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

先秦雜家的代表著作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

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一后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呂氏春秋》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採眾家學說,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屬於道家。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

高誘說《呂氏春秋》“此書所尚,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這說明最早的註釋者早已點明《呂氏春秋》以道家為主導思想之特徵。

內容簡介


《呂氏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上應天時,中察人情,下觀地利,以道家思想為基調,堅持無為而治的行為準則,用儒家倫理定位價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觀念、名家的思辨邏輯、法家的治國技巧,加上兵家的權謀變化和農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治理學說。
這本書在公元前239年寫成,此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的前夜,該書包含了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內容雖雜,但在組織上並非沒有系統,編著上並非沒有理論,內容上也並非沒有體系。
《呂氏春秋》的編著目的顯然也是為了集各家之精華,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融合各家學說。呂不韋曾說過,此書對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從客觀出發,對各家都抱公正的態度,並一視同仁的。《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是全書的重要部分,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5篇,共60篇。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

各家論述


道家

《呂氏春秋》大量吸收道家虛靜無為之說,並把它運用於為君之道的政治理念中,以道家學術貫穿全書。它說:“君也者,處虛素服而無事,故能使眾智也。智反無能,故能使眾能也。能執無為,故能使眾為也。無智,無能,無為,此君之所執也。”“善為君者無識,其次無事。有識則有不備矣,有事則有不恢矣。不備不恢,此官之所以疑,而邪之所從來也。”“天子不處全,不處極,不處盈。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呂氏春秋》認同先秦道家“無為而無不為”的主張,它說:“大聖無事而干官盡能。”“善為君者,勞於論人而佚於治事。”《呂氏春秋》認為這種表面的“無為”,才能達到“事省而國治”的目的。相反,“人主好暴示能,好唱自奮;人臣以不爭持位,以聽從取容;是君代有司為有司也”,其結果必然是君臣職能倒置,造成混亂和危殆。應該說,《呂氏春秋》中的這些見解,來自於老莊而又發展了老莊。
道家
道家

儒家

《呂氏春秋》吸收了儒家的仁義學說,贊同儒家的孝悌之道。至於法家主張的嚴刑厚賞,呂氏認為屬於“衰世之政”。在這裡,呂氏用儒家學說作為批評法家的依據。既然遵從儒家的德治理論,就要承認仁者愛人的血緣來源。在呂氏眼裡,父慈子孝是出於本性,“孝子之重其親也,慈親之愛其子也,痛於肌骨,性也。”(《節葬》)縱觀《呂氏春秋》可以發現,其《孝行覽》集中反映了儒家思想,有一部分同《禮記》重合。他強調:“凡為國家,治天下,必務本而後末。所謂本者,非耕耘種殖之謂,務其人也。務其人,非貧而富之,寡而眾之,務其本也。務本莫貴乎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芸疾,守戰固,不罷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國事萬機,綱要在孝。“夫執一術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從者,其惟孝也。”(《孝行》)仁義禮智,均以孝為基石。但是,在其他篇章中,呂氏對儒家學說能否治國也有疑問。“孔墨之弟子徒屬充滿天下,皆以仁義之術教導於天下,然而無所行。教者術猶不能行,又況乎所教?是何也?仁義之術外也。夫以外勝內,匹夫徒步不能行,又況乎人主?唯通乎性命之情,而仁義之術自行矣。”(《有度》)在呂不韋眼裡,儒家學說好是好,可惜孔門弟子做不到,自己也做不到,就更談不上推廣了。不能推廣的原因是孔門的仁義之術來自外生變數,只有通達性命之情,把仁義變為內生變數,德治才可實施。而通達性命之情,則要遵循道家的清靜無為。由此,呂氏提出了一個對管理者來說十分重要的辯證邏輯:“事多似倒而順,多似順而倒。有知順之為倒、倒之為順者,則可與言化矣。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天之道也。”(《似順》),所以,實現儒家的德治,靠的是來自道家的自然;而道家的無為,恰恰要儒家的有為而成。這一辯證邏輯,正是呂氏參透諸子思想,發揚體行黃老思想的產物。
儒家
儒家

