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拉克辛

阿普拉克辛

1700—1706年任海軍衙門長官。 1718年起任海軍院院長。 1723—1726年任波羅的海艦隊司令。

正文


俄羅斯帝國初期的一對父子元帥

老阿普拉克辛(1661—1728)


費多爾·馬特維耶維奇·阿普拉克辛(1661—1728.11.10),海軍軍事家,彼得大帝近臣。
阿普拉克辛自參加組建“少年軍”起,把自己的大半生獻給了創立俄國海軍的事業。1693—1696年任德維納督軍和阿爾漢格爾斯克(當時俄國唯一的海港)港督。參加過1696年第二次亞速遠征和俄國艦隊在塔甘羅格附近的第一次大演習(1699.8)。領導過建設塔甘羅格軍港。1700—1706年任海軍衙門長官。1718年起任海軍院院長。在同瑞典作戰期間,成功地指揮了保衛彼得堡的軍隊。1710年圍攻與奪取維堡時任軍長,後任大橈戰船區艦隊司令,該艦隊在漢科角海戰中立下了戰功。1715—1719年指揮了波羅的海海上戰役和登陸戰役。1722—1723年波斯遠征時,任裏海區艦隊司令。1723—1726年任波羅的海艦隊司令。1726年起為最高樞密院成員。第一個被授予海軍元帥稱號(1708),這是彼得一世頒布的俄國海軍中最高軍銜。

小阿普拉克辛 (1702—1758)


斯捷潘·費多羅維奇·阿普拉克辛 Степан·Федорович·АПРАКСИП 【1702.7.30--1758.8.6,彼得堡】俄國陸軍元帥(1756)。參加過1735-1739年俄土戰爭。因與宮廷關係密切,得以官運亨通。1743年任陸軍院副院長。七年戰爭(1756-1763)初期任俄軍總司令。他並不具備軍事長官的素質,加之考慮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女皇死後,親普魯士的彼得·費多羅維奇(彼得三世)即將登基,因此在指揮作戰方面極端遲緩和猶豫不決。甚至在俄軍官兵由於英勇作戰取得了大耶格爾斯多夫戰役(1757)勝利的情況下,他卻把軍隊毫無組織地調過涅曼河,終使轉勝為敗。為此被撤職,並指控犯有叛國罪而被捕。審訊期間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