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晨陽
中國農科院博導
1960年7月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90年7月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獲博士學位。1993年12月南京農業大學教授,1994年12月博士生導師;1995年9月–1998年6月加拿大McGill大學和美國Kansas州立大學訪問學者;1998年7月–2002年10月加拿大Guelph大學Research
Associate;2002年11月回國至今,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農科院博導。
何晨陽
長期從事植物病害發生機理和可持續控制的理論和方法的研究。近年來主要研究方向為植物–病原物分子互作及其功能基因學。以植物病害為系統,以功能基因組學為思路,以分子植物病理學方法為手段,對植物–病原物互作的基因
(感病性/抗病性相關基因、致病性/毒性相關基因) 結構和功能、表達和調控,信號分子(一氧化氮和過氧化氫)
傳遞途徑,以及新型抗病防衛激活劑等進行了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進展和創新性成果。從基因組水平上闡述了病原物致病機理和植物感/抗病機理,建立了植物病害侵染組學的模式;發現的致病/感病功能基因以及信號分子為新葯(抗菌素、農藥和防衛激活劑)分子設計提供了靶標,為抗病轉基因植物培育提供了新基因資源。在國內外一流植物病理學的學術刊物上發表了40餘篇論文。曾先後承擔數十項國家和國際重要的科研項目。參與創建了分子植病分支學科,組建了一支包括研究人員、博士后和研究生在內的結構較為合理的研究梯隊,構建了一個條件規範、設施先進、具有創新實力的分子植病研究平台。與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等國外實驗室建立了國際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