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河

張銀河

張銀河,筆名霄漢。河南南召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1985年參加工作。歷任鄉政府宣傳員、計生辦主任,縣計生委調查大隊隊長、信訪科長,縣鹽業局副局長,現在河南省多品種鹽業公司工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神話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鹽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鹽業》雜誌特邀編委、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1980年開始發表文藝作品;著有《星星流螢和眼睛》兒童詩集,《河流》詩集,《中國鹽業詩歌》評註集、《中國鹽業人物》小傳、《張銀河文化文藝論文集》、《中國鹽文化史》等。

發表論文


《論民間傳說暨民間故事的可取價值》 論文 南陽地區首次民間文學學術研究會1986年9 月
《妙在含蓄》 詩品 《南陽日報》1987年4月15日
《我讀〈撫養費〉》 評論 《南陽日報》1987年11月17日
《荒唐之中尋真實》 評論 《杏花山》1988年3月
《訴給病態心靈的哀怨》 評論 《南陽日報》1988年4月5日
《構思奇巧 寓意深刻》 評論 《杏花山》1988年.5月
《置換后的失落與悵然》 評論 《南陽日報》1988年6月30日
《面紗背後靈魂的哭泣》 評論 《南陽日報》1988年8月9日
《為苦澀的歷史年輪寫照》 評論 《南陽日報》1988年8月23日
《計劃生育阻力根源及其對策》 論文 《卧龍論壇》1991年7月 第3期
《南召文學創作的困惑與出路初探》 論文 《南召黨史研究》1991年7月日
《淺談完善農村雙層經營體制》 論文 《南陽日報》1991年10月5日
《中國兄妹婚配神話嬗變及其價值》 論文 南陽地區第二屆民間文學理論研討會1992年3月
《豫西南伏牛山區的〈顛倒歌〉》 詩品 《人口時報》1995年5月24日 /《河南日報》1995年7月21日
《女性內蘊的藝術外化》 詩品 《讀書生活報》1995年第26期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詩品 《河南日報》2000年4月14日
《農村計劃生育工作的新思路》 調研報告 《南陽日報》1999年7月10日、8月6日 / 轉載:《輝煌的跨越》論文集 人民日報社1999年12月;《黨政周刊》中央黨校2000年10月16日;榮獲“第六屆中華大地之光”徵文二等獎 2000年11月5日
《憤怒的雷鳴與閃電》 評論 《杏花山》2001年第1期
《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晶》 詩品 《南陽日報》2001年3月30日
《關於鹽業企業人才資源開發的思考》 論文 南陽市鹽業學術研討會 一等獎2002年8月 /中國鹽業協會網 2003年5月轉載
《試論中國古代鹽業文化》 論文 河南省鹽業學術研討會 二等獎 2002年9月 / 中國鹽業協會網2003年5月 / 國學網路2003年7月及十多家網站轉載
《改革是鹽業企業發展的動力》 論文 河南省鹽業學術研討會 二等獎 2003年9月
《中國鹽業企業文化建設探求》 論文 《全國井礦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10月
《〈網〉的自然景物描寫及其寓意》 評論 《躬耕》2005年第6期
《中國鹽業神話傳說探析》 論文 《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一集)巴蜀書社2005年12月
《以史為鑒 可以知興替》 論文 《鹽業史研究》2006年第1期
《鹽業歷史文化價值的展現》 評論 《河南文藝界》2006年第3期 /《大河報》2006年4 月14日
《中國古代鹽業文化內涵芻議》 論文 《中國鹽業》2007年第2期/榮獲中國鹽業公司2007年度優秀稿
《“濟孟孰鹽砝”考》 論文 《鹽業史研究》2007年第1期
《河南鹽業考察報告》 調研報告 《鹽業史研究》2007年第3期
《中國民族文學暨古代鹽業文化的絕唱》 評論 《中國鹽業》2007年第10期 / 榮獲中國鹽業公司2007年度優秀稿
《〈咸說歷史〉應該繼續說》 評論 《中國鹽業報》2007年10月29日
《不可磨滅的記憶》 評論 《東方今報》2007年12月14日
《中國古代食鹽與煉丹術》 論文 《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二集)巴蜀書社2007年12月
《隋唐五代時期鹽文化概論》 論文 《中國鹽業》2007年12期、2008年2期
《中國鹽業神話傳說探析》 論文《中國神話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大象出版社 2008年4月
《神話傳說時期鹽文化概論》 論文 《中國鹽業》2008年10期
《漢魏六朝辭賦中的鹽文化現象》 論文 《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三集)巴蜀書社2008年12月

出版著作


《星星流螢和眼睛》(兒童詩集)內資1988年6月
《中國鹽業詩歌》(評註集)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年9月
《河流》(詩歌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年11月
《中國鹽業人物》(列傳集)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1月
《朝齏暮鹽》(文論集)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年12月
《中國鹽文化史》(學術著作)大象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