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立故居

許立故居

許立(1905—1971),又名經鏢,乳名鏢子,曾用名敬誠、少東,晉江石龜人。12歲時隨母往香港,就讀於育才書院及聖保羅書院。

目錄

正文


許立故居
1925年,許立轉往菲律賓,當過店員、中小學教員。不久參與倡辦菲律賓華僑工人協會,積極領導工人運動。日寇入菲期間,他參與宣傳發動,成立菲律賓華僑文化界抗日救國會等抗日團體。1937年,祖國抗戰爆發后,他組織菲律賓華僑救國義勇軍回國參戰,發起成立菲律賓“勞聯會”、菲律賓“救亡會”,廣泛團結各界華僑共同支援祖國抗戰。抗戰勝利后,他歷任菲律賓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書處書記及菲律賓華僑民主大同盟主席等職。
新中國成立前夕,許立由菲律賓到香港,先後擔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委員,中共中央統戰部第三室主任等。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國務院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馬列學院第一分院副院長、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對外聯修部副部長、中聯部黨委書記等職。“文革”時,許立備受迫害,1971年8月20日在河南周口含冤逝世,1978年徹底平反,同年2月在北京北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追悼會,鄧小平、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送了花圈。
許立故居位於今晉江市龍湖鎮石龜村長聲路32號,系其父於清光緒年間所建。這是一座富具閩南建築特色的“皇宮起”大厝,虹檐高甍,琢飾精巧,蔚然大觀。結構為二進五開間,附石庭及庭圍,面積400餘平方米。兩畔的廂房疊蓋樓閣,從而使整座建築更加巍峨壯觀。屋宇的外牆,下部疊砌灰白色的條石,上部疊砌褚紅色的方磚,色彩交相輝映。塌壽間大門與兩小角門構成“同”字狀,展示著尊貴的氣派。大門兩旁的壁堵用礱石浮雕瓶梅與瓶蘭。塌壽兩畔的側面,下部設螭吻座,中部為粉堵,上部裝飾磚雕,所刻的麒麟、梅蘭,形象栩栩如生。最頂端另有額題,右為“范仰”,左為“師陶”。可稱別緻的當屬大門的上首,在傳統上應鑲嵌匾額的位置,卻用泥灰堆剪一幅山水圖,其上方再點綴一花格窗,體現了設計者的別出心裁。前落左右兩側各設置一拱形門洞通向石庭,門拱上點綴“卷書”額頭,既平添面前堂的風韻,又體現住居的實用性。檐下的水車堵堆剪人物花鳥圖,凸顯了晚清時期建築工藝的風格。石庭圍牆的底部同為條石砌成低牆,上部豎立規整的石窗欞,形成格窗,渾然一體,不但堅固美觀,而且利於通風透氣。圍牆的右邊偏開一大門,右邊鄰近大厝的地方另設一小邊門,而正面的中段,即大厝中軸線的部位則起造一高屏(俗稱為照牆),以對應大厝的大門。如此的結構,不僅符合風水的玄理,更有避免氣流直人大入的科學意義。屋宇內部的裝潢也較為講究,多採用“籠扇”,甚是雅觀。據介紹,大畔的小廳即為許立母親當年的卧房。
星移物換,世事滄桑,許立故居如今已不見住戶。歷經一個世紀的風侵雨蝕,故居已多處橡朽楹傾,天井間蕪草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