墨家

相對道、儒二家,《呂氏春秋》對墨家思想吸收較少。墨家的尊天、明鬼、非攻、非樂等主張,它基本據棄或予以駁斥。但對尚賢、兼愛之說,還是有所吸收的。《愛類》篇說:“賢人之不遠海內之路而時往來於王公之朝,非以要利也,以民為務故也。”“仁人之於民也,可以便之,無不行也。”《精通》篇強調:聖人“以愛利民為心”。《圜道》篇讚賞堯、舜“以賢者為後,不肯與其子孫”,也與墨子“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的尚賢主張相一致。《呂氏春秋》中有一篇《節葬》,吸收並改造了墨子“薄葬短喪”的思想,主張:人死雖不為鬼,亦無知覺,但出於活著的親人在感情上的需要,送死仍要有一定的儀節,然而“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也;無有不亡之國,是無不揚之墓也”,故此厚葬是無益的。那麼社會上何以盛行厚葬之風呢?《節葬篇》說:“今世俗:大亂之主,愈侈其葬,則……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為榮,儉節者以為陋……此非慈親孝子之心也。”這一見解比起墨子的節葬觀,更顯得理智和深刻。另外,《呂氏春秋》提出唯物主義的真理觀、名實觀,注重類比推理的正確運用,批駁詭辯的名辯思想,顯然也是吸收、繼承了《墨經》中的優秀思想。
呂氏春秋墨家
呂氏春秋墨家

法家

《呂氏春秋》肯定法家的重要性和變法的必要性,明確指出:“有金鼓,所以一耳;必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眾也;勇者不得先,懼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事易時移,變法宜矣。”這些觀點顯然與商、韓的思想有直接的聯繫。但是《呂氏春秋》對於法家“慘礉少恩”的一面,對於《韓非子》中的種種陰謀權術,是拒斥不取的。
法家
法家

農家

該書《士容論》中《上農》、《任地》、《辯土》、《審時》四篇,顯然是農家之言。《上農》篇重視農業生產,其理由是:“古先聖之所以導其民也,先務於農。民農,非徒為地利也,貴其志也。”這就是說,倡導重農,不僅為了生產,還有“貴其志”的目的。它接著說:“民農則朴,朴則易用,易用則境安,主位尊。”當然,《呂氏春秋》重農並不排商,它主張先農后商,與商鞅“困末作而利本事”的唯農抑商政策,是有區別的。

兵家

對於用兵作戰,呂氏繼承發展了老子”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這一份文化遺產,尤其是它總結出的“義務必勝”的思想,是比一般先秦兵家更卓越的觀點。明確反對墨家的偃兵觀。他強調,人類的爭鬥是自古以來存在的,所以軍事必不可少。“天子之立也出於君,君之立也出於長,長之立也出於爭。爭鬥之所自來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故古之賢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家無笞杖,豎子就會為非作歹;國無刑罰,百姓就會侵凌掠奪;天下無兵,諸侯就會攻戰不已。所以,用兵如用藥,“得良藥則活人,得惡葯則殺人。義兵之為天下良藥也亦大矣。”(《盪兵》)如果僅僅強調非攻而不是賞有義而伐不義,就會助長無道。需要注意的是,呂氏在反對偃兵的同時,他所說的義兵,也從側面批評了不講道義只講強國的霸道思想。
綜上所述,歷史上號稱“雜家”的《呂氏春秋》並不是混雜不分,毫無原則的。《呂氏春秋》有自己的特點。它的特點是:以道為主貫通各家學說,用平等的眼光對待各家學術,但不取鬼神、迷信的思想,而是吸取各家比較進步的思想。如對於儒家,主要吸取其民本思想、修齊治平思想;對於墨家,主要吸收其薄葬的思想;對於法家,主要吸收其法治思想。《呂氏春秋》雖採取各家學說,但所採取的觀點之間,並不牴牾。因此,《呂氏春秋》可謂“雜而不雜”,具有博眾眾家的融合傾向。古代的遺文佚事也靠它得以保存。春秋戰國諸子如楊朱、宋鈃、尹文、惠施、公孫龍等人的著作早已失傳,但在《呂氏春秋》中卻能找到有關他們的資料,而且因為它成書在戰國末期,和這些思想家相隔的時間較近,所以史料價值較高。
兵家
兵家

