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則碑

水則碑

“水則”的“則”意思是“準則”。水則碑作用:測量水位,預防洪澇災害。水則,中國古代的水尺,又叫水志。最早的水則是李冰修都江堰時徠所立三個石人,以水淹至石人身體某部位,衡量水位高低和水量大小。

釋義


水則碑
水則碑
宋代已改為刻石十畫,兩畫相距一尺的水則。北宋時江河湖泊已普遍設立水則。主要河道上已有記錄每日水位的水歷。明清時江河為了報汛、防洪,往往上下游都設有水則。古水則有三種形式。①無刻畫,如石人水則。屬於這一類的如:南宋在今寧波設立的平字水則,上刻一大“平”字。規定漲水淹沒平字,即開沿江海各泄水閘放水,以免農田受災;落水露出平字就關閉閘門。明萬曆時紹興重修三江閘,於閘旁改設:“則水牌”,刻金木水火土五字,規定水淹至某字,開閘若干孔放水。②只有洪枯水位刻畫,如:《水經·伊水注》記載三國魏黃初四年(223)伊闕石壁上的刻畫及題詞;自唐代已有的長江涪陵石魚只刻記枯水位等。民間自刻的這類刻畫不少,大江河上往往存有前代遺跡。③有等距刻畫的水則碑,最為常見。如宋代至明代太湖出口、吳江長橋刻有橫道的石碑,用以量測水位,此碑還刻有非常洪水位。徠吳江長橋另一塊刻有直道的石碑為記錄每旬水位用,它上面也刻記非常洪水位。

寧波水則碑


水則碑
水則碑
水則碑,位於寧波市海曙區鎮明路西側平橋街口(原是平橋河)。宋寶祐間(1253~1258)建,明清兩代續修,現大部分石亭建築為清道光時所建,保留了南宋的亭基和明代的重修“平”字碑。1999年,考古重現水則碑(亭)舊貌,經重修后,恢復平橋河,與月湖水系相通,還歷史的環境氛圍。
水則亭為水則碑而建,亭在四明橋下,取適中之地,測量水勢,鐫“平”字於石上,城外諸楔閘視“平”出沒為啟閉,水沒“平”字當泄,出“平”字當蓄,啟閉適宜,民無旱澇之憂。因此,把四明橋改稱平橋。水則亭為保莊稼豐稔、州郡平安發揮了重要作用。水則碑利用平水的原理達到體察災情、民情統一調度的目的,是我國城市古水利遺存中僅有的實例。是研究水利發展史,研究城市排澇防洪水利工程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有著特殊的意義。

紹興水則碑


成化年間,戴琥守越,為加強紹興河湖水位管理,特在佑聖觀前河中設立水則(即水位尺),又在佑聖觀內豎立水則碑,即《山會水則碑》。規定“水在中則上,各閘俱開;至中則下五寸,只開玉山斗門、扁拖、龕山閘,至下則上五寸,各閘俱閉”。水則碑對山會平原的河湖水位,對不同季節,不同高程的農田耕作,及舟楫交通,都能全面照顧到,而且設於府城之內,府衙之旁,便於觀察和執行。它從成化十二年(1476)起,使用了六十年,一直到三江閘的建成。該石碑現陳列於大禹陵碑廊。

吳江水則碑


宋宣和二年(1120年),在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吳江縣長橋垂虹亭旁豎有水則碑。水則碑分為“左水則碑”和“右水則碑”,左水則碑記錄歷年最高水位,右水則碑則記錄一年中各旬、各月的最高水位。碑文為:“一則,水在此高低田俱無恙;二則,水在此極低田淹;三則,水在此稍低田淹;四則,水在此下中田淹;五則,水在此上中田淹;六則,水在此稍高田淹;七則,水在此極高田俱淹。”如果某年洪水位特別高,即於本則刻曰:某年水至此。該水則上刻寫的最早年代為1194年。由此可知,水則碑不僅是觀測水位所用的標尺,而且也是歷年最高洪水位的原始記錄。
其中右水則碑於1964年時被發現,仍立於長橋垂虹亭舊址北側岸頭踏步右端。在碑面刻有“七至十二月”的六個月份,每月又分三旬的細線,還有“正德五年水至此”、“萬曆卅六年五月水至此”等題刻字跡四處(見《水文》1982年第5期,胡昌新,“從吳江縣水則碑探討太湖歷史洪水”)。左水則碑早於明清之際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