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廣播電視報
江蘇廣播電視報
《徠江蘇廣播電視報》創刊於1955年6月,初辦時8開2版,因為當年還沒有電視,所以報紙主要任務是刊登一周廣播節目表,滿足聽眾收聽廣播節目需要,報名就叫《廣播節目報》。
1956—1967
1956年月1月,《廣播節目報》與南京電台的半月刊《廣播歌選》合併,更名為《江蘇南京人民廣播電台廣播節目報》,簡稱還是“廣播節目報”。繼續是以刊登、介紹廣播節目內容為主,同時也為當年的收音站組織收聽廣播和廣播站轉播廣播電台節目服務。
1960年6月3日,因全國遭遇“三年自然災害”,報社遭遇“紙張供應困難”而被迫停刊。1963年9月25日,“廣播節目報”復刊出版,立刻贏得廣大讀者的熱切歡迎,當年最高期發行量達到達23萬份。創造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江蘇省報紙發行量的奇迹。
1967年1月,中國全面展開“文化大革命”,省電台全部停止自辦節目,只能轉播中央電台的聲音。“節目報”已無內容可刊登,再度停刊。
1978—1979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使全國廣播電視事業進入了迅猛發展時期。江蘇廣播電台煥發青春,贏得更多聽眾,江蘇電視台展露新姿,成為百姓新寵;與此同時,“節目報”開始醞釀再生。
1979年6月30日,“節目報”終於以全新的面目恢復出刊,更名為《江蘇廣播電視》,四開四版,內容已經從辦刊初期僅僅刊登節目表和簡單介紹節目內容轉化為與廣播電視相輔相成、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的獨立周報。復刊后的報紙,立刻受到全省各地讀者的廣泛喜愛,因為當時中國社會還處在計劃經濟年代,報紙發行量受到“計劃控制”,復刊的1979年計劃限量發行只有1.5萬份,但希望看到這張報紙的百姓卻遠遠超過計劃發行量,於是出現了市民“像凌晨排隊買豆腐一樣”排隊搶購報紙的現象。每周報紙發行日,位於南京市新街口大華電影院旁邊的市報刊發行站,半夜裡就出現了排隊等候報紙的市民群眾。於是,報紙多次向上級部門申請擴印計劃,次年(1980年)報紙發行量猛增至22萬份,1981年則增至為30萬份。
1982年1月,報紙易名為《江蘇廣播電視報》。由此,報紙正式成為一份走向社會、走向全民大眾的,融新聞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綜合文化娛樂傳播媒體。當年,報紙發行量達到41萬份。繼續出現萬人爭購《江蘇廣播電視報》,擠破郵局門面的情景。
隨著各類廣播電視節目的越來越豐富多彩和電視機的逐步普及,城市居民開始出現搶購“彩電”的風潮,鄉村農民也以購買電視機作為致富的標誌。如此,《江蘇廣播電視報》成為最暢銷的報紙。
自1982年正式定名定位之後,發行量逐年上升:1983年為60萬份;1984年為67萬份;1985年平均77萬份,最高達83萬份;1986年平均82萬份,最高達88萬份,1987年平均97萬份,最後達到101萬份。1990年平均每期85.87萬份;1991年平均期94萬份,1992年4月達到期最高發行量124萬份,再創奇迹,成為江蘇全省第一大周報。報紙發展贏得了利益,擁有了實力,開始不斷擴展自己。
1991—1995
1991年,報社自籌資金,自培骨幹,選址建設屬於自己的印刷廠。
1992年1月,一座在當時具有時尚、先進特徵的現代化印刷廠建成驗收合格,正式投入使用。報紙的面貌也煥然一新,全面實行當時最為流行的激光照排、膠板印刷技術,當各類高清晰度的新聞照片、美術圖片等,配合生動有趣的文章刊登在報紙上的時候,人們爭相傳閱和評論,誇獎《江蘇廣播電視報》走在了時代前列!
隨徠著時代的發展,報紙的內容也不斷更新變化,不斷增添讀者感興趣的版面和欄目。同時,報紙廣尋人才,招賢納士,擁有了一支過硬的編輯記者隊伍。
1995年報紙迎來創刊40周年大慶,舉辦了一系列活動,省內外各級領導、專家、學者、讀者代表濟濟一堂,共同為這張百姓的報紙賀歲。同年5月11日,為紀念世界電影一百周年,報紙專門開辦了“電影百年”專版,此舉成為全國同行報紙的第一家。專版不斷舉辦“最喜愛的世界電影和影人”評選活動和“我看外國電影”影評徵文大獎賽等,贏得了全省乃至周邊省份老百姓的積極參與和支持,每日應徵稿件和選票雪片般飛向報社,以至於報社不得不動員職工家屬和他們的孩子一起到報社來,參加來信來稿的分揀工作。無數讀者和百姓在他們的來信來稿中,稱讚《江蘇廣播電視報》:是一份百姓信得過的報紙!
2000—2003
進入新世紀以來,各類新媒體的發展以及市場化的運作,尤其是網路的發展,導致各類傳統媒體形成更為激烈的競爭,傳統紙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江蘇廣播電視報》同樣面臨著競爭與衝擊。但報紙全體同仁積極努力,面對市場、競爭和衝擊,找尋到一條適合自己生存發展的道路。那就是求新求變,與新媒體、強媒體聯手合作,共同尋求新發展。
2003年11月,已歸屬江蘇廣播電視總台的《江蘇廣播電視報》,舉辦改版暨發展研討會。邀請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新聞專業的教授學者和總台內部的專家,探討廣播電視報社的未來發展方向。專家學者們給出了“大眾傳播時代的視聽生活指南”的指導意見,總台領導也指出:面對“同省競爭、同城競爭、同質競爭前所未有地激烈,《江蘇廣播電視報》所遭遇到的挑戰不容忽視”,因此,領導希望報社能夠“圍繞廣電核心產業,特別是電視產業,和名牌節目加強互動與合作,做好品牌延伸;圍繞市場,特別是新興市場,例如演出、圖書、電影發行、體育比賽等,增加各類專版;圍繞合作開放式辦報,更廣泛地尋求內容、發行和營銷的合作者。”由此,報紙開始了新一輪的改革變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邁出了新的步伐。
2006
2006年,報社銳意變革,深入調查,了解百姓需求,與社會團體共同聯手,成功舉辦“萬人相親會”,創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
除了為廣播電視宣傳和事業服務之外,更主要的,是為廣大受眾服務,在為受眾當好視聽嚮導的同時,更多地為讀者提供文化娛樂信息。
報社強化與總台各頻道品牌欄目的互動,如與江蘇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1860新聞眼》;公共頻道《有一說一》;影視頻道《我就是明星》、《百姓聊齋》;江蘇新聞綜合廣播《名醫坐堂》,以及江蘇教育台、江蘇體育頻道等等,進行廣泛的聯合互動,更多更大力度地滿足觀眾和讀者的各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