呂不韋


簡介

呂不韋
呂不韋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中國戰國時代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南)大商人,戰國後期著名政治家,后位及秦相,在秦為相十三年。廣招門客以“兼儒墨,合名法”為思想中心,合力編撰《呂氏春秋》,有系統性的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後為先秦雜家代表人物之一。 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并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后因嫪毐集團叛亂事件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下令將其流放至蜀地(今四川),不韋憂懼交加,於是在三川郡(今河南洛陽)自鴆而亡。

生平

呂不韋為衛國濮陽人,在韓國陽翟經商,因“販賤賣貴”而“家累千金”。呂不韋在趙國都城邯鄲經商時,偶然結識秦國公子,留於趙國的人質嬴異人(秦庄襄王) ,認為“奇貨可居”,決定幫助嬴異人返回秦國,后將趙姬送給嬴異人,生下一子嬴政,並資助嬴異人千金,助其返秦。為了讓異人將來可以登上王位,他拿出五百金送給異人,作為日常生活和結交賓客之用;呂不韋又用另外五百金購買奇珍異寶,然後親自帶去秦國,以討好太子安國君和其夫人華陽夫人(見《史記·呂不韋列傳》)。華陽夫人膝下無子,呂不韋透過其弟與其姊說服華陽夫人收異人為義子,華陽夫人再說服安國君立異人為子嗣,如此可使華陽夫人避免在年老色衰下失寵。華陽夫人接受了這個說法,並親自接見異人。因華陽夫人是由楚國嫁來的貴族,呂不韋採取“鄉情攻勢”,事先教異人穿楚服,說楚語,加上異人本身的應對得體,華陽夫人果然大為感動,令異人改名“子楚”,收為義子;又說服安國君立子楚為子嗣。如此一來異人便成為安國君之嫡子,其在秦國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薨,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儲君嬴子楚繼位,即秦庄襄王。

拜相

前249年,秦庄襄王以不韋為相邦,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同年,東周君與諸侯謀秦,呂不韋奉命誅殺東周君,滅東周國。三年後(前247年)秦庄襄王病故,嬴政繼位,即后之秦始皇。嬴政年方十三歲,尊不韋為“仲父”。呂不韋執政后,推行下列政策:開疆拓土,奪取韓趙魏大量城池,使秦國成功分割東方六國為南北部分,為統一戰爭的勝利奠定基礎。廣納人才,呂不韋廣招門客,為秦國蓄積大量人才。加強基礎建設,興建鄭國渠等水利工程,促進秦國農業生產。推行文化建設,招攬門客編寫呂氏春秋,並公佈於咸陽門市以彰顯其權威性。呂不韋常與太后私通,后因恐禍及己,竟以其一食客嫪毐,偽成宦官,獻給太后,且甚得太后專寵,太后與嫪毐生下二子。前237年,秦王政發現太后與呂、嫪姦情,不但有私生子,更傳出秦王政也是為呂不韋之子。后先誅嫪毐,再毒殺母親趙氏與嫪的私生子,並軟禁母親趙氏,卻沒有殺死呂不韋。

流放

前236年,秦王政將呂不韋流放於蜀。賜敕書一道:“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不能自安,飲鴆自殺。
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太後去世,謚號為帝太后。與庄襄王合葬在芷陽。呂不韋墓,位於洛陽市東約20公里的偃師市南蔡庄大冢頭村東。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道,“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呂覽》即《呂氏春秋》。

