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裂谷是由一系列斷層圍限成的長形的斷陷谷地,此外還有同名電視劇《大裂谷》。
大裂谷
由一系列斷層圍限成的長形的斷陷谷地。大裂谷寬多在30~75公里之間,長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
東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長的裂谷系,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
馬拉維湖向北縱貫
東非高原和衣索比亞高原中部,沿紅海往北延伸到西亞約旦谷地,全長6400多公里;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
坦噶尼喀湖、
基伍湖、阿明湖、蒙博托湖至尼羅河河谷,長約1700公里。蘇聯貝加爾湖是所有大裂谷中最深的湖泊,最大水深達1600多米。中國山西地塹系可能是大裂谷發育的初期階段。
①裂谷長度超過寬度,許多斷陷盆地呈規則的雁列式分佈,橫剖面不對稱。
②裂谷內有火山分佈。
③裂谷兩側山地常有夷平面殘留。
④裂谷中沉積物厚度大,平均1.5~2.5公里,最厚可達7~8公里(南貝加爾盆地)。沉積物顆粒的粒徑自下而上逐漸變粗;橫向上從裂谷邊緣的山麓碎屑沉積相向裂谷中部變為細粒湖相或沼澤相沉積;沉積物中常夾有
火山岩沉積。
大裂谷
⑤裂谷中現代地殼運動非常活躍,最大沉陷速度可達60~100毫米/年(加利利湖區);水平運動也明顯,衣索比亞裂谷的拉張量為3~8毫米/年;裂谷的熱流值一般為2.0微卡/(秒·厘米2),比全球平均熱流值1.5微卡/(秒·厘米2)要高;裂谷的地殼厚度為20~30公里,比大陸地殼平均厚度(40公里)要薄;重力大多為負異常;地震較多,並沿一定方向分佈,震源深度多在30公里以內。
熊耳山大裂谷
由於熾熱地幔的上升作用,在
地幔對流上升的地方上拱呈穹隆狀外形,引起區域性拉張,此處岩石(層)不斷變薄,最終導致
穹隆軸部破裂而下陷,形成裂谷。
裂谷在形成過程中有遷移擴展現象,如貝加爾裂谷帶先在南貝加爾盆地形成,然後往東北方向和西南方向擴展,一直到第四紀中期為止。據裂谷中沉積物的粒度可把裂谷作用分為兩個階段:①盆地初始形成階段,原經長期夷平、起伏很小的地面古風化殼被剝蝕沉積於盆地中,它們都是細粒沉積物;②盆地大幅度下降階段,地形高差增大,盆地兩側山地侵蝕作用加強,裂谷內堆積粗粒沉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