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裙

漢服的一種

徠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漢服的一種,前後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側面打襇,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稱“馬面”。馬面裙始於明朝,延續至民國。馬面裙或褶裙搭配上襖稱襖裙。除裙子前後一塊不加打褶外,其餘諸處打褶,褶大而疏,綴於異色的裙腰上,裙腰左右兩端縫綴系帶,裙擺寬大,其上或織或綉綴底襕,或膝襕。裙襕的紋飾多樣,且寓意豐富,如蝙蝠圖案即福的象徵;蝙蝠與雲紋組合寓意“洪福齊天”;燈籠紋樣的“五穀豐登”;八寶流蘇瓔珞海螺等紋樣組成的多吉祥寓意,更為流行;而愈加講究的裙襕則為龍紋、雲蟒紋。

產品介紹


明代馬面裙較為簡潔,兩側的褶大而疏,為活褶。有沒有任何裝飾的馬面裙,有裝飾底襕的,有裝飾底襕+膝襕的裙子。和清代漢人女子所著馬面裙不同的是,明代馬面裙不重視馬面的裝飾,多與裙襕一體。

搭配


明制馬面裙
明制馬面裙
上襖下裙,為明代女子裝束經久不衰的典型搭配。馬面裙或褶裙搭配上襖稱 襖裙(現代商家所歸納的名字)。
明代婦女下裳主要著裙,婦女四時的穿著幾乎沒有一處能夠離開裙子。裙以兩片共四裙門的馬面裙為主,這樣的形制,在南宋已初現端倪,明代則進一步發展為在裙子兩側打褶,中間有一段光面,此即“馬面”。在馬面裙的裙底以及膝蓋位置飾以格式紋樣的寬邊,稱為“襕”,極具明代女裙風采。與各式的或長或短上衣搭配,成為“襖裙”或“衫裙”,如此兩截穿衣的特徵,並一直貫穿於後世。

形制特徵


馬面裙平鋪示意圖
馬面裙平鋪示意圖
明制馬面裙所用布幅為七幅左右,兩片裙子,每片各三幅半,裙擺大闊。馬面和裙襕的組合,為千年的女裙增加流光溢彩和幾分端莊華麗。
清代漢人女子所著馬面裙較為繁複,褶子細密,有多至百褶的,褶為死褶,一些馬面裙褶間還有鑲邊。清代馬面裙重視馬面的裝飾,多用刺繡等方式裝飾馬面。