創作背景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期黃老道家重要的巨著,公元前239年左右完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的前夕。其書“基本上以道家為宗,取各家之長而棄其短,所以能成一家之言。”是秦漢道家的代表作之一。呂不韋是秦國一代名相,任職於戰國末年。呂因散盡家財幫助在趙國為人質的嬴異人立嫡有大功勞,在異人繼位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為秦國丞相。
在戰國時期,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並在這方面要爭個高低上下。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所以他也招來了文人學士,給他們優厚的待遇,門下多達三千人。與四公子不同的是,呂不韋招攬門客,並不看重勇夫猛士,而是十分注重文才。原來,呂不韋有他自己的見解。他素來善於謀略,瞧不起那些頭腦簡單的勇夫。再說秦國猛將如雲,軍力強大,沒有必要再蓄養征殺之士,還有一個原因,其時許多善辯之士紛紛著書立說,廣為流傳,不但天下聞名,還可傳之後世,永垂青史,這一點尤其令呂不韋眼熱。呂不韋本是商人出身,沒有條件去著書立說,但他可以藉助這些擅長舞文弄墨的門人,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和願望。那時各諸侯國有許多才辯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書立說,流行天下。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
待到一切準備就緒,呂不韋就令門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聞所見和感想都寫出來。等到文章交上來后,五花八門,寫什麼的都有,古往今來、上下四方、天地萬物、興廢治亂、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論及,許多文章還有重複。呂不韋又挑選幾位高手對這些文章進行篩選、歸類、刪定,綜合在一起成書,取名叫《呂氏春秋》。呂不韋對此書十分看重,他自己認為這部號稱《呂氏春秋》的書是傑作,誇口說該書是包攬了“天地、萬物、古今”的奇書。例如在相當全書總序的《序意篇》中就這樣寫道:“凡十二紀者,所以紀治亂存亡也,所以知壽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驗之地、中審之人,若此,則是非可不可無所遁矣。”為了精益求精,也是為擴大影響,呂不韋還想出一個絕妙的宣傳該書的辦法,他請人把全書謄抄整齊,懸掛在首都咸陽城門,聲稱如果有誰能改動一字,即賞給千金。消息傳開后,人們蜂擁前去,包括諸侯各國的游士賓客在內,卻沒有一個人能對書上文字加以改動。當然,這不一定就證明《呂氏春秋》字字珠璣,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而很可能是因為人們都敬畏呂不韋的權勢,沒有人願意出頭罷了。不過,這樣一搞,其轟動效應卻是巨大的,《呂氏春秋》和呂不韋的大名遠播東方諸國。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於戰國時期的大作,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遺文佚事和思想觀念,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呂氏春秋》以道為主融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體現了道家的優點與特色。呂不韋借門客之手撰寫《呂氏春秋》,雖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業上確實是做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沒。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稱之為《呂氏春秋》。“刻舟求劍”的故事就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作品目錄


書中還提出了“法天地”“傳言必察”等思想,和適情節慾、運動達郁的健身之道,有著唯物主義因素。同時,書中還保存了很多的舊說傳聞,在理論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另外,書中也有一些天人感應的迷信思想,應該加以分辨。司馬遷在《史記》里將《呂覽》與《周易》《春秋》《離騷》等並列,表示了他對《呂氏春秋》的重視。東漢的高誘還為其作注,認為此書“大出諸子之右”,即超過了諸子的成就。《漢書·藝文志》則將該書列入雜家,所以儒家學者不再重視。
《呂氏春秋》的註釋本有清朝人畢沅的《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來,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和王曉明的《呂氏春秋通詮》可以作為參考。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
圖書目錄:
孟春紀第一
仲春紀第二
季春紀第三
孟夏紀第四
仲夏紀第五
季夏紀第六
孟秋紀第七
仲秋紀第八
季秋紀第九
孟冬紀第十
仲冬紀第十一
季冬紀第十二
有始覽第一
孝行覽第二
慎大覽第三
先識覽第四
審分覽第五
審應覽第六
離俗覽第七
恃君覽第八
開春論第一
慎行論第二
貴直論第三
不苟論第四
似順論第五
士容論第六

