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亞瑟王傳奇的結果 展開
- 傳說
- 圖書
亞瑟王傳奇
傳說
以傳說中的英王亞瑟為中心的故事體和中世紀的傳奇故事。這些故事記述了亞瑟王的一生、他的騎士們的奇遇,以及他的騎士蘭斯洛特(Lancelot)和亞瑟的王后桂妮維亞(Guinevere)的姦情。
這種傳說故事在公元九世紀就已流行於威爾士,後來透過蒙茅斯的傑弗里(Geoffrey of Monmouth)的文學作品而流行於歐洲。克雷蒂安·德·特羅亞(Chretien de Troyes)、瓦斯(Wace)、萊亞門(Layamon)、馬洛禮(Sir Thomas Malory)等人都曾寫過有關聖杯的故事。維多利亞時期這個題材再度流行,重要的作家有丁尼生(Alfred Tennyson)的《亞瑟王之牧歌》和懷特(T. H. White)的《過往和未來的國王》。亞瑟是否為一歷史人物仍無法確定。中世紀傳說他是6世紀的戰士,擁護基督教,率不列顛部落擊敗撒克遜入侵者,539年左右死於卡曼蘭戰役,后葬于格拉斯頓伯里(Glastonbury)。
布靈頓人的歷史
亞瑟王(King Arthur)是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圓桌騎士團的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他是羅馬帝國瓦解之後,率領圓桌騎士團統一了不列顛群島,被後人尊稱為亞瑟王。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故事,最初如何誕生,源自何處,皆無從查考。究竟亞瑟王是不是以某位歷史人物作為基礎塑造出來的虛構角色也不得而知。
西元800年左右,威爾斯的修士撰寫了一本《布靈頓人的歷史》,書中首次記載“亞瑟”這個名字,描述他領導威爾斯人抵抗從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薩克森人。
亞瑟王傳說,是西元十二世紀,由遍歷歐洲的吟遊詩人開始傳頌的。
曾經統治英國的凱爾特民族在西元一世紀的時候被羅馬帝國所統治,歷經六世紀以後,日耳曼民族相繼入侵,其勢力漸趨衰微,終於被迫讓出英國王位。傳說中,亞瑟就是在日耳曼民族入侵的這段時期裡面,以凱爾特人的英雄身分登場。他率領各部落在名為巴頓山之役的交戰中一舉擊潰屬於日耳曼民族一支的薩克森人,被視為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傳奇人物。
但是,亞瑟的形象卻隨著傳說故事旳演進而不斷地變化,最後演變成為統治不列顛之王,成為將蘭斯洛特、崔斯坦等傳說中的騎士收於麾下的“圓桌騎士團”的首領,擁有至高榮譽的英雄。
王者之劍(Excalibur)與石中劍(Caliburn)是亞瑟王至尊的王權象徵,佩帶著這把具有精靈魔力的王者之劍,令眾騎士俯首稱臣,不僅確立他自己的王位,也在眾多的戰役之中贏得勝利,凱旋而歸。
9世紀
不列顛歷史(Nennius)
10世紀
威爾士編年史(作者不知)
安努?的戰利品(Taliesin)
11世紀
聖高茲諾維伊斯?傳奇(威爾士語,約1019年,提及亞瑟及伏提根?)
