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抑制

生物學名詞

在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中,內外環境出現了新的刺激,原有的條件反射就不出現的現象。不經過特殊訓練就會產生,屬於非條件抑制。產生原因是新刺激在大腦皮質引起一個興奮灶,按照負誘導的規律,對條件反射的皮質興奮灶產生了抑制。

解釋


當有機體正在進行某種條件反射活動時,一個額外刺激物突然起作用,在其神經中樞可能產生一個新的優勢興奮中心,而使原來正在進行的條件反射受到抑制,稱為外抑制.
強弱程度取決於新刺激的強弱程度,新刺激越強,引起的外抑制就越強,反之則弱。如噼啪聲能明顯抑制唾液分泌條件反射,同時減弱運動條件反射;而強的刺激物——弱電流可同時抑制上述兩個條件反射。新刺激初次出現即起作用,如果反覆出現,則作用逐漸減弱以至消失或成無關刺激,但有時作用也較持久。一般剛建立的條件反射易受新刺激的影響而被抑制,而建立得很鞏固的條件反射不易受新異動因的影響而被抑制。對於兒童來說,年齡越小,條件反射越容易被新異動因所抑制。 
這是沃爾特·雷克利斯在其“抑制論”中提出的,他認為有效的外抑制可以遏制犯罪。如果外抑制無效,個人也許會因為不利的經濟條件的壓力而產生犯罪行為,或者因為與犯罪集團有某些聯繫而同流合污。對行為缺少明確的規定界限,破壞規章制度,缺乏使青少年效仿的楷模,崩潰的家庭生活,對青少年來說,都是缺少外抑制力的表現。但如果他有良好的內抑制力,則可能與此抗衡。

產生機制


內抑制的對稱。指在個體所處的周圍環境中,存在著有效或無效的外部抑制結構,這種結構由家庭生活和有支持力的團體組成。
外抑制產生的機制是由於新異動因在皮層內引起了一個新的強烈的興奮灶,使原來正在進行的反射興奮區產生了抑制作用。外抑制是暫時的,如果新異刺激多次出現,其新異性逐漸減少,因而逐漸失去了它的外抑制作用。

內抑制


外抑制的對稱,指個體內的善惡觀念對自身行為的抑制作用。這是沃爾特·雷克利斯在其“抑制論”中提出的。他認為內抑制由良好的自我力量、自我控制、自我概念及對異常活動的抵抗能力組成。強有力的內抑制能抵制無效的外抑制。這是從主觀上對個體犯罪進行的分析。 
條件刺激重複出現而不伴隨非條件刺激的強化作用,而使條件反射逐漸消退的現象。由興奮過程轉化而來,原來能引起大腦皮質產生興奮過程的條件刺激轉變成抑制性刺激,引起大腦皮質產生抑制過程,使反射不出現。既是後天獲得,也是在一定條件下逐漸建立起來的。可分為消退抑制、分化抑制、延緩抑制等。形成速度與動物神經型、刺激的生理強度、中樞生理狀態和既往經歷等有關。反覆的強化可使抑制消失。有使大腦皮質的信號化活動不斷得到糾正,並逐步達到完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