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顒

話劇導演

陳顒,著名話劇導演,國家一級導演。1929年生於哈爾濱,1945年參加革命,曾出演過《白毛女》《劉胡蘭》1954年到俄羅斯留學,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話劇導演。

簡介


在中國話劇藝術領域裡,陳顒佔有醒目的位置。她是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副院長、藝術總監、藝術委員會名譽主任。
這位新中國培養起來的第一代話劇導演,從執導第一部話劇《伊索》到執導《立秋》,她身後留下一個輝煌精彩、令人注目的藝術長廊。陳顒不僅局限於中國傳統的話劇的導演法,而且以建築手法來補充,把俄羅斯風格的古典話劇、戲劇特點調到現代,是一個火一樣的導演。作品有:《馬蘭花》、《伽利略傳》、《紅鼻子》、《關漢卿》、《三毛錢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冰糖葫蘆》、《蒙塞拉》以及其未成而身先死的話劇《立秋》,2004年4月18日,因心源性心臟病猝死,享年75歲。

特點


陳顒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有成就的話劇導演。她執導了50餘部古今中外優秀劇目,獲得了幾乎所有的國家級話劇獎項。
陳顒的導演風格熱烈、濃郁、深沉,既滿懷浪漫又富於哲理,充滿了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這得益於她廣博的知識積累與深厚的文化功底。她曾擔任解放區新歌劇主演,新中國成立后又學習了中華民族傳統戲曲,繼而赴前蘇聯留學,深入研究和實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劇體系,後來又把布萊希特實驗色彩的史詩戲劇推上中國舞台。這些特殊的實踐經歷,使陳顒能夠把人類戲劇的寶貴財富——東方的西方的、民族的外國的、傳統的現代的,統統拿來,成為她藝術創作的營養和原料。也因此,她的導演實踐路子寬、覆蓋面大。

藝術貢獻


陳顒
陳顒
1978年,文化大革命剛結束不久,整個社會重現生機,適逢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陳顒盛邀戲劇大師黃佐臨北上,共同執導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的名劇《伽利略傳》。這是一出最具思辨力量、難度極高的戲,兩位導演根據布萊希特“自然性和世俗性是史詩戲劇的主要特點”的原則,強調了追求科學真理需要特殊的勇敢,加強了世俗性與平民色彩,將原著中只在第10場才出場的民間歌謠演唱者夫婦,作為文藝復興時代的新人形象,充當全劇的敘述者,表現了人民頑強的鬥爭精神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該劇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國話劇舞台上演的第一部外國劇作,演出十分成功,連演了80多場,場場爆滿,一時好評如潮,成為我國戲劇界的一大盛事。
在陳顒的導演理論中,沒有“保守”這個詞,有的只是勇於探索的精神。但她的探索,是基於紮實的劇本和完整的故事,而非一味地強調實驗,因而她的戲觀眾愛看。她導演的布萊希特的《高加索灰闌記》、《三毛錢歌劇》和義大利的《老頑固》、日本的《幾爾加美休》、俄國的《欽差大臣》以及反映當代生活的《街上流行紅裙子》、《冰糖葫蘆》等都是叫好又叫座,成為一時之議。
勇於創新、超越自我,也是陳顒成就經典的原因所在。
童話劇《馬蘭花》是中國兒藝的保留劇目,至今已四次復排,影響了新中國幾代觀眾。這齣戲,陳顒於1959年執導,後來還搬上了銀幕。1990年復排此劇時,陳顒革命性地把它改創為童話音樂劇,將劇中的老貓由一變四,歌舞成份加重,使之更具觀賞性和趣味性。2001年,陳顒又執導了中英文雙語版的《馬蘭花》,使這部新兒童戲劇的經典之作再次與時代同步前進。
排演台灣戲劇,陳顒是中國內地第一人。1982年,陳顒將台灣劇作家姚一葦的《紅鼻子》搬上了首都舞台,在青藝劇場連演60多場,引起社會熱議。這次民間活動開啟了兩岸文藝交流之門。1993年,陳顒又率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關漢卿》劇組率先訪台,在台北、高雄、台南等地巡迴演出。這是中國內地第一個訪台的藝術團體,由此掀開了兩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原中國青藝院長、戲劇評論家林克歡說,如今,兩岸戲劇交流日趨頻繁,但人們永遠不應忘記,兩岸戲劇交流的第一推手是陳顒導演。
改革開放初期,陳顒曾當過青藝的一把手——藝術總監,並開始試行聘任制。這突然的變革使長期在大鍋飯體制下呆慣了的人們驚慌、憤怒,陳顒家的窗玻璃都被砸了。如今,當人們適應了改革,並在潮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時,再回頭看看陳顒——那個過渡時期的改革者,頗有悲壯之感。陳顒後來不當領導了,對此她並不介意,也沒有什麼怨言,是非功過,留與後人評說。
陳顒劇中照
陳顒劇中照
1993年,陳顒為中央實驗話劇院排演《老頑固》,由雷恪生、李雪健、馮憲珍游本昌黃小立伍宇娟陳煒等當紅影視明星出演。在建組會上,記者們忙於追星,忽略了陳導,但她並不在意,還對記者提出的問題風趣地一指馮憲珍說:“讓宋導來回答吧!”(馮憲珍剛在電視劇《愛你沒商量》中飾演話劇導演宋凱)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1996年,正值小劇場話劇興盛,京城幾乎無大戲,恰在此時,陳顒執導大戲《幾爾加美休》。記者曾問陳導,人們熱衷於小劇場實驗劇,為何還排這樣一個大戲?陳導說,一味上小劇場戲,觀眾看多了也會厭煩的,人們永遠歡迎精緻的作品。其實,小劇場戲中不乏混珠之作甚至是低俗無聊的東西,但陳導沒有否定,也沒有看不起它們,只是堅持為觀眾提供優秀的精神食糧。
上世紀90年代末,京城劇壇興起一股將外國話劇中國化的風氣,尤其是義大利劇作家達里奧·福的《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被改得面目全非,引發爭議。陳顒是導外國戲最多的導演,記者為此採訪她,她十分嚴肅地說,任何一位劇作家,都有其民族的、時代的、特定的生活背景,其作品都有獨特的哲理思考。作為導演,要從中尋找人類共通的東西,把它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展現給國人,而本質的東西不能動。至於將古改為今,洋變為中,則純粹低估了觀眾的理解能力。導演如果有太多的想法原作不能承載,那就改編原作或乾脆另起爐灶。她的這段話在《光明日報》刊發后,引起了廣泛的共鳴。
但對陳顒來說,生乃絢爛,死則壯美,如同劃破夜空的星斗,給世人留下灼目的光芒。也有人感嘆:陳顒的離世如同她導演的話劇作品一樣,乾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