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家住宅

郜家住宅

郜家住宅也稱“將軍府”,位於興城古城內東南隅,是古城內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國時期建築,始建於1926年。其主人郜汝廉,曾任張學良的中將參謀長,奉軍中將師長。1928年卸甲回鄉后定居此處。

詳細介紹


郜家住宅
郜家住宅
郜家住宅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75平方米,共有房屋18間,分住宅與花園兩部分。西院為住宅,分兩進院落。由於歷史的原因,還有郜家花園、郜家大院等多種稱謂,是古城內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國時期建築,建築形式為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具有典型近代東北地區上等官紳宅院的建築風格。郜家住宅與瀋陽張氏帥府並稱遼寧省兩大民國將領故居建築群,號稱“北張南郜”。郜汝廉於1928年解甲回鄉后在此宅院居住至1947年。解放后,宅邸曾作為縣委辦公地和學校,2003年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
郜家住宅大門的正前方有一塊造型奇特,別緻考究的影壁牆,兩隻鳳凰拖起一大大的福字;當雙鳳拖福講.福字的兩邊是代表吉祥的蝙蝠字樣的圖案,左右兩邊有象徵富貴的葫蘆架,和預示多子多孫的葡萄樹。大院內門廊兩側的耳房布置有“郜汝廉將軍生平事迹展”、“興城近代軍事將領展”等。在展室其中的一面牆上,還可以看到當年張學良寫給郜汝廉的親筆信的放大體,字裡行間透出真摯情誼與知遇之情。
郜家花園叫“么園”,在大院的東側有一個進入“么園”的小門,門上用石灰砌有“么園”二字,許是年代愈久遠愈顯得厚重的關係吧,“么園”二字的字體也顯得格外地古樸有勁。順著這個小門走了進去,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很深遠的花園呈現眼前。園中有銀杏樹、橡樹、槐樹、柳樹……等樹木。透過這些花木,可以想象出花開時節“么園”花草茂盛的景象。在園內還有八角涼亭,一個人工堆砌的假山在旁邊。園子的中間有一個養魚池,但裡面已經沒有什麼魚了。整體看上去,園子兼具了“亭、池、山、林、圃”五項景觀,顯示出獨具匠心的獨特園林藝術。

人物介紹


郜汝廉(1875—1961),字浚泉,1875年出生於興城西關。青年時代的郜汝廉畢業於北洋陸軍武備學堂,早年從軍,是張學良將軍部下,曾任東三省鎮威軍第三、四方面軍中將參謀長,東北軍第十一師師長等職。“九•一八”事變前解甲歸鄉,於宅園內創辦斌英女子中學。日偽統治時,託病不出任地主官吏。1955年他被遼寧省政府聘為參議室參事。1956年,周總理在接見他的時候,稱讚他棄官隱居不為日本侵略者利用、不做偽滿官吏的高尚情操和民族氣節。1961年,郜汝廉病逝,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