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工學院
佳木斯工學院
佳木斯工學院成立於1958年,是黑龍江省第一所以農機專業為主的工科本科院校。1995年6月27日經原國家教委批准,由佳木斯醫學院、佳木斯工學院、佳木斯師範專科學校和原佳木斯大學四所學校合併組成。
1996年11月15日,省委任命張少傑為黨委書記、呂學詵為校長,組成新佳木斯大學領導班子。1996年11月21日,佳木斯大學正式掛牌啟動。2000年5月、2003年5月、12月佳木斯市糧食幹校、富錦師範學校、黑龍江省理工學校相繼併入。
合併前的四所院校,有兩所建於新中國成立前。佳木斯醫學院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合江軍區衛生幹部學校,1958年學校成為本科院校,1980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佳木斯師範專科學校成立於1949年,原為佳木斯師範學校,1978年升格為佳木斯師範專科學校;佳木斯工學院成立於1958年,是黑龍江省第一所以農機專業為主的工科本科院校;原佳木斯大學成立於1985年,為市屬地方職業大學。
學校現有四個中心、32個研究所(室),衛生部康復人才培訓中心和黑龍江省全科醫學培訓中心也坐落在我校。學校還有三個附屬醫院、附屬中小學和兩個附屬工廠,其中,第一附屬醫院是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和黑龍江省東部地區最大的醫療救治中心,第二附屬醫院同時是全省規模最大的以治療口腔疾病為主的醫院,第三附屬醫院是國內知名的小兒腦癱療育中心。學校建立了覆蓋全校的校園寬頻網和佳木斯大學網站,編輯出版的《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佳木斯大學自然科學學報》、《黑龍江醫藥科學》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九年,學校佔地面積由88萬平方米發展到14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由35萬平方米增到84.13萬平方米(含職工住宅)。固定資產總值由1.2億元增加到7.5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由2200萬元增加到1.37億元。學校藏書量由70餘萬冊增到298萬冊(含電子圖書82.62萬冊)。碩士學位授權點由9個增加到21個。在校生由8000多名增加到25109名。學生由以專科為主發展到以本科為主,生源由主要來自本省發展到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外省學生已達在校生的三分之一。本科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連續三年位居全省本科院校前六位,2004年達到91.5%。?九年,學校教職工發展到5080人,正高職342人,副高職933人,具有博士學位32人、碩士學位398人,其中校本部教職工3183人,專任教師為1385人,教授184人,副教授406人。先後取得科研成果近200餘項,獲國家、省級科技進步獎120餘項;獲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重點項目4項,衛生部重點項目2項,省級研究項目235項。鑲鑄截齒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腦癱治療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我校研發的乳腺康成為暢銷全國的品牌產品。近三年發表學術論文1791篇,其中國家級498篇、省級1255篇,四大檢索38篇。
九年,學校把合校前隸屬關係不同、學科專業設置不同的四所院校整合為21個學院,2個直屬系,75個本專科專業。專業設置覆蓋了文學、理學、工學、醫學、農學、法學、經濟學、教育學、歷史學、管理學十大學科門類。其中有省級重點學科4個、省級重點專業6個、省級重點課程12門、國家高職高專教學示範試點專業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合校以來,累計培養各級各類人才2.8萬餘名。
九年,學校黨委連續三次被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我校先後榮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標兵、全省“三五”普法標兵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2004年成功地舉辦了黑龍江省第十三屆大學生運動會,並獲金牌總數第一名,田徑總分第一名。九度春秋,學校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跨越式發展:
第一階段,從1996年加入全國首批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到1999年合校三周年慶典,學校堅持“積極、審慎、團結、穩定”的合校方針,順利實現學科群調整,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實行校院兩級管理,由合校到合心,勝利完成實質性合校。
第二階段,從2000年到2002年,學校抓住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戰略轉變的機遇,搶抓機遇,加快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第三階段,從2003年至今,學校以國家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為契機,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學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
經過九年三個階段的快速發展,學校現已成為黑龍江省省屬高校中規模較大、學科齊全、人才全面素質培養實力較強,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於一體的省屬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