作品思想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規模宏大,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十二紀每紀五篇共六十篇,八覽每覽八篇(《有始覽》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論每論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十二紀按照月令編寫,文章內容按照春生、夏長、秋殺、冬藏的自然變化邏輯排列,屬於應和天時的人世安排,體現了道家天道自然與社會治理的吻合。
八覽以人為中心,基本上屬於察覽人情之作,圍繞人的價值觀念、人際關係、個人修養展開。六論以人的行為以及事理為主題,包含了人的行為尺度、處事準則、情境條件以及地利等方面。可見,《呂氏春秋》不是隨意編寫,它有著嚴密的計劃和預設,按照天、地、人三個層次的互相呼應確定主題,展開論述,體現道法自然之意。正如《序意》所說:“凡十二紀者,所以紀治亂存亡也,所以知壽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驗之地,中審之人,若此則是非、可不可無所遁矣。”它試圖歸納出治亂存亡的歷史經驗,形成壽夭吉凶原因的深層認識,解釋並驗證天地人之間的一切現象,使是與非、可與不可的道理呈現於人。
呂不韋強調遵循自然之道,從自然之道中尋找治理之道的正當性與合法性。按照《序意》所載:“良人請問十二紀。文信侯曰:‘嘗得學黃帝之所以誨顓頊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為民父母。’蓋聞古之清世,是法天地。”可見,呂不韋是以黃帝教導顓頊為榜樣,上有天,下有地,天地就是規矩,只要按照天地的準則治理國家,就能國泰民安。因此,從《呂氏春秋》開始,論證統治的正當性要以大道為準,治國的價值取向要由法天地自然確定。例如,《呂氏春秋》強調天下之公,做事要無所私偏,就是以自然現象作為推理證據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貴公》)“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去私》)
在《呂氏春秋》中,老子說的天道就清清楚楚擺在那裡。“民無道知天,民以四時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四時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當,則諸生有血氣之類皆為得其處而安其產。人臣亦無道知主,人臣以賞罰爵祿之所加知主。主之賞罰爵祿之所加者宜,則親疏遠近賢不肖皆盡其力而以為用矣。”(《當賞》)這樣,天道與人事就完全吻合,違反天道的人事必將受到懲罰。更重要的是,自然現象存在著種種衝突,和風細雨和暴風驟雨都是自然天道,那麼,人事學說的觀點差別,諸子各派的互相矛盾,也可以從自然之道得到正當性證明。後人總以為《呂氏春秋》的各種學說互相衝突是一種缺憾,殊不知按照呂不韋對天地規則的理解,正是這種衝突和矛盾才符合天道。
《呂氏春秋》的基調是道家。從整體思想來看,這種判斷是恰當的,尤其是《呂氏春秋》的自然主義傾向,不但繼承了道家,而且發展了道家。但是,《呂氏春秋》放棄了道家消極一面,它不僅要求人類順應自然,更要求以人的自覺能動去發揮創造。而這種發揮創造則需要用自然法則來驗證其合理性。例如,古代的養生學說多發源於道家,《呂氏春秋》也不例外,但是,這種養生不再是道家莊子學派的那種消極回歸自然,而是黃老道家積極實現人文建設目的的。“始生之者,天也;養成之者,人也。”所謂養生,就是“能養天之所生而勿攖之”(《本生》)。由養生到治國,事出一理。“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壽,物者抇之,故不得壽。物也者,所以養性也,非所以性養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不知輕重,則重者為輕,輕者為重矣。若此,則每動無不敗。以此為君,悖;以此為臣,亂;以此為子,狂。三者國有一焉,無幸必亡。”(《本生》)自然之道並非束縛人的行為,而是給人的行為提供分辨輕重緩急主次本末的尺度。水天性是清澈的,但人不斷用土抇水,它就無法清澈;人生來是長壽的,但人為了物慾而勞心費神,當然折壽。物本來是養生的,而不是用生命來養物。當今之人,不知天道,被物所惑,往往輕重顛倒。一旦輕重顛倒,為君則行為悖離正道,為臣則迷亂失常,為子則狂妄忤逆。三者只要出現一個,國家就會衰亡。所以,養生並不是像莊子那樣化入自然而消極無為,更不是背離天道去追求不可能實現的長生,而是保全天道以防夭折。“聖人之制萬物也,以全其天也。”所以,出入車輦實是“招蹷之機”,肥肉厚酒實是“爛腸之食”,靡靡之音實是“伐性之斧”。有人不肯富貴,不是求名,而是重視養生。很顯然,是《呂氏春秋》對黃老道家、莊子學派的繼承,又對莊子學派的修正。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

