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陽虛
脾陽虛
脾陽虛,中醫證候名,又稱脾虛寒證,是指脾陽虛衰,失於溫運,陰寒內生,以食少、腹脹腹痛、便溏等為主要表現的虛寒證候。
● 英文名稱:Spleen Yang Deficiency
● 又稱:脾虛寒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 脾陽虛,脘痹不飢,形寒怯冷,脾陽式微,不能運布氣機,非溫通焉能宣達。(《臨證指南醫案》)
● 脾陽不足,功能減退,溫煦無力,運化失職,並虛寒內生的病理變化。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脾陽虛,又稱脾虛寒,指脾氣不足,陽氣虛衰,溫煦作用減弱,運化不利,陰寒內生。多由感受外寒、過食生冷、過用苦寒藥物損傷脾陽所致;亦有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者。
● 脾位於腹中,在膈之下,與胃相臨。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互屬絡,脾胃之間為表裡關係。
● 脾在體合肉,脾氣是否充盛,決定肌肉是否豐滿;脾主四肢,脾氣足則肢體活動有力;脾之華在唇,唇的豐滿潤澤程度可以反映脾氣的強弱;脾在竅為口,飲食口味的感知,與脾運化功能有密切關係;脾在志為思,主思慮,思慮過度則傷脾;脾在液為涎,若脾虛,則津液不足或不能固攝,出現口乾或流口水等表現。
●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三點。脾主運化,指脾氣可將飲食水谷轉化為精微物質,並將其吸收、轉輸到全身臟腑,並能參與人體津液代謝,運化水液;脾氣主升,指脾氣具有向上運動的功能,將水谷精微上輸於心、肺、頭面,並維持支撐內臟位置的相對穩定;脾主統血,指脾氣能統攝、控制血液,使血液在脈中運行。
● 脾喜燥惡濕,乾爽清潔的環境於脾氣運化有利,而穢惡濕濁則容易傷脾。
● 脾陽虛指脾氣不足,脾陽虛衰,失於溫煦,運化不利,陰寒內生。或因過食生冷、外寒直中中焦、過用苦寒藥物,久之損傷脾陽;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相火不能生脾土所致。
● 多見食少,腹脹痛,喜溫喜按,泄瀉便溏等,並見虛寒證候如畏寒怕冷,四肢不溫,面色蒼白,口淡不渴,或肢體浮腫,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沉遲無力等。
● 常用理中丸治療,溫陽補虛,用藥有人蔘、白朮、乾薑、炙甘草。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4]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