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漏

膽漏

膽漏是肝膽手術后出現的併發症,多發生於膽囊管殘端和迷走膽管。膽漏可因手術等因素引起。膽漏主要表現上腹痛,可有局限性壓痛、反跳痛、黃疸(皮膚、鞏膜黃染)、畏寒、發熱、噁心、嘔吐、食慾缺乏、消瘦、貧血(面色蒼白等),嚴重者可引起休克(口唇發紫、意識不清等)。膽漏主要依靠一般治療、手術治療。膽漏若不治療或治療不當,可能會引起膽汁性腹膜炎,嚴重者可發生休克。膽漏經治療后,多數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普通外科

病因


● 可因肝膽手術中損傷膽管等引起。

癥狀


● 膽漏的具體表現為:
● 上腹痛,可有局限性壓痛、反跳痛。
● 黃疸(皮膚、鞏膜黃染)。
● 畏寒。
● 發熱。
● 噁心。
● 嘔吐。
● 食慾缺乏。
● 消瘦。
● 貧血(面色蒼白等)。
● 嚴重者可引起休克(口唇發紫、意識不清等)。

檢查


● 懷疑患有膽漏時,需要做血常規、血生化檢查、影像學檢查、腹部穿刺幫助診斷和治療。

血常規檢查、血生化檢查

● 了解有白細胞、膽紅素等有無升高。

影像學檢查

● 有助於疾病診斷。

腹部穿刺

● 了解有無膽汁漏入腹腔。

診斷


● 醫生診斷膽漏,主要依據臨床癥狀、血常規、血生化檢查、影像學檢查、腹部穿刺等幫助確診。
●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上腹痛,可有局限性壓痛、反跳痛、黃疸(皮膚、鞏膜黃染)、畏寒、發熱、噁心、嘔吐、食慾缺乏、消瘦、貧血(面色蒼白等),嚴重著可引起休克(口唇發紫、意識不清等)。
● 血常規:可見白細胞升高。
● 血生化檢查:可見膽紅素、鹼性磷酸酶升高。
● 影像學檢查:可見異常。
● 腹部穿刺:部分病人可抽出膽汁。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上腹痛、黃疸、發熱、嘔吐等癥狀,容易與膽漏混淆,這些疾病有急性膽囊炎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臨床癥狀、血常規、血生化檢查、影像學檢查、腹部穿刺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膽漏目前主要依靠一般治療、手術治療。

一般治療

● 保持腹腔引流的通暢。
● 用抗生素藥物控制感染。
● 用生長激素和生長抑素緩解癥狀。

手術治療

● 嚴重時可行內鏡下乳頭括約肌切開、鼻膽管引流和內支架引流術等。

危害


● 若不治療或治療不當,可能會引起膽汁性腹膜炎,嚴重者可發生休克危及生命。

預后


● 經治療后,多數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預防


● 接受膽囊切除手術后,注意傷口消毒,定期檢查,防止感染。
● 接受膽囊切除手術后應保證營養供應,如使用營養液等,防止營養不良導致手術后癒合不良。
● 如果出現突發上腹部壓痛、持續性發熱等癥狀,要儘早去醫院就診,儘早發現,及時治療。
● 保持心情舒暢,對疾病的康復和預防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