思想要點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期秦相國呂不韋組織門客編寫的道家著作,又稱《呂覽》。全書貫徹了呂不韋的思想文化觀念及政治主張。戰國末期政治上統一的趨勢加強,各家思想也迅速走向融合,在此背景下產生的《呂氏春秋》,注重博採眾家學說。以今人眼光衡量,《呂氏春秋》一書的寫作目的,是為了綜合各家學說之長,指導秦國統治階級兼并六國,建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並實現長治久安。它對各家學說實際上是有所吸收,有所揚棄,主要是吸收其中比較合理,進步和有利於實現上述目的的內容。因而它是“雜而不雜”,宗旨明確。《呂氏春秋》明確聲明它是“集腋成裘”。不管哪家哪派,只要是好的思想都要綜合進來。體現了黃老道家的優點與包容性。《用眾》篇說:“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故以眾勇無畏乎孟賁矣,以眾力無畏乎烏獲矣,以眾視無畏乎離婁矣,以眾知無畏乎堯舜矣。夫以眾者,此君人之大寶也。”《呂氏春秋》對先秦各家各派著重審視其優長,偏重於汲取其精粹,力圖超出門戶之見,它說:“老耽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兼,關尹貴清,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責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后,此十入者,皆天下之豪士也。”由於《呂氏春秋》有這種兼容並包的眼光,故能取精用宏,融匯百家,以道貫之。
《呂氏春秋》繼承發揚道家齊萬物思想認為“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一則危。”(《不二》)思想統一后,才能“齊萬不同,愚智工拙,皆儘力竭能,如出一穴。”統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批判吸收的過程。所以,《呂氏春秋》對各家思想都進行了改造、發展與摒棄。例如,儒家主張維護君權,這種思想被《呂氏春秋》吸收了,但是它是以獨特的面目出現的。它主張擁護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權國家。它說:“今周室既災,而天子已絕,亂莫大於無天子。”(《謹聽》):“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執一,所以摶之也。一則治,兩則亂。”(《執一》)孔子主張維護周王朝的一統天下,但並沒有強調專制問題,《呂氏春秋》卻有了“執一”、“摶”這樣的觀念。“執一”和“摶”就是中央集權。這是對先秦儒家思想的發展。又如對墨家思想,《呂氏春秋》對墨子提倡的“節葬”觀念是贊同的,所以,它對當時厚葬的風氣進行了批評:“愈侈其葬,則心非為乎死者慮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為榮,儉節者以為陋,不以便死為故,而徒以生者之誹譽為備。(《節喪》)但是,墨子是主張“非攻”的,即反對戰爭的。《呂氏春秋》便對此進行了批駁:“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無道而罰不義也。攻無道而伐之義,則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禁之者,是息有道而伐有義也,是務湯武之事而遂桀紂之過也。”(《振亂》)《呂氏春秋》主張興“義兵”,“義兵至,則鄰國之民,歸之著流水,誅國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遠,得民滋眾,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懷寵》)《呂氏春秋》認為,一味地反對戰爭是沒有意義,並且是不對的,正義的戰爭,即“攻無道而伐不義”的戰爭,不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還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這實際是為秦國進行統一中國的戰爭辯護。
在物質的起源問題上,《呂氏春秋》把宋尹學派的“精氣”說拿過來加以發展。宋尹學派認為:“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而《呂氏春秋》說:“萬物所處,造於太一,化於陰陽。”(《大樂》)這就是說,“太一”是萬物的本源,世界萬物都是從“太一”那裡派生出來的,並由陰陽二氣變化而成的。“太一”是什麼呢?它說:“道也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可為狀……道也者,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謂之太一。“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精氣”。由這裡的論述可以明顯地看到老子的影響。《呂氏春秋》認為,由“精氣”(道)派生出來的萬物是在不停地運動著的,“與物變化,而無所終窮”。(《下賢》)上至天上的日丹星辰,下至地上的草木泉水,都在不停地運動。“天為高矣,而日月星辰雲氣雨露未嘗休也。地為大矣,而水泉草毛羽裸鱗未嘗息也。”(《觀表》)但值得注意的是,《呂氏春秋》把物質的運動看作是一個循環反覆的過程。“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殺,殺乃藏,圜道也。”(《圜道》)
在社會歷史觀上,《呂氏春秋》繼承了黃老道家的進步歷史觀,認為歷史是不斷發展的:“今之於古也,猶古之於後世也。今之於後世,亦猶今之於古也。故審知今,則可知古,知古則可知后,古今前後一也。”(《長見》)這就是說,歷史的發展是一環扣一環的,今之視者,亦猶后之視今,無古不成今。了解過去,有助於了解今天。但是,了解過去並不意味著拘泥不變,恰恰相反,當時代變化了,相應的法規、政策等也應該變化,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故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它還用兩個寓言故事來說明這一道理: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入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以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救劍若此,不亦惑乎!荊人慾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這兩則寓言都見於《察今》。前一則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刻舟求劍”。這兩則寓言故事都是諷刺那種泥古不知變的人,這也是生動地表現了《呂氏春秋》的歷史觀。
《呂氏春秋》繼承了老莊的無為思想,主張鞏固政權在於清靜無為,“有道之主,因而不為”,“虛靜以待”。(《知度》),只有這種“無為”、“虛靜”,才能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由境界。《呂氏春秋》還表現了一定的音樂美學思想。它將音樂的產生與宇宙萬物聯繫起來,提出“生於度量,本於太一”(《太樂》),又從“心”“物”感應關係,論述了音樂產生的心理過程。提出了“適”的概念,強調要音“適”和心“適”,才能獲得美的感受。

