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時編碼技術
空時編碼技術
《空時編碼技術》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8月1日出版的圖書。
本書主要圍繞空時編碼的基本理論及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的相關應用,如碼劈多址(CDMA)和正交頻分復用(OFDMA)進行介紹,既有各種性能分析與模擬結果,又有生動的應用舉例,還提供了基於科研導向的觀點。
本書適用對象為無線通信工程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工程師和科研人員。
目錄
譯者序
原書前言
術語表
第1章 多輸入多輸出無線通信系統的性能局限
1.1 概述
1.2 MIMO系統模型
1.3 MIMO系統容量推導
1.4 自適應發送功率分配的MIMO通道容量的推導
1.5 具有固定係數通道的MIMO容量實例
1.6 具有隨機通道係數的MIMO系統容量
1.6.1 快瑞利衰落和塊瑞利衰落通道的MIMO通道容量
1.6.2 MIMO慢瑞利衰落通道容量
1.6.3 MIMO慢瑞利衰落通道容量的示例
1.7 系統參數和天線相關性對MIMO通道容量的影響
1.7.t LOSMIMO通道的相關模型
1.7.2 瑞利衰落通道MIMO相關模型
1.7.3 賴斯MIMO通道的相關模型
1.7.4 匙孔效應
1.7.5 有發射和接收散射體的MIMO相關衰落通道
1.7.6 系統參數對匙孔傳播的影響
附錄1.1 注水原理
附錄1.2 Cholesky分解
參考文獻
第2章 空時編碼的性能分析和編碼設計
2.1 概述
2.2 衰落通道模型
2.2.1 多徑傳播
2.2.2 多普勒頻移
2.2.3 衰落通道的統計模型
2.3 分集
2.3.1 分集技術
2.3.2 分集合併方法
2.3.3 發射分集
2.4 空時編碼系統
2.5. 空時編碼的性能分析
2.5.1 慢衰落通道的差錯率
2.5.2 快衰落通道的差錯率
2.6 空時編碼設計準則
2.6.1 慢瑞利衰落通道的編碼設計準則
2.6.2 快瑞利衰落通道的編碼設計準則
2.6.3 中低SNR範圍的編碼性能
2.7 編碼性能的準確評估
參考文獻
第3章 空時分組碼
3.1 概述
3.2 Alamouti空時編碼
3.2.1 Alamouti空時編碼器
3.2.2 合併和最大似然解碼
3.2.3 有多根接收天線的Alamouti方案
3.2.4 Alamouti方案的性能
3.3 空時分組碼(STBC)
3.4 實信號星座的STBC
3.5 複信號星座的STBC
3.6 STBC的解碼
3.7 STBC的性能
3.8 非理想通道估計對性能的影響
3.9 天線相關性對性能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4章 空時網格碼
4.1 概述.
4.2 STTC編碼器結構
4.2.1 生成器簡介
4.2.2 生成多項式簡介
4.2.3 舉例
4.3 慢衰落通道上的空時網格碼設計
4.3.1 基於秩與行列式準則的最佳STTC
4.3.2 基於跡準則的最佳STTC
4.4 慢衰落通道上的性能評估
4.4.1 基於秩與行列式準則的編碼性能
4.4.2 基於跡準則的編碼性能
4.4.3 基於不同設計準則的編碼性能對比
4.4.4 發射天線數對編碼性能的影響
4.4.5 接收天線數對編碼性能的影響
4.4.6 通道相關性對編碼性能的影響
4.4.7 非理想的通道估計對編碼性能的影響
4.5 快衰落通道下空時網格碼的設計
4.6 快衰落通道上的性能評估
參考文獻
第5章 空時Turbo網格編碼
5.1 概述
5.2 遞歸STTC的性能
5.3 空時Turbo網格編碼(STTurboTC)
5.4解碼演演算法
5.5 STTurboTC的性能
5.5.1 STTurboTC和STTC的比較
5.5.2 記憶長度和交織器容量的影響
5.5.3 迭代次數的影響
5.5.4?分量編碼設計的影響
5.5.5 解碼器的EXIT表
5.5.6 交織器類型的影響
5.5.7 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數量的影響
5.5.8 天線相關的影n向
5.5:9 非理想通道估計的影響
5.5.10 快衰落通道上的性能
附錄 最大后驗概率演演算法
參考文獻
第6章 分層空時編碼
6.1 概述
6.2 LST發射機
6.3 LST接收機
6.3.1 QR分解干擾抑制和干擾抵消
6.3.2?最小均方誤差(MMSE)干擾抑制和干擾抵消
6.3.3迭代LST接收機
6.3.4 具有PIC的迭代接收機
6.3.5迭代MMSE接收機
6.3.6 迭代MMSE接收機和迭代PIC-DSC接收機的比較
6.4 不同LST結構的比較
附錄QR分解
參考文獻
第7章 差分空時分組碼
7.1 概述
7.2 單根發射天線的差分編碼
7.3 發射天線數為2的差分STBC
7.3.1 差分編碼
7.3.2 差分解碼
7.3.3 性能模擬
7.4 發射天線數為3和4的實信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