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理查德·羅伯茨的結果 展開

理查德·羅伯茨

理查德·羅伯茨

理查德·羅伯茨爵士(英語:Sir Richard John Roberts,1943年9月6日-),出生在德比,是一名英格蘭生物化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1993年,他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是新英格蘭生物實驗室首席科學官和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聯盟(Laureate Science Alliance)主席。

個人成就


理查德·羅伯茨
理查德·羅伯茨
理查德·羅伯茨教授是國際生命科學領域傑出的科學家,199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羅伯茨教授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士、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會士、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會士。他還是巴基斯坦國家醫學科學院和波蘭醫學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以及尼加拉瓜國家科學院通信院士。他在1994年獲得美國成就協會金獎,在2011 年獲得波士頓傳奇和領袖獎的終身成就獎。2008年,他獲得英國王室授予的爵士勛銜。
理查德·羅伯茨最早發現核酸的生物轉換過程,發現了很多後來成為行業必須的重要酶產品。他是分子生物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新英格蘭生物實驗室(New England BioLabs)首席科學官。他擁有的核酸酶資料庫是全球最完備的生物資料庫之一。
理查德爵士在科學界擁有崇高聲譽,領導了多次全球範圍的科學運動和世界倡議,包括著名的“開放取閱”運動。他在2016年領導發起了關於正確看待轉基個因農業價值的Pro-GMO運動,到2019年已經獲得超過15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3000餘名全球研究者和科學家、200餘國家級科學院及國際科學組織的支持。在這些成功運動的影響下,他於2016年成立了Laureate Science Alliance(中文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聯盟),這是一個覆蓋世界範圍自然科學獎項獲得者的公益性科學促進組織。
理查德爵士接受過謝菲爾德大學巴斯大學雅典大學里斯本大學、南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武漢大學、阿斯塔納醫科大學等數十家國際院所的榮譽學位和榮譽教授頭銜。

研究成果


1993年美國理查德·羅伯茨和菲利普·夏普發現分裂基因(Split gene)—— 一直到1977年,生物學家們都以為基因是一個完整而沒有間斷的DNA片段,其鹼基(base)之三聯體(triplet)順序與蛋白質之氨基酸順序之間有直線而沒有間斷的相對應關係。這個理念來自對細菌基因的研究。然而羅伯茨和夏普二個實驗室卻同時於1977年發現真核生物之基因內有一部份之鹼基順序並不表現在其所控制的氨基酸順序之上但是成熟的訊息RNA(mature mRNA)的鹼基順序與氨基酸之順序卻有相對的直線性。當以成熟的mRNA與DNA基因相雜交,羅伯茨和夏普等發現有些部位的DNA與mRNA不相匹配,自成圈環。究其原因,乃是基因轉錄(transcribe)時,其鹼基皆轉錄成初級之mRNA(Primary mRNA),而後者則在進一步調製的過程中,將一部份之鹼基順序切除,將餘下的部份銜接起來,成為成熟的mRNA。這個調製的過程稱為剪接(splicing)。切除掉的部份不會表現為氨基酸,在DNA基因,這部份稱為介入順序(Intervening sequence),或稱為內含子(Intron),而其他部份則稱為外顯子(Exon)。因此基因是分裂而不連續的,它是由內含子和外顯子相間排列而成的。
這是一個革命性的大發現,它徹底的改變了人們原先認定的簡單的基因結構。以後人們進一步發現,同一個基因為適應在不同的組織的需求,或在不同發育期的控制,其RNA剪接的方式有時也有所變異,這是基因表現上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羅伯茨和夏普的發現改變了科學家以往對進化的認識,對於現代生物學的基礎研究以及生物進化論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對於腫瘤以及其他遺傳性疾病的醫學導向研究,亦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