12世紀
威爾士語:
希爾胡齊和奧倫(作者不知,約1100)
拉丁語(書名俱按意式拉丁語讀音翻譯,括弧內按原語言讀音)
聖卡多克的生平(Lifris,約1061-1104,提及亞瑟和凱)
聖卡拉諾格的生平(約1100,提及亞瑟)
聖鄂弗拉米的生平(約1100,提及亞瑟)
聖帕特努斯的生平(約1120年代,提及亞瑟和卡拉多克)
英格蘭國王事件錄(William of Malmesbury,1125,提及亞瑟)
英格蘭故事/史(Henry of Huntingdon,1129,提及亞瑟)
聖吉爾地的生平(Caradoc of Llancarfan,關於智慧者聖吉爾達斯的的生平,包括最早期版本的麥麗干阿特綁架桂妮維亞的敘述)
Geoffrey of Monmouth的作品:不列顛諸王史(約1136-8)
梅爾利尼(梅林)的生平(約1140)
聖肯提根的生平(約1185,包含了梅林的傳奇,被稱為萊洛肯)
聖伊爾圖德的生平(約1190年代,提及亞瑟和馬爾克王王)
法語和盎格魯-諾曼語(按法語語音翻譯)
布呂的故事(Wace,約1155,盎格魯-諾曼語對不列顛國王故事的重編)
特里斯坦(Thomas of Britain,約1170年代)
特里斯坦(Béroul,約1170年代)
瑪麗·德·法蘭西的抒情詩(約1170年代)
朗瓦勒
歇赫弗瓦(約1170年代,特里斯坦和伊索爾特故事的一章)
特里斯蒂的詩作
埃赫克和艾妮德(約1170年代)
克里傑(約1170年代)
烏文英:獅子騎士(約1180年代)
帕西瓦爾:聖杯故事(約1190)
特里斯坦(提及,但未留存至今)
羅貝·德·波鴻的詩作
亞利馬太的約瑟夫(留存至今)
梅林(留存300行)
帕西瓦爾(另懷疑為羅貝著的散文版本的亞利馬太的約瑟夫、梅林、佩瑟瓦三部曲僅存兩卷手卷)
德語:
特里斯坦(Eilhart von Oberge,約1170年代)
蘭斯洛特(Ulrich von Zatzikhoven,12世紀晚期,對遺失的法語故事蘭斯洛特的翻譯,應比特里斯蒂的著名的“蘭斯洛特”又名戰車騎士,Ulrich von Zatzikhoven在1194年得到了一本原書的複製本,於是翻譯為德語)
13世紀
法語,盎格魯-諾曼語或普羅旺斯語:
費古的故事(Guillaume le Clerc,1190年代/1200年代)
茹菲(作者未知)
蘭斯洛特-聖杯(作者未知,1210年代至1230年代)
聖杯的故事
梅林的故事
蘭斯洛特散文小說
尋找聖杯
亞瑟王之死
佩雷斯瓦努斯(作者未知,約1201年代)
特里斯坦散文小說(Luce de Gat,1230年代,及Helie de Boron,約1240)
寂靜的故事(Heldrius de Cornwall,約1260s)
后聖杯文編(作者未知,1230年代至1240年代)
亞瑟王的故事(Rustichello da Pisa,法蘭克-義大利語,約1290年代-1300)
德語:
特里斯坦(Gottfried von Strassbury,約1210年代)
帕西瓦爾(Wolfram von Eschenbach,約1210年代)
丹尼爾·馮·布魯門達(Der Stricker,約1220)
王冠(Heinrich von dem Turlein)
蓋爾(Der Pleier,約1230年代)
斯堪的納維亞語、英語、荷蘭語、希伯來語、威爾士語另有上述小說的翻譯版
14世紀
英語:
頭韻詩 亞瑟王之死(作者未知)
分節詩 亞瑟王之死(作者未知)
亞瑟王的懺悔
高文爵士和瑞格雷爾小姐的婚禮(作者未知)
亞瑟王和塔恩·瓦德林的冒險(作者未知)
高文爵士和綠騎士(珍珠詩人)
郎弗爾爵士(Thomas Chestre)
里波斯·德思刻努斯(Thomas Chestre)
