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斜頸
先天性斜頸
徠先天性斜頸系指出生后即發現頭部傾斜向一側,同時向對側旋轉的畸形。其中因肌肉病變所致者稱之為肌源性斜頸;因骨骼發育畸形所致者稱之為骨源性斜頸。肌源性斜頸多見,多首見於嬰幼兒期。現在發病率有所下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胚胎時期胎位不正、骨骼發育異常、分娩時損傷有關。臨床表現為頸部腫塊,患兒頭斜向腫塊側(患側)、面部不對稱等。90%的肌源性斜頸有自然癒合趨勢,較輕可代償的骨源性斜頸可暫不治療,密切觀察。病情嚴重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應該積極進行手術治療,一般可獲得滿意的效果。本病可引起面部不對稱,影響視力,還可導致其他關節病變,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預后良好。早發現、早診斷、早期綜合治療,多可治癒。
● 骨科或外科、整形外科或外科
● 先天性斜頸的原因至今仍不明了,可能與胚胎時期胎位不正、骨骼發育異常、分娩時損傷有關。
● 先天性斜頸患者的主要表現為頸部腫塊、斜頸和面部不對稱。
● 典型表現
● ● 出生后即可觸及位於患兒胸鎖乳突肌內的頸部腫塊,最早可由母親或助產護士發現。患兒頭部向患側傾斜,面部則轉向對側。
● 其他表現
● ● 面部不對稱:一般於2歲以後,即顯示面部五官呈不對稱狀如患側眼位置較健側低,下頜轉向健側,雙側顏面變形,眼外角線至口角線變異等。
● 需要做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等來確診本病。
● 體格檢查
● ● 通過體格檢查可以發現是否有頸部腫塊、斜頸和面部不對稱等狀況,有助於醫生對本病進行初步的診斷。
● 影像學檢查
● ● X線檢查的目的是為了觀察頸部周圍的情況,對本病有輔助診斷作用。CT和磁共振檢查可以查明有無原發病灶。
● 醫生診斷先天性斜頸主要根據癥狀體征及影像學檢查等。
● 體格檢查
● ● 發現雙側頸部不對稱,胸鎖乳突肌有腫塊,嬰兒頭頸經常向同一方向傾斜。
● 影像學檢查
● ● X線檢查:一般無緊張攣縮和硬索條。CT和磁共振檢查:可發現原發病灶,如齒突異常、寰枕融合、融合椎、楔形椎、顱底凹陷等。
● 先天性斜頸單純從癥狀來看很難診斷,需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后明確診斷。
● 本病應與頸部淋巴結炎、頸椎椎骨畸形、脊髓灰質炎後遺症、頸椎結核、自發性寰樞椎脫位等相鑒別。
● 醫生可通過體格檢查、胸鎖乳突肌檢查、X線檢查等進行鑒別。
● 先天性斜頸治療包括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
● 90%的肌源性斜頸有自然癒合趨勢。對於有胸鎖乳突肌腫塊的患兒,母親應在哺乳和卧位時使用斜頸枕或沙袋將患兒的頭部保持在矯正位,並定期觀察。
● 手術療法有:胸鎖乳突肌切斷術、胸鎖乳突肌全切術、部分胸鎖乳突肌切除術、胸鎖乳突肌延長術。
● 胸鎖乳突肌切斷術
● ● 此為傳統的術式。一般在胸鎖乳突肌的胸骨及鎖骨端,通過1~1.5cm長的橫形切口將該肌切斷。此術式簡便、有效、易掌握,自乳突端將該肌切斷,適用於女孩。
● 胸鎖乳突肌全切術
● ● 即將整個瘢痕化的胸鎖乳突肌切除,適用於青少年患者。
● 部分胸鎖乳突肌切除術
● ● 指對形成腫塊的胸鎖乳突肌做段狀切除,適用於年幼兒童局部腫塊較明顯者。
● 胸鎖乳突肌延長術
● ● 適用於肌肉組織尚有舒縮功能者。一般延長2~2.5cm,年長者可稍長。
● 先天性斜頸隨年齡增長會出現面部不對稱、面貌異常等,會給患者造成心理負擔,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
● 先天性斜頸可影響患者視力,導致視力障礙,影響患者的學習及工作。
● 先天性斜頸還可導致其他關節病變,如頸椎側凸等,會給治療增加難度。
● 早發現、早診斷、早期綜合治療,多可治癒,但有複發可能。
● 病情嚴重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積極進行手術治療,一般可獲得滿意的效果。
● 5歲以上者,因繼發畸形較重,面部變形較難恢復。
● 科學妊娠,定期產檢,到正規醫院分娩,儘可能避免分娩損傷。
● 由於有再發的可能性,術后的管理十分重要,應將頭頸固定在正常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