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犯肺

肝火犯肺

本證多由情志鬱結,氣鬱化火,灼傷肺陰,或邪熱蘊結肝膽,上犯於肺,肺失清肅或肺絡受傷所致。中醫又稱“木火刑金”。

簡介


● 英文名稱:Liver Fire Invading The Lung
● 又稱:木火刑金;木旺侮金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古籍摘選


● 咳嗽者,木火刑金也,止嗽散加柴胡、枳殼、赤芍主之。(《筆花醫鏡》)

名詞解釋


● 肝火熾盛,上逆犯肺,肺失清肅,或肺絡受傷的病理變化。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肝火犯肺指肝火熾盛,上逆犯肺,肺失肅降,肺絡受傷的病理變化。

病機析要

● 肝為剛臟與肺為嬌臟相對而言,肝氣主左升,肺氣主右降,左升與右降相反相成,調節氣機平衡。若肝氣升動太過,肺氣肅降不及,肝脈貫膈上肺,氣火上逆,循經犯肺,則可出現“左升太過,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的病理變化。
● 肝經氣火內郁,熱壅氣滯,則胸中煩熱,脅肋灼痛。
● 肝火灼陰,肝血不足,肝性失柔,故急躁易怒。
● 肝火上炎,沖逆於上,可見頭暈目赤。
● 肝經邪熱熏蒸,膽氣上溢,故覺口苦。
● 肝經氣火循經犯肺,肺受火灼,清肅之令不行,氣機上逆,則為咳嗽。
● 肺中津液為火灼,煉液成痰,故痰黃黏量少。
● 邪火灼傷肺絡,絡傷血溢,則為咳血。
● ● 舌紅苔薄黃,脈弦數,為肝經實火內熾之徵。

五行相侮

● 五行中,肝屬木,肺屬金,正常情況下,金克木,肺勝肝。五行中所勝的一行過於強盛,使原來克制它的一行不僅不能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稱為反侮。如木氣過於亢盛,其所不勝的一行金不僅不能克木,反而受到木的欺侮,出現“木亢侮金”的逆向克制現象。肝火犯肺即是這種五行反侮的病理現象。

證候表現

● 肝火犯肺多見胸脅灼痛,急躁易怒,煩熱口苦,頭暈目赤,咳嗽,痰黏量少色黃,甚則咳血,舌紅苔薄黃,脈弦數等。

常見病證

● 肝火犯肺,常可致脅痛、咳嗽、咳血等病證。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4]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