作品名句


天不再與,時不久留,能不兩工,事在當之。——《呂氏春秋·覽·孝行覽》
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呂氏春秋·覽·有始覽》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紀·季春紀》
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呂氏春秋·論·不苟論》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呂氏春秋·覽·孝行覽》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紀·孟夏紀》
言之易,行之難——《呂氏春秋·論·不苟論》
吞舟之魚,陸處則不勝螻蟻——《呂氏春秋·覽·審分覽》
人以自是,反以相誹。——《呂氏春秋·覽·慎大覽》
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達亦樂,所樂非窮達也。——《呂氏春秋·覽·孝行覽》
見樂則淫侈,見憂則諍治,此人之道也。——《呂氏春秋·論·似順論》
凡音者,產乎人心者也。——《呂氏春秋·紀·季夏紀》
東面望者不見西牆,南鄉視者不睹北方——《呂氏春秋·覽·有始覽》
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呂氏春秋·紀·孟春紀》
求之其本,經旬必得;求之其末,勞而無功。——《呂氏春秋·覽·孝行覽》
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呂氏春秋·覽·孝行覽》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呂氏春秋·論·不苟論》
私視使目盲,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呂氏春秋·紀·季冬紀》
執一者至貴也,至貴者無敵。——《呂氏春秋·覽·離俗覽》
類同相召,氣同則合,聲比則應。——《呂氏春秋·覽·恃君覽》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呂氏春秋·論·慎行論》
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適。——《呂氏春秋·覽·離俗覽》
知不知,上矣。過者之患,不知而自以為知。——《呂氏春秋·論·似順論》
言極則怒,怒則說者危。——《呂氏春秋·論·貴直論》
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呂氏春秋·論·慎行論》
以繩墨取木,則宮室不成矣。——《呂氏春秋·覽·離俗覽》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覽·慎大覽》
貴富而不知道,適足以為患,不如貧賤。——《呂氏春秋·紀·孟春紀》
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天之道也。——《呂氏春秋·論·似順論》
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學。——《呂氏春秋·紀·孟夏紀》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紀·仲春紀》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呂氏春秋·紀·季春紀》
任力者故勞,任人者故逸。——《呂氏春秋·論·開春論》
唯通乎性命之情,而仁義之術自行矣。——《呂氏春秋·論·似順論》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呂氏春秋·紀·季春紀》
夫治身與治國,一理之術也。——《呂氏春秋·覽·審分覽》
君子反道以修德;正德以出樂;和樂以成順。——《呂氏春秋·紀·季夏紀》
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呂氏春秋·紀·孟秋紀》
國之興也,天遺之賢人與極言之士;國之亡也,天遺之亂人與善諛之士。——《呂氏春秋·覽·先識覽》
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盡亂,無有安身。——《呂氏春秋·論·士容論》
力貴突,智貴卒。得之同則速為上,勝之同則濕為下。——《呂氏春秋·論·開春論》
按其實而審其名,以求其情;聽其言而察其類,無使方悖。——《呂氏春秋·覽·審分覽》
死殃殘亡,非自至也,惑召之也。——《呂氏春秋·紀·孟春紀》
達士者,達乎死生之分,達乎死生之分。則利害存亡弗能惑矣。——《呂氏春秋·覽·恃君覽》
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其知彌粗,其所取彌粗。——《呂氏春秋·紀·孟冬紀》
敗莫大於不自知。——《呂氏春秋·論·不苟論》
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聖人。——《呂氏春秋·論·不苟論》
井中之無大魚也,新林之無長木也。——《呂氏春秋·覽·有始覽》
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呂氏春秋·覽·慎大覽》