伊弗安和高文
聖杯爵士帕西瓦爾
湖上的蘭斯洛特
威爾士語(日期均有爭議):
馬比諾吉昂(作者未知,公元九世紀)
庫爾威奇與奧爾溫
15世紀
英語:
亞瑟王之死(托馬斯·馬洛禮爵士)
散文梅林
亞瑟王和康沃爾王
高文爵士和鄉下的卡萊爾
義大利語:
戀愛中的奧蘭多(Matteo Maria Boiardo)
16世紀
英語:
小不列顛的亞瑟王
綠騎士(約1500)
高樂格拉斯和高文的俠義故事(1508)
高文爵士的Jeaste(不知是否人名)
亞瑟王的厄運(Thomas Hughes,1587)
王后仙女(Edmund Spenser,1590)
威爾士語:
特里斯坦的故事(殘留手稿碎片)
亞瑟王(King Arthur),傳說中古不列顛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偉大國王。人們對他感性認識更多的是來自凱爾特神話傳說(Celtic mythology)和中世紀的一些文獻,沒有人大量涉足過亞瑟王的真實生活。傳說他是圓桌騎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的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
桂妮維亞嫁給了亞瑟王,作為嫁妝,她的父親送給亞瑟王那張著名的圓桌,後來,成為王后的她與圓桌騎士也就是蘭斯洛特(Lancelot·Du·Lake)相戀的事情曝光后,給王國帶來了動亂后,出家成為了一位修女,從此再也沒有與蘭斯洛特見過面。
效忠王室的法師。幫助國王登基,成婚,建設城閣,制定圓桌騎士等制度,使王室日
趨繁榮。後來因受湖上女王維安的姿色所迷,終於被囚禁在洞窟里。
凱騎士
艾克特的兒子。童年時代跟亞瑟王生活在一起。亞瑟登基后,任命他為宮廷執事長。
一生輔佐王政。是一位心地善良而富有幽默感的人。
高文騎士
首席圓桌騎士。在眾騎士中,智慧特高,善謀略,重道義和友誼,為了國王,情願娶
最醜陋的林中女人為妻,傳說中高文在太陽上升的時候,他的力量也會隨之越來越強
巔峰的時候,可以達到三倍速之多,力量的加成隨著太陽的下降而減少。
蘭斯洛特騎士
幼年時,被湖中仙女所撫養長大,因此被稱為“湖上的蘭斯洛特”在圓桌騎士中,以剛毅勇敢
聞名。為了效忠亞瑟王,不辭赴湯蹈火,可是後來竟變成亞瑟王的敵人。跟國王對抗。
加雷斯騎士
高文騎士的弟弟。幼時跟哥哥離散,和生母兩人生活在深山裡,後來出任宮廷,列入
騎士的末座。
特里斯坦騎士
康瓦爾王的外甥。因為小時候受到繼母的虐待,逃出家門,前往法國學武,同時也學會
了音樂,因而認識了伊莎公主。一生在悲戀中度過。
加拉哈德騎士
耶穌基督的弟子約瑟夫的後裔,蘭斯洛特的兒子。因負起尋找聖杯的大任,而成為圓桌騎士之一。最後
在薩拉斯城,跟聖杯同時升天。
鮑斯騎士
蘭斯洛特的表弟。跟哥哥一起在湖中仙女那兒長大,一生效忠亞瑟王,是尋找聖杯時
唯一看到聖杯而生還的人。
莫德雷德騎士
亞瑟王的私生子,為了得到王位,得到亞瑟王的認可,偷走了Clarent(王室中繼承者的劍),趁王室衰微篡
奪了王位的叛臣。後來在卡姆蘭之戰中被亞瑟王刺死。
愛爾蘭國的公主,聰明美麗。原來是薩拉先的騎士巴美斯的未婚妻,因為戀慕樂人騎
士特里斯坦而分離後來成為康瓦爾王的繼室。
雖然其後經過教皇的調解,迫於騎士的榮譽,蘭斯洛特交還了桂妮維亞,但故事並未到此結束。另一位圓桌騎士高文——同時也是亞瑟王的侄子——他的兄弟在阻止蘭斯洛特劫走桂妮維亞時被蘭斯洛特所殺。亞瑟王本來就對王后被拐的恥辱耿耿於懷,加之高文慫恿,終於決定親征法蘭西。就是這次征討蘭斯洛特給了莫德雷德篡位的良機。
