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軟體

安裝在智能手機上的軟體

手機軟體徠,主要指安裝在智能手機上的軟體,完善原始系統的不足與個性化。使手機完善其功能,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使用體驗的主要手段。

特點


智能手機,是指像個人電腦一樣,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獨立的運行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體、遊戲、導航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並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路來實現無線網路接入手機類型的總稱。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在溝通、社交、娛樂等活動中越來越依賴於手機APP軟體(APP,英文Application的簡稱,即應用軟體,通常是指iphone、安卓等手機應用軟體)。手機軟體是通過分析,設計,編碼,生成軟體,而手機軟體是一種特殊的軟體。

分類


根據手機APP安裝來源不同,又可分為手機預裝軟體和用戶自己安裝的第三方應用軟體。手機預裝軟體一般指手機出廠自帶、或第三方刷機渠道預裝到消費者手機當中、且消費者無法自行刪除的應用或軟體。除了手機預裝軟體之外,還有用戶從手機應用市場自己下載安裝的第三方手機APP應用,下載類型主要集中在社交社區類軟體。

整治工作


2019年11月4日下午,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組織召開APP侵害用戶權益行為專項整治工作啟動部署會,將重點對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違規使用用戶個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戶許可權、為用戶賬戶註銷設置障礙四個方面的8類問題開展規範整治工作。11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發布。11月28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制定的《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通過專項整治時間
工信部相關通知文件顯示,專項整治時間為即日起至2019年12月20日,分三個階段實施。
一是企業自查自糾階段(通知印發之日起至11月10日)。APP服務提供者對照前述8類問題認真開展自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APP分發服務提供者組織對所分發APP進行全面檢查,對存在問題的違規應用軟體予以督促整改,拒不改正的應組織予以下架處理。
二是監督抽查階段(2019年11月11日至11月30日)。工信部將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APP進行技術檢測和檢查,重點抽測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下載使用量較大的APP產品和分發平台。對群眾反映強烈、難以接受、認為不合理的APP,工信部將組織電信用戶委員會、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以及相關媒體機構開展用戶和專家評議。
三是結果處置階段(2019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工信部將對存在問題的APP統一進行通報,依法依規予以處理,具體措施包括責令整改、向社會公告、組織APP下架、停止APP接入服務,以及將受到行政處罰的違規主體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或失信名單等。

風險防範


針對手機預置軟體,給消費者建議如下:
手機軟體
手機軟體
1、安裝可靠的手機安全防護軟體,定期升級,以提升信息安全性。
2、盡量選擇從手機軟體的官方網站、信譽良好的第三方應用商店等正規渠道下載APP,不要輕易點擊APP中的彈出廣告和各種不明鏈接,不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
3、通過安全應用查殺手機木馬、管理APP許可權,阻止APP收集隱私和通過各種途徑上傳。
4、養成及時關閉後台應用程序的習慣、關閉自動更新,使用手動更新、刪除或減少耗電量高的預裝軟體。
5、2019年7月11日,中國銀行手機銀行、春雨醫生、北京預約掛號、北京交通、天天酷跑、探探、獵豹安全大師、人人、全能相機等20款 app因違反《網路安全法》的規定,被通報整改。

軟體維護


1、安裝App后沒有用的安裝包apk及時刪除
手機和個人計算機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在維護方法方面很多是相通的。現在許多經過手機廠商改進過的ROM都十分貼心,一般安裝完某個App後會提醒是否刪除安裝包,如果沒有其他用途了就可以立即刪除,如果手機沒有此項功能,也可手動刪除。
2、定期清理緩存
長期使用社交應用會產生非常多的緩存,而且應用自己不會刪除,長時間會積累許多的緩存,佔用存儲空間且造成卡頓,因此,可以使用手機設置里的應用程序管理里的清除緩存功能刪除。還可以使用有清理垃圾功能的系統維護App。也可以卸載后重裝一次。
3、使用時及時關閉不用的程序
雖然安卓系統會在內存緊張時自動結束一些進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應該有未雨綢繆的意識,平時就隨手在多任務切換界面結束當前用不到的App,釋放手機當時的運行內存,不僅有利於手機高效的運轉,也防止其後台軟體運行時的流量白白流失。
4、使用網頁版代替客戶端
大部分網站都希望用戶們下載他們的客戶端,對於一些網站來說,根本沒必要使用App,用手機瀏覽器使用網頁版就可以解決,且不會影響流暢和正常的運行,因此,這樣可以節省一部分本地的存儲空間且可以避免相應網站客戶端惡劣的綁定下載以及有毒軟體。
5、使用工具嚴控App的許可權
有一些App經常自啟就是因為自啟許可權及與之相關許可權不被嚴格控制。現在的手機一般都有無需root就可以使用內置的許可權管理工具進行管理。注意禁止一些應用的開機啟動等許可權。如果沒有內置此類工具,也可以手動root,但要注意選擇可靠的root工具、root后可能不保修等問題。

點名通報


2021年3月15日,是“十四五”以來的首個消費者權益日,其中手機軟體的漏洞多次引發公眾輿論,被“點名”通報。

範圍規定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常見類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範圍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旨在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關於個人信息收集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其中明確規定,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序(App)運營者不得因用戶不同意收集非必要個人信息,而拒絕用戶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務。《規定》明確了39種常見類型App的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將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