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蟲病

絲蟲病

絲蟲病是指由絲蟲引起的一種具有傳染性的寄生蟲病。絲蟲的幼蟲可經蚊叮咬人後從皮膚進入人體,可發育成成蟲並寄生在人體淋巴系統、皮下組織或漿膜腔中,引起相應的癥狀。絲蟲病按照疾病發展進程可分為早期和晚期,早期可見皮下一條紅線,嚴重時局部皮膚表面光亮、紅腫、發熱、疼痛,反覆發作導致晚期皮膚硬而厚,皮膚顏色變為淡褐色或紫紅色,累及不同部位可出現相應表現。治療絲蟲病主要採用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絲蟲病影響美觀,如果不及時治療,反覆發作可影響勞動力,嚴重時可發生全身細菌感染從而危及生命。絲蟲病早期及時徹底治療可很快恢復健康,對生命威脅不大。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感染科

病因


● 絲蟲病是一種傳染病,是否患病與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密切相關。

傳染源

● 絲蟲病的主要傳染源是血中有微絲蚴的患者及無癥狀的帶蟲者。

傳播途徑

● 蚊叮咬是絲蟲病的主要傳播途徑。

人群易感性

● 進入絲蟲病流行區的人都可能感染絲蟲。

癥狀


● 絲蟲病按照疾病發展進程可分為早期和晚期,早期可見皮下一條紅線,局部皮膚表面光亮、紅腫、發熱、疼痛,反覆發作導致晚期皮膚硬而厚,皮膚顏色淡褐色或紫紅色,累及不同部位可出現相應表現。

早期表現

● 多發生與下肢,呈周期性發展,每次發作多在勞累之後。
● 發作時可見皮下一條紅線,嚴重時局部皮膚表面光亮、紅腫、發熱、疼痛,消退後留有水腫。
● 有的患者還可出現畏寒、發熱、咳嗽、腹痛等癥狀。

晚期表現

● 反覆發作可引起皮膚硬而厚的“絲蟲性象皮腫”,患肢肥大,皮膚淡褐色或紫紅色,表面光滑或有輕微脫屑,或有水皰、大皰,也可有分佈密集的疣贅、結節等。
● 發生在其他部位也可出現相應的表現,如發生在睾丸及附睾時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癥狀,還可突然出現乳白色尿液。

檢查


● 醫生懷疑是絲蟲病時,還可能需要給你做血常規、尿常規、病原學檢查等來幫助確診。
● 血常規
● ● 血常規檢查主要用於了解是否有寄生蟲感染,還可了解有沒有細菌感染。
● 尿常規
● ● 尿常規檢查主要用於了解患者是否有絲蟲感染導致的乳糜尿等,可為診斷提供依據。
● 病原學檢查
● ● 病原學檢查包括微絲蚴檢查、成蟲檢查、免疫學檢查和分子生物學檢測等,發現微絲蚴、成蟲或蟲體剖面等絲蟲感染的跡象時可作為診斷依據。

診斷


● 醫生根據患者病史、臨床表現、血常規、尿常規、病原學檢查等即可確診。
● 患者曾在絲蟲病流行區居住,有蚊叮咬等感染絲蟲的機會。
● 患者反覆出現發熱、皮下紅線、皮膚表面光亮、紅腫、發熱、疼痛等癥狀。
● 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總數為(10~20)×10⁹/L,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升高,占白細胞總數的20%以上。
● 尿常規檢查見尿液乳白色,染色后見紅黃色脂肪顆粒,或尿液顏色無明顯異常但蛋白含量明顯升高。
● 病原學檢查可在血液和組織中找到微絲蚴,或活檢發現成蟲或肉芽組織炎性變化。

鑒別診斷


● 絲蟲病和細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管炎、淋巴結炎、丹毒樣皮炎等疾病有著類似的癥狀,醫生需要通過病史、臨床表現、血常規、尿常規、病原學檢查等區別這些疾病。
● 當反覆出現發熱、皮下紅線、皮膚表面光亮、紅腫、發熱、疼痛等癥狀時,不要自行診斷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治療


● 治療絲蟲病主要採用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

病因治療

● 病因治療主要採用藥物殺滅絲蟲成蟲和微絲蚴,達到消除病因的目的。
● 常用藥物有乙胺嗪、伊維菌素、左旋咪唑、呋喃嘧酮等。

對症治療

● 在病因治療的基礎上還需注意局部皮膚護理,以預防感染。
● 發生象皮腫的患者可接受熱綁療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勞動力。
● 患者應該注意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

危害


● 絲蟲病影響美觀,如果不及時治療,反覆發作可影響勞動力,嚴重時可發生全身細菌感染從而危及生命。
● 影響美觀
● ● 皮膚紅腫、肥厚甚至出現象皮腫,看起來不美觀,患者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甚至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
● 影響勞動力
● ● 未及時接受治療,病情進展至晚期,患者的勞動力會受到很大影響。
● 危及生命
● ● 晚期患者可能會發生感染而危及生命。

預后


● 絲蟲病早期及時徹底治療可很快恢復健康,對生命威脅不大。

預防


● 防蚊滅蚊,可使用蚊帳、蚊香、防蚊噴霧等。
● 絲蟲病患者應該積極接受治療,避免通過蚊叮咬傳染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