款式

● 明代馬面裙
月華裙
明朝末年,裙子增至有十幅布幅構成,腰間褶襇愈來愈密,每個褶襇的顏色不同,褶襇內花紋圖案不同,色彩嫻雅,輕描淡繪,風吹時如月華一般,故名“月華裙” 。
● 清代馬面裙
清代“男從女不從”漢人女子得以在服飾上依然繼續傳承明代樣式,馬面和裙襕的裝飾較為繁複,褶子細密,有多至百褶的,裙子變為死褶,褶子之間還有鑲邊,衍生出側襇式、襕乾式、鳳尾式等形制類別。
馬面裙
馬面裙
徠側襇式(百褶裙)
將馬面裙兩側的裙幅打褶后所形成的樣式稱為側襇式,這是明清馬面裙共同的特點。清代馬面裙的褶襇更加細而密,兩側對稱,排列整齊有序,褶襇細密的程度“少則幾十個,多者成百或多可達一百六十個”,俗稱百褶裙。清代文人李漁在《閑情偶寄》中寫道:“近日吳門所尚百褶裙,可謂盡美,予謂此裙宜配盛服,又不宜於家常,惜物力也。”就說明了百褶裙當時普遍流行的情況。為了使這些褶襇能夠保持形態,往往用同色線以一定的間隔把褶襇交錯釘合,隨著人的行動裙幅發生張合變化,形成富有動感的流動視覺效果。因形似魚鱗,也稱魚鱗百褶裙。
襕乾式(襕干裙)
清代的馬面裙中有一種獨特的裝飾方法,就是在兩側平整的裙幅上用深色綢緞裁製成細條分隔鑲滾於其上,數十條細緞將裙幅分割成有序排列的幾個部分,外觀看起來就像“襕干”,因此叫襕乾式。襕干裙在穿著后以馬面為縱向的中軸線,裙身兩側的瀾干形成左右對稱的自然形態,體現出莊重、嚴謹、對稱的穿著效果。按照襕干之間的距離相等與否,可以分成“等距型襕干”和“非等距型襕干”兩種裙型。
鳳尾式(鳳尾裙)
鳳尾裙是馬面裙中比較特殊的一種,據李斗《揚州畫舫錄》記載,明末清初的婦女裙式,曾一度“以緞裁剪作條,每條繡花兩畔,鑲以金線,碎逗成裙,謂之鳳尾”。充分顯示出鳳尾裙的特殊性:用數十條末端裁成尖角的彩色布條,並排在腰頭處固定而成的裙子。鳳尾裙應該是馬面裙變化最大的樣式,其兩側裙幅和前、后馬面都不再是連續的面料,轉而由細長的布條從形式上代之,由於布條間間隙較大,已不足以蔽體,故不單獨穿著,通常圍系在馬面裙之外作為裝飾。
鳳尾側襇式和鳳尾襕乾式
清末,馬面裙的製作技藝趨於頂峰,出現了另外兩種變化的樣式,即鳳尾側襇式和鳳尾襕乾式,其實是將鳳尾裙的裝飾與側襇式或者襕乾式融合在一起的變化款式。具體做法是用鳳尾裝飾條代替深色緞條縫釘到裙幅上,縫釘的位置與原來側祠式裙幅上褶位線一致或者是與深色緞條襕乾的位置基本相同,數量也基本相當,如此固定的裙式則是兼備了側襇式/襕乾式馬面裙和鳳尾式馬面裙的基本要素,從形制上說是馬面裙的新樣式。
● 民初馬面裙
民國初的馬面裙扣合方式除了系帶和盤扣外,還多了塑料紐扣。這時期裙子較清代略短,裙擺變小,裙幅減少,裝飾也比清代有所減少。裙擺和裙門仍舊鑲有各種花邊,但開始流行細窄條邊裝飾,圓的是“燈果邊”,也稱“線香滾”,扁的叫“韭萊邊”。後來,裙腰之上的扣子被去掉,原來的兩個裙腰合併成一個款式由清初的兩片式合併成了一片式。這種簡單的裙式,與清朝繁縟複雜的馬面裙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辛亥革命以後,繼而演變的套穿之裙仍然保留著馬面裙的裙門和褶襇,但裙腰變窄甚至消失。沒有了嚴格的形制制度,這時的馬面裙被人們發揮得比較自由隨意了,例如有的馬面裙不再有褶襇而只有裙門。馬面裙還沿襲到了婚服里,這種裙被稱為紅喜裙,是清末民初女子的結婚禮服,它雖有“馬面”,但沒有褶襇或襕干,也沒有了“開胯” 。

面料

清代馬面裙的面料為素色織物,與明代相比並沒有較大的變化,裙腰選用白色的棉布一是有白頭偕老之意,二是耐磨損較結實。馬面裙的裙幅面料主要是由綢和緞構成,不同的款式面料的構成不盡相同。側邊有褶襇的裙子因為要打褶,要求面料不僅要好而且要有彈性,易於定型,像魚鱗百褶裙這一類更需要隔縫之間用絲線連接,所以常常使用暗花綢面料,襕乾式的裙子則喜歡用綢緞面料去產生大塊面的效果。大部分馬面裙都有襯裡,襯裡材質以綢居多,而夏天的馬面裙一般沒有襯裡。

縫製

傳統的馬面裙都是平面圍合式結構,因當時布幅較窄,單幅面料寬度不能滿足褶襇余量,所以常以多幅拼接。現代面料幅寬比較寬,單幅寬度也能滿足需求。
按照傳統布幅計,可以裁6幅50~60cm寬、腰線到腳踝處長的布片,三三拼合成兩大片作為兩個裙幅;也可以按照現代的布幅,取150~180cm寬、裙長相同的兩片布。
將每一份大布片兩端各留出35~38cm的裙門,中間剩餘部分做成褶襇,褶數可4-11個不等,褶子可壓成活褶(可用膠帶固定或者預縫一下),也可以緝縫。打褶后,每片裙片的寬度變為(腰圍+裙門寬×2)/2。
將打好褶襇的兩片裙幅裙門處疊合,僅在腰線處固定;然後上好裙腰,同時縫好系帶。通常,裙子的褶子是靠裙腰的緝縫固定的,裙腰以下的褶是不固定的。
熨燙整理。至此,一件馬面裙便縫製完畢。
清代馬面裙
清代馬面裙

