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6條詞條名為周敏的結果 展開

周敏

北航物理科學與核能工程學院教授

徠周敏,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理科學與核能工程學院教授。

人物經歷


碩士(M. S.)1987-1989美國布朗大學應用數學
博士(Ph.D.)1987-1993美國布朗大學理論和應用力學
碩士(M. S.)1982-1985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
學士(B. S.)1978-1982太原重型機械學院機械工程
教授喬治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2005至今
教授喬治亞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05至今
副教授喬治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2000-2005
副教授喬治亞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03-2005
助理教授喬治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1995-2000
博士后研究員美國加州理工學院1993-1995

主要貢獻


A. J. Kulkarni, M. Zhou, K. Sarasamak and S. Limpijumnong. 2006. Novel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ZnO Nanowires Under Tensile Loading.Physical Review Letters97, 105502.
W. Liang and M. Zhou. 2006. Atomic Simulations Reveal Shape Memory of fcc Metal Nanowires.Physical Review B73, 115409.
K. Minnaar and M. Zhou. 2004. A Novel Technique for Time-Resolved Detection and Tracking of Interfacial Fracture in Layered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 52(12), 2771-2799.
M. Zhou. 2003. A New Look At The Atomic Level Virial Stress - On Continuum-Molecular System Equivalence.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A459, 2347-2392.
J. Zhai and M. Zhou. 2000.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Micromechanical Failure Modes in Heterogeneous Brittle Soli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101, 161-180.

獲獎記錄


(1).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青年科學家獎 (NSF CAREER award, 前身為美國總統青年研究員獎 Presidenti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2000。
(2). Sigma Xi教師最佳論文獎, 2004。
(3). Woodruff優秀學者獎 (Woodruff Faculty Fellowship), 2004。
(4).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Fellow, 2005。
徠(5). Georgia Tech 優秀論文獎,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