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尾伸筋草的結果 展開

馬尾伸筋草

馬尾伸筋草

馬尾伸筋草,中藥名。為石杉科植物金絲條馬尾杉Phlegmariurus fargesii(Herter)Ching[Lycopodium fargesii Herter]的全草。分佈於台灣、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具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濕之功效。常用於風濕關節痛,跌打扭傷,肥大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

入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淡,性平。

歸經


歸心、腎二經。

功效


舒筋活絡,祛風除濕。

主治


用於風濕關節痛,跌打扭傷,肥大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

相關配伍


1.治風濕性關節炎:馬尾伸筋草6g,水煎,沖酒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跌打扭傷:馬尾伸筋草9g,煎服。另取鮮草適量搗敷。(《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浸酒塗擦。

使用注意


本品用量過大,易致麻醉不醒。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洗凈,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金絲條馬尾杉,又名馬尾石松《植物分類學報》。附生草本,莖柔軟下垂,長60~lOOcm,多回二叉分枝,除近根部密生交錯的灰白色綿毛外,青翠而細長,外形狀如馬尾。葉軟而厚,略有蠟質亮光。葉型有兩種:營養葉呈腺狀披針形,長3~5mm,寬約0.8mm,先端漸尖略內彎,全緣,基部圓楔形下延螺旋狀貼生於枝上;中脈不明顯;孢子葉倒卵形或菱狀卵形,長約2mm,寬約lmm,先端突尖,全緣,基部寬楔形,背部中脈隆起。孢子囊生於孢子葉腋,圓腎形,黃色,有短柄。

生長環境


生長於懸岩絕壁或生有苔蘚植物的古老樹榦上。分佈於台灣、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藥材性狀


乾燥全草青綠色,細長,多分枝,質柔軟光滑,略有光亮,鱗葉排列緊密,不刺手,多無根部;如有根部殘留,則可見黃白色或灰白色的綿毛。以青色、乾爽、長條者為佳。

相關論述


《廣西本草選編》:“味淡,性平。”
《廣西本草選編》:“舒筋活絡,祛風濕。主治風濕關節痛,肌肉攣急,跌打扭傷,肥大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