作品評價


《呂氏春秋》在文學上的另一個突出成就是創作了豐富多彩的寓言。據初步統計,全書中的寓言故事共有二百多則。這些寓言大都是化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而來,還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創造,在中國寓言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呂氏春秋》在寓言的創作和運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先提出論點,然後后引述一至幾個寓言來進行論證。如《當務》篇先提出“辨”、“信”、“勇”、“法”四者不當的危害,然後就連用“盜亦有道”、“楚有直躬者”、“齊人之勇”和“太史據法”四個寓言來說明道理。《今日今日日》篇為了說明“因時變法”的主張,後面也連用“荊人涉雍”、“刻舟求劍”和“引嬰兒投江”三個寓言。如《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該書的寓言生動簡練,中心突出,結尾處往往寓言寓言言寓一語道破語破的。
在管理思想史上,這部書有著特殊的價值。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從學術角度觀察,它具有濃厚的自然主義色彩;從管理角度觀察,它充滿了功利主義色彩。《呂氏春秋》通過對先秦諸子的修正,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管理思想的全局性、整體性和深刻性上,都有自己的建樹。從陰陽五行的理論架構,到經驗主義的具體論證;從養生和貴己的“內聖”,到君臣之道和善治天下的“外王”;從個人和國家、社會和政權之間的關係調適,到自然之道支配下的生理、物理、事理和心理的互相配套,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呂氏春秋》總括先秦諸子,開啟秦漢先聲,在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呂氏春秋》雜采諸家,但又不死守一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後人關於《呂氏春秋》的研究評價,褒之貶之,都因於此。褒之者認為它融各家為一家,“大出諸子之右”(高誘語);貶之者認為它不過是雜貨鋪,“不足以成一家言”(梁啟超語)。說《呂氏春秋》之長者,恨不能把它看作百家爭鳴的大總結。如許維遹在對該書做集釋時說:“夫《呂覽》之為書,網羅精博,體制謹嚴,析成敗升降之數,備天地名物之文,總晚周諸子之精英,薈先秦百家之眇義,雖未必一字千金,要亦九流之喉襟,雜家之管鍵也。”(《呂氏春秋集釋自序》)談《呂氏春秋》之短者,恨不得把它放進歷史垃圾桶,不過是因為其尚具有史料價值才保存下來。如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中稱:“一哲學必有其中心觀念(即哲學家之見)。凡無中心觀念之著述,即所謂雜家之書,如《呂氏春秋》、《淮南子》之類,不可為哲學史之原始的史料;但以其記述別家之言,有報告之價值,可以作為輔助史料。”不管是褒是貶,都與《呂氏春秋》汲取百家思想有關。
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