起源發展


起源
“馬面”一詞,最早出現在《明宮史》中:“曳撒,其制后襟不斷,而兩傍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褶,往兩旁起。”但馬面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因為宋代的裙子已經具有馬面裙的馬面形制了。
旋裙是宋代女子為方便騎驢而設計的一種功能性的“開胯之裙”。孟暉在《開衩之裙》中道:“此類宋裙乃是由兩片面積相等,彼此獨立的裙裾合成,做裙時,兩扇裙片被部分地疊合在一起,再縫連到裙腰上。一些出土的文物也有馬面裙蛛絲馬跡,如山西晉祠彩陶中的一尊宋代侍女像上就有馬面裙的影子。
發展
宋代的旋裙發展到明代,逐漸形成了馬面裙。明代成化年間,京城人士都喜歡著馬面裙。上至一國之母下至黎民百姓,人人皆穿馬面裙。只是不同的階級,馬面裙的質地、裝飾和色彩都有著嚴格的區別。只是這時並無“馬面裙”之名,裙式簡單且未定型,色彩秀麗,整體給人清新淡雅的感覺。
清代馬面裙在繼承明代裙式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衍變逐漸發展成為清代漢族女子的日常著裝,成為了清代女子的標誌性裙式。馬面裙在清代發展最快,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裝飾結構風格,是清代裙子的基本形制。
20世紀初,清政府逐漸崩潰。民國初的馬面裙在風格上仍然繼承發展著清代那寬鬆的款式、明朗的色彩和複雜的工藝,而這一切都在逐漸銳簡,慢慢由富貴走向了衰落。
五四運動以後,受“民主、自由”等思想的影響,中國女性的裙子與西方女裙的差別越來越小,傳統女裙的元素漸漸消失,這也預示著馬面裙已走近末梢。
隨著裙式不斷簡化,至20世紀30年代,有繡花的馬面裙逐漸在生活中被人們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喇叭裙、旗袍等。

文化特徵


文化內涵

馬面裙色彩較為鮮艷,以紅色居多,藍色也比較常見。紅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熱衷的顏色,因為其代表著吉祥與喜慶。按照漢族的習俗,在女子婚嫁及節日等慶典中,一般都穿紅色裙子。在清代,藍色的馬面裙也比較常見,作為當時的流行色,常與黑色和黃色搭配。
馬面裙的紋樣可以分為單獨的刺繡織物紋樣和大面積的刺繡織物紋樣圖案,其中單獨的刺繡織物紋樣佔了大多數。這其中每一種紋樣所傳遞出來的寓意也會不同。如動物類紋樣,在傳統的歷史發展中,龍鳳紋樣一直伴隨著每一個中國人,龍鳳紋樣大多出現在每一個皇帝及後宮的嬪妃們的服裝中,龍和鳳還象徵著男女之間愛情的美好姻緣。還有在現實生活中魚的寓意,魚諧音“余”,就有了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植物花草類紋樣,通過花它們身上各自不同的品質給予圖案美好的寓意,作為國花的牡丹,代表富貴;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代表玉潔冰清;菊花代表益壽延年;百合象徵著神聖聖潔,純潔與友誼,寓意百年好合,未來生活充滿陽光。

穿著搭配

在穿著方式上,明代女子的基本著裝規則還是傳統的上襖下裙。繼續延續著漢族傳統著裝形式。在這之中,將上半身的棉襖與下半身的馬面裙或者間隔褶裙相搭配穿著便形成“襖裙”的穿著形式。
晚清時期漢族女子上衣著襖或衫,下裳著馬面裙,裙內著褲。上衣下擺較長,可將馬面裙上部遮住,褲腳長於裙擺,可露出褲腳刺繡花邊。因而馬面裙上部會出現留白。至民國初年,女子上衣下擺普遍較短,下裳為馬面裙或更簡潔的圍系式、套穿式裙,裙內著絲襪。這一時期的馬面裙裝飾簡單素雅,以黑色或其它深色為主,突出知識女性的形象。

歷史價值


明清時期,是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了鞏固和發展的時期,這同樣也體現在了作為歷史上政治經濟客觀反映的服飾文化上。清代是以滿族為核心建立的中國最後一個君主集權制王朝。滿族統治者為了滿足統治需要,強迫漢人依照滿族服飾“剃髮改裝”,形成中國歷史上的一次服飾變革,導致滿漢民族矛盾尖銳。為了緩和矛盾,清政府又頒布了“十從十不從”的法令,其中“男從女不從”使馬面裙作為漢族女性服飾得以傳承。
清朝時是馬面裙盛行的時代,馬面裙的風格也由明代的清新淡雅變成清代的華麗富貴。清代馬面裙的裝飾意味日益濃重。側裙幅或為細密褶襇而成的百褶裙,或為鑲飾縱向襕干緞邊的襕干裙。裙面刺繡花樣豐富,緞邊裝飾考究,無不凸顯了中國傳統女紅技藝的精湛。
世界各國領導人都熱衷於穿著民族服裝出席外交活動,向全世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
在現代時裝設計中,以馬面裙結構元素為靈感的設計開始增多。一些設計師從馬面裙的圖案紋樣中找尋靈感,將其變形重組后應用自己的設計中;或者在結構上巧妙地結合馬面裙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