亞瑟王與莫德雷德在卡姆蘭兩敗俱傷,王國土崩瓦解。痴心的蘭斯洛特返回英格蘭繼續追求桂妮維亞,然而王后已經做了修女。蘭斯洛特最後也出家做了修道士,兩人至死再未見面。
(X)Queen Guinevere
傳說桂妮維亞是King Leodegrance ofCameliard 的女兒,也就是這位老先生給了亞瑟王那可以容納一百五十人就座的圓桌。據稱桂妮維亞王后"令人驚嘆地美麗,那美麗足以令所有男人心動"。有道是"紅顏禍水 ",用在這位女性身上一點都不為過。桂妮維亞王后並非是水性楊花之人,但她的美麗卻足以令接近她的男人在衝動之下犯大錯。據說在亞瑟王娶個桂妮維亞之時,先知的梅林就提醒他,"格尼維爾將來必會給你帶來災厄,切不可強行挽留",然而亞瑟王並未在意。終於桂妮維亞與守護騎士蘭斯洛特擦出愛情的火花並私奔。雖經羅馬教廷的調解,桂妮維亞返回卡米洛特,卻很快又被亞瑟王的侄子莫德雷德看上。
卡姆蘭一役之後,桂妮維亞終於意識到是自己的存在給國家帶來災厄,於是做了修女。之後蘭斯洛特從法蘭西返回不列顛,希望能與桂妮維亞再續前緣。面對蘭斯洛特桂妮維亞三次哭到暈倒,但最終沒有答應蘭斯洛特的請求。蘭斯洛特未能得到愛人,萬念俱灰也作了修士。
跟亞瑟王與桂妮維亞王后的浪漫愛情相反,摩根的存在對亞瑟王就相當於莉莉斯的引誘和撒旦的詛咒。因為英文中nephew既表示侄子也表示外甥,因而這位女子與亞瑟王究竟是同父異母還是同母異父已經無從考證。傳說中摩根也掌握魔法,她可以飛行,還能改變自己的外形。總之她與亞瑟王亂倫生下一個名叫莫德雷德的男孩,傳說也正是這位女士故意將Excalibur的劍鞘丟棄,因此失去劍鞘保護亞瑟王才在卡姆蘭被莫德雷德所重傷。
梅林向亞瑟王預言,"這個男孩將來會篡奪你的王位。"
於是亞瑟王號令將國內與莫德雷德同一天出生的男嬰全部集中起來放在一艘船上,然後讓這艘船自己漂向大海。結果船觸礁沉沒其他男嬰全都溺死,唯有莫德雷德被一塊船板送回陸地,安然無恙。亞瑟王認為這是上帝的旨意,於是將莫德雷德帶回城堡放在自己身邊長大,未再對他起過殺心。
卡姆蘭戰役無疑是亞瑟王傳奇故事中最慘烈的一幕。亞瑟王回師討伐篡位的莫德雷德,雙方在卡姆蘭的河谷地帶展開大決戰,雙方都血流成河,王國所剩的圓桌騎士都在這場惡戰中死去。只有一位騎士倖存,他的名字叫Bedivere(貝狄威爾)。傳說貝狄威爾曾經在戰爭中失去過一隻手臂,因此他是一位獨臂騎士。這位貝狄威爾是世間最後一個看見亞瑟王的人。卡姆蘭之役以亞瑟王親手殺死既是自己侄子也是兒子的莫德雷德而告終,而他本人也受到莫德雷德的致命一擊。
奄奄一息的亞瑟王請求貝狄威爾將聖劍Excalibur歸還湖之仙女,意為他將卸下守護國家和人民的責任。忠誠的騎士貝狄威爾知道撒手聖劍即表示王將要逝去,他兩次去來到湖邊都未能下決心,而是向亞瑟王那裏謊稱劍已歸還,而亞瑟王卻一直重複那句話"將Excalibur沉入湖裡去"。第三次貝狄威爾終於咬牙將Excalibur投向湖心,這時湖中伸出女人的手接過劍柄,聖劍回歸它的本源。
騎士精神一直是西方社會一個頗受爭議的話題,它究竟反映了男權社會中對婦女地位所作的虛偽的抬升,還是表現了一個有教養男士對女士彬彬有禮,體貼溫柔,成為當今許多女士心目中的典範情人;而塞萬提斯卻在其作品《唐吉訶德》中對之做了辛辣的諷刺,為讀者刻畫了一個受騎士小說荼毒的一個可憐又可笑的人物。隨著女權運動的興起,在“男女平等”的旗幟下,女權主義者對騎士精神嗤之以鼻,認為它是男性沙文主義的體現。而在當今社會,隨著歧視婦女、虐待婦女現象的層出不窮,人們又在呼喚中世紀的騎士精神。但這絕不是簡單的復古,騎士精神已被賦予嶄新的時代精神。所謂騎士精神永存,正是這種嶄新的騎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