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

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

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初建於1956年,是湖南省全省唯一以少年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專業表演藝術團體。分為木偶和皮影兩個演出團。

劇院多次出國訪問和參加國際木偶節,先後出訪過朝鮮、捷克、波蘭、前蘇聯、法國、瑞士、匈牙利、前南斯拉夫、蒙古、羅馬尼亞、德國、越南、伊朗、澳大利亞、新格里多尼亞、斐濟、日本、美國等國家及香港地區。

簡介


皮影戲
皮影戲
湖南木偶皮影戲素以操縱穩健準確、表演細膩傳神、造型精美生動、神態栩栩如生而聞名於世,尤其是皮影的童話劇和寓言劇,在皮影界獨樹一幟,更是蜚聲國內外。皮影戲被法國《費加羅報》贊為“比金子還貴重的皮影戲”,木偶戲在澳大利亞國際木偶節上被稱為“跨越了語言障礙”、“特殊的表演藝術和技巧,尚未能有與之媲美”。
1965年在羅馬尼亞舉行的第三屆國際木偶節上,皮影戲獲最佳演出獎;1983年在澳大利亞國際木偶節上,木偶戲《金鱗記》榮獲榮譽獎;1993年木偶戲《火雲鳥》獲文化部華新劇目獎;1997年皮影戲《三隻老鼠》獲文華新節目獎。

歷史


湖南木偶最早見於史籍,《舊唐書·崔慎由傳》中記載:唐咸通六年(865),桂州戍邊官兵起事,經湖南
皮影
皮影
“每將過郡縣,先令倡卒弄傀儡,以觀人情。”湖南杖頭木偶戲至清代已甚為興盛。清同治八年(1869年)《漵浦縣誌》中,載有清嘉慶辛酉(1801年)科舉人鄧大猷的《竹枝詞》:“梨園弟子不知耕,一擔傀儡隨處行,但過重陽風雨後,村村演劇賽秋成。

發展


劇院建院之後,在繼承優秀傳統藝術的基礎上對木偶皮影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創新,操縱表演技藝日趨完
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
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
美,使古老的木偶皮影藝術煥發出新的藝術青春,贏得了國內外普遍的讚譽。皮影戲被法國《費加羅報》贊為“比金子還要貴重的皮影戲”;木偶戲在澳大利亞國際木偶節上被譽為"特殊的表演藝術和技巧,尚未有能與之媲美"。
湖南木偶皮影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地方色彩。以操縱穩健準確,表演細膩傳神,造型精美生動,效果栩栩如生而聞名於世。

演員


劇院現有主要藝術家:譚奇書、於兆富、熊國安、李桂香等。

成就


我院多次接待國外政府首腦和知名人士;多次代表國家出訪亞洲、歐洲、美洲的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多
湖南木偶皮影藝術劇院
湖南木偶皮影藝術劇院
次榮獲國際、國內大賽的最高獎項。1965年在羅馬尼亞舉行的第三屆國際木偶節上,皮影戲獲“最佳演出獎”;
1966年在越南,我院獲“一級勞動勳章”;
1983年在澳大利亞國際木偶節上,木偶戲《金鱗記》獲“榮譽獎”;
1993年,大型木偶劇《火雲鳥》獲國家文化部頒發的第三屆“文華新劇目獎”;
1997年皮影戲《三隻老鼠》獲國家文化部頒發的第七屆“文華新節目獎”;
2000年,木偶戲《獵人海力布》、皮影戲《三隻老鼠》在捷克布拉格國際木偶節上獲“最佳傳統表演獎”;同年在斯洛維尼亞第十一屆國際木偶節上,皮影戲《龜與鶴》、《三隻老鼠》等獲“二十五星”大獎;
2003年,在全國“金獅獎”木偶皮影比賽中,大型木偶劇《石三伢子》獲“金獎”,皮影劇《肥貓哥兒》、《會搖尾巴的狼》獲“銀獎”、《猩猩與天鵝》獲“銅獎”;
2004年,大型木偶劇《石三伢子》在杭州第七屆中國藝術節上,獲文化部第十一屆“文華新劇目獎”;
2005年,大型木偶劇《馬蘭花》在蘇州第五屆全國優秀兒童劇展演中,獲“優秀劇目三等獎”。
同時,我院劇目還多次在湖南省新劇(節)目匯演中獲“優秀劇目獎”及湖南省“五個一工程獎

木偶劇


我院多年來一直稟承為少年兒童服務這一宗旨,根據木偶皮影的特點,每年都創作了許多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新劇(節)目,為豐富少年兒童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院保留了大量優秀經典劇(節)目,木偶劇目有:《歡天喜地》、《石三伢子》、《金猴降妖》、《化蝶》、《青蛙王子》、《獵人海力布》、《娜娜的紅裙子》等;皮影劇目有:《龜與鶴》、《兩朋友》、《采蘑菇》、《狐狸與烏鴉》、《三隻老鼠》、《梁紅玉》、《哪吒鬧海》、《火焰山》、《肥貓哥兒》、《多心國》、《背簍娃娃》等。

劇院領導


楊宙謀,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副會長,國家一級作曲。
張帆,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副院長。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理事,湖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成員。
李鴻飈,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劇院副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理事,湖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國家二級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