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涼山
紀錄片
《走近大涼山》是2021年4月1日起,解讀中國工作室和日本知名導演竹內亮聯合製作的紀錄片《走近大涼山》先導片,登陸全國高鐵列車熱播,每日覆蓋車次1867輛,受眾約1.6億。
該片於20徠21年4月起在日本朝日新聞網、每日新聞網、西日本新聞網等30餘家日本媒體網站集中播出。
慢悠悠的綠皮火車穿山越嶺,在一片蒼翠中突出重圍。10年前(2010年)來大涼山拍攝,因山勢險峻,竹內亮只能肩扛驢馱拍攝設備進山。如今,儘管道路泥濘顛簸,但拍攝團隊的車可以順利開到許多村民家門口。在安裝了新鋼梯的懸崖村,山上賣水的老人隨手掏出的支付二維碼和在城鎮里學習新技能的易地搬遷村民們,讓他很快見證了大涼山正在煥發新的生命力。
俄木依伍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哈甘鄉的村民。她曾經的家在懸崖村附近,海拔1400多米,與地面垂直距離約800米,那裡的村民們之前進出村子大都需要沿著懸崖絕壁攀爬藤梯。交通不便並未阻擋這一家人追逐幸福的步伐。兩個女兒憑藉獎學金完成大學學業,成為教師。丈夫則一直在外打工負擔家用。易地搬遷和技能培訓為俄木依伍開闢了新的幸福路。
剛徠剛搬下山的俄木依伍雖然普通話不流利,但她終於不是只能獨自守著破敗土坯房,依賴搖搖欲墜的藤梯與外界交流的家庭婦女。搬進昭覺縣集中安置點的新家后,俄木依伍打破與世隔絕的狀態,收穫了與更多人交流和獲取外界信息的機會。她參加了縣裡組織的彝綉培訓班,憑藉自己熟練的綉工製作工藝品出售,兼顧家庭的同時還能為自己帶來一筆新收入,用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
竹內亮還拜訪了昭覺縣足球基地,對話當地小學的支教志願者、小學生,親身參與彝族的火把節,與當地彝族居民同吃同住。在他們身上,竹內亮看到了當地人走到山下去、走出去看看、用知識擺脫貧窮的強烈意願,也看到了新的希望,那就是當地孩子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建設家鄉的憧憬。
總監製 | 陳實 |
---|---|
導演 | 竹內亮 |
編劇 | 竹內亮 |
製作人 | 侯慶香、趙萍 |
出品人 | 陳方 |
監製 | 胡冠紅 |
執行導演 | 王可可 |
攝影 | 楊林、徐亮 |
剪輯 | 王可可、竹內亮 |
策劃 | 徐亮 |
後期 | 蘇煥 |
聲音設計 | 姬秀君、徐亮、蘇煥 |
調色 | 姜淏楠 |
字幕 | 劉甸邑、鄭豆芽、夏木 |
藝術設計 | 蔣文偲 |
宣傳 | 晉清曉、陳惠敏、楊淏月、丁志鵬、李晨、王雪飛、韓超群、石川優珠、彭馨儀 |
類型 | 名稱 | 作詞 | 作曲 | 編曲 | 演唱 | 吉他 | 長笛 |
---|---|---|---|---|---|---|---|
片尾曲 | 《火車》 | 塔朗吉 | 程璧 | 王思謙 | 程璧 | 胡晨 | 劉洵 |
竹內亮拍攝《走近大涼山》的初衷是想親眼看看大涼山如今的變化。2010年,竹內亮曾到訪大涼山,為日本NHK拍攝紀錄片《長江天地大紀行》。2020年7月,受解讀中國工作室邀請,竹內亮重訪大涼山,希望通過他的視角記錄發生在大涼山的脫貧故事。整個拍攝歷時兩周,最終被剪輯成50多分鐘的紀錄片。
在拍攝中途,竹內亮在微博發起了關於涼山拍攝地點的徵集,皇家馬德里足球學院一位工作人員主動聯繫了竹內亮,邀請他前往大涼山的一所合作學校進行拍攝。
2010年,大涼山給竹內亮留下了貧窮的記憶,他當時是騎著驢進去的。2020年,所有的拍攝過程都可以開車過去。竹內亮表示,再次走進大涼山,希望能向世界講述更加多元的中國,消除外國人的誤解。
● 攝影師徐亮於2018年在片中出現的涼山布拖縣采洛村雙河小學做了一學期的支教老師。那段時光對徐亮而言很難忘,他一直想拍攝一個真實大涼山。
● 竹內亮認為自己不是去深入展現大涼山,而是以一個外來者的姿態去探訪這裡,所以標題是《走近大涼山》,而非《走進大涼山》。
《走近大涼山》於2021年4月起在日本朝日新聞網、每日新聞網、西日本新聞網等30餘家日本媒體網站集中播出,並陸續登陸中央電視台農業頻道、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衛視科教頻道、廣東衛視、東南衛視、海峽衛視、上海紀實頻道、新疆衛視等國內主流電視頻道以及騰訊、愛奇藝、優酷、嗶哩嗶哩、芒果TV等重要商業媒體網站和客戶端。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備註 |
---|---|---|---|
2021年8月18日 | 2021年北京市提升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業國際傳播力獎勵扶持專項資金項目(入庫類) | 《走近大涼山》 |
2021年8月,《走近大涼山》入選2021年北京市提升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業國際傳播力獎勵扶持專項資金項目。
《走近大涼山》是一部真實記錄大涼山變化的作品。《走近大涼山》全片沒有對貧困生活的哀哉感嘆,而更像是一個外國人無意間闖入其間,經歷了一段有趣的旅程,見到了一群有趣的人,留下了一部有趣的影像。(《人民日報海外版》評)
該片的拍攝手法體現了導演採訪調動情緒方面的專業實力,受訪者感情流露自然,令人信服。該片創作質樸無華,既有對生活的真實記錄與還原,也有隱藏在背後、作為導演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和表達,兩者相互交融、相互成就,分寸得體,令人親切,也因此具有了穿透力和感染力。(《人民中國》雜誌總編輯王眾一、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副總監史岩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