第四章家居風水的科學建議
第一節 室內設計與風水
第二節 舊住宅的內部修繕與風水
第三節 傢具布置與風水
第四節 室內不良結構與風水改進
第五節 色彩與室內風水
第六節 室內植物和水
第七節 住宅裝修中有關風水的宜與忌
第八節 陽台的風水
第五章 陰宅風水的影響
第一節徠 陰宅風水與風水法則
第二節 風水的中明堂準則
第三節 陰宅風水建築與山川的關係
第四節 陰宅風水的龍穴砂水
第五節 陰宅風水的派別
第六節 陰宅風水的源頭
第七節 怎樣看陰宅風水
第六章 辦公室的風水大全
第一節 辦公選址
第二節 辦公室裝修風水
第三節 辦公室風水布局
第四節 辦公室風水擺設注意事項
第五節 辦公室座位風水注意事項
第六節 老闆辦公室風水
第七節 辦公室植物風水
第八節 公司財務室風水
第九節 辦公室養魚風水
第十節 辦公室風水禁忌及化解
第十一節財神安放
第七章 住宅風水不好時怎樣改造
第一節 廁所方位不良的改造
第二節 廚房方位不良的改造
第三節 樓梯方位不好時怎樣改造
第四節 前門方位不好的改造
第五節 神壇擺設不好怎麼辦
第六節 窗戶方位不好怎樣改造
第七節 孩子的房間不好怎樣改
第八節 卧室方位不好怎麼辦
第九節 住宅上大下小怎樣改
第十節 住宅缺角怎樣改
第十一節住宅凸出怎樣改
第十二節房頂不好怎麼改
第十三節鋼筋混凝土的住宅不好怎樣改
第十四節庭院水池不好怎樣改
第十五節地基不好的住房怎樣改
第十六節三角形土地上住宅怎樣改
第十七節住宅三面受到道路包圍怎麼辦
第十八節住宅空間不好怎樣改
第十九節房間內鏡子與玻璃擺放不好怎樣改
第八章 中國傳統風水的研究歷程
第一節 風水的狀況
第二節 探討不同“風水”名稱及其關係
第三節 風水的定義探討
第四節“風水”形成的歷史考證
第五節 風水的實質
第六節 風水研究的範圍
第七節 對社會風水的研究
第八節“三吉六秀”結構
第九節 風水效應分析
第十節 風水的選擇途徑
第十一節重審風水學的最終目標

卷五:人間正道

第一章 道法自然觀的核心體系
第一節 宗無為與法自然
第二節 輔萬物之自然
第三節 天道自然與萬物為一
第四節 大自然的淪落與道的啟示
第二章 無為而治五千年
第一節 老子心中的道
第二節 老子的無為思想
第三節“無為”的含義
第四節 建立在無為思想上的聖人論
第五節 老子於無為思想的因果觀
第六節“無為而治”的光輝歷史
第七節 無為思想的具體應用
第三章 有無相生的辯證邏輯
第一節 "有無相生"之"生"為生存之義
第二節 "有無相生"屬於相對的邏輯思維層次
第三節 "有生於無"屬於絕對的邏輯思維層次
第四節 "有生於無"之"生"為生出之義
第五節 有無相生的層次推進
第四章《道德經》中的自由思想
第一節 老子自由思想的社會背景
第二節 本論天道自然人道自由
第三節 非主宰論
第四節 天道憲政
第五節 自由之花永遠盛開
第五章 老子的思想與教育內容
第一節 無為教化
第二節 教育的環境
第三節 老子的教育目的
第四節 老子的道德教育內容
第五節 老子的道德教育方法
第六章 道德經中的宇宙洪荒
第一節 中西儒道的宇宙論
第二節 關聯性的宇宙論是一種預設開始
第三節 道家宇宙論的形成
第四節 道家“宇宙論”的經驗論
第五節 道家用比喻方式說宇宙
第六節“太一”是宇宙起源
第七章 老子的辯證思維
第一節 思維方式
第二節“反者道之動”
第三節“弱者道之用”
第四節 誤解的澄清
第五節 老子辯證法的缺陷
第八章 老子之道的解構
第一節“老子的‘道’究竟是什麼意義?
第二節 老子的“本源之道”
第三節 老子的“規律之道”
第四節“本源之道”與“規律之

其他相關


《知行合一》從策劃到完成初稿歷時五年,歷代賢哲有關《易經》的研究與著述,往往窮畢生之力,著作之富,亦屬汗牛充棟洋洋大觀,可惜的是歷代的《周易》名家,都沒有把他們的方法與心得,明白地告訴世人,因之史家多記其事而略其法,尋章摘句,望文探幽者,雖連篇累牘,然亦說多紛歧,使人如墜雲里霧中,乃士大夫之易,對於一般社會大眾,沒有多大的幫助。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不就是和《易經·系傳》所說的“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的道理是一樣的么?《易經》的一切作為,都是在“明於憂患之故”為目的。
中華文化的特點是:系統化、整體平衡、中庸和諧、中和為美、內外一致、無中生有、小中見大、柔弱勝剛強。這與現代科學提出的系統論全息論的理念是一致的。本書在成書過程中,得到了全國各地許多傳統文化專家的關注、鼓勵和鞭策,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總之,《知行合一》可說是伊能全國學教授學的心得報告,其中揭發了很多千古不傳的秘密,也有些是他個人獨到的創見與發明,雖不敢說已得三聖之密鑰,但卻把文化之源與我們人生的關係,更拉近了一步。如同前面說過,傳統文化是與人人有關的,我們希望人人都能獲得傳統文化的幫助,無論你是政治家,企業界的領導人,抑是初出茅廬被領導的上班族,是“潛龍勿用”的在校學生或“飛龍在天”的功成名就、爬上事業巔峰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