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遼河
東遼河
東遼河全長400公里、年徑流量在5-15億m³之間,亦名赫爾蘇河(滿語:Hersu Ula)又譯為黑爾蘇河、葉赫河,葉赫部落即由葉赫河而得名,原為遼河左側一條較大支流,由於人為活動的影響、現已成為遼河正源。源出吉林東遼縣薩哈嶺小蔥頂子山,曲折西南流入遼寧省,於昌圖縣西古榆樹附近與西遼河故道匯合后稱遼河。《清史稿·地理志》 昌圖府遼源州:“西遼河即西喇木倫河……東遼河自懷德入, 西流來匯, 以下統名遼河。” (註:原文如此,西拉木倫河並非西遼河正源)
東遼河,發源於東遼縣吉林哈達嶺山脈薩哈嶺小寒蔥頂子峰東南。發源地稱遼河掌,位於遼源市區東南部東遼縣遼河源鎮福安村(原屬宴平鄉,后宴平鄉併入遼河源鎮),源頭海拔417米。
東遼河原稱葉赫河、是遼河上游幹流,發源於東遼縣小蔥頂子山,流經遼源、梨樹、公主嶺、雙遼等市、縣。流經三江口與西遼河故道(現為長嶺南部及雙遼排水溝渠)匯合稱遼河。繼續南流與清河匯合后水量變大。
民國時期北方氣候逐漸轉為乾旱,流經科爾沁荒漠草原的遼河幹流中上游(即西遼河)開始出現季節性枯水,葉赫河在枯水季節是遼河昌圖段的唯一來水、從此更名為東遼河。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由於不貫徹可持續發展,西遼河流域上馬了一系列截水工程、草原開墾為耕地,直接造成科爾沁沙漠化加速、西遼河干支流開始頻繁斷流形成閉流區。進入本世紀以後,西遼河通遼—鄭家屯段常年河干天數在300天以上、遼河正源老哈河及最大支流西拉木倫河的來水已經無法下泄到通遼水文站以下。
根據國際標準規定的河流正源需滿足河源唯長、流量唯大、與主流方向一致三大條件,原遼河幹流西遼河正源老哈河玉瀑以下河段早已無水、雖然有西拉木倫河的季節性來水、但95%以上被引入莫力廟水庫。餘下的河水在科爾沁沙漠中消失、只有雙遼段接納新開河后汛期偶有烏吉木倫河(內流河、其尾閭在豐雨年份與新開河溝通)攜帶的洪水彙集。新開河原為西拉木倫河決口形成的北支,如今西拉木倫河自身都經常斷流、新開河常年無水、多數時間只是一條承接灌溉廢水的排污溝、現存流程短來水極不穩定。因此,西遼河已經不能再作為遼河幹流看待。東遼河作為距遼河入海口流程最遠、常年有水的支流,成為遼河正源。
三江口以上全長383公里,流域面積11306平方公里,南流約20公里后與西遼河故道匯合。流域平均寬度33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062%,山區佔全流域面積的34%,丘陵佔24%,平原佔42%,上游有大II型水利樞紐楊木水庫、中游有大I型水利樞紐二龍湖水庫。90年代以後枯水期(4-6月)有時出現斷流,該河無通航條件。
東遼河源頭,俗稱遼河掌,位於長白山系吉林哈達嶺支脈薩哈嶺,即東遼縣遼河源鎮福安村境內。東遼河,為遼河正源,由遼河掌、渭津河、拉津河、興隆河、烏龍河、二道河、梨樹河、楊木河共七十多條河流匯聚而成。流經四平、梨樹、雙遼等市、縣,於遼寧省昌圖縣福德店與西遼河故道匯合,始稱遼河,在盤錦市以豪邁之勢奔入渤海。
發源於吉林省中南部山區的東遼河與發源或流經該地區的其他幾條屬第二松花江流域的河流(輝發河、飲馬河、伊通河干支流)同樣有旱季污水橫流、雨季泛濫成災的特點。但由於中游有大I型水利樞紐二龍湖水庫的調節、所以東遼河下游較該地區其餘諸河相對穩定。
當東遼河流過三江口大橋、進入遼寧省境內不遠后就流進了一條寬闊的荒漠、荒漠中間一道細水掙扎著與東遼河河水相匯。這條荒漠帶就是西遼河故道、接下來的河段就叫做遼河了,從遠處的岸堤能看出遼河曾經的遼闊。
據傳,遠古時曾有一地龍,慕求源頭如畫的風景,陡然從地下鑽出,現身之處成一隧洞,直通東海。一泓清泉噴涌而出,不畏天氣旱澇,四季流淌不息,被百姓奉為神龍甘涎,又稱龍泉水。從此,當地物阜民豐,百姓安樂。盛夏某日,當地一財主之小妾,為解酷暑於龍泉水中沐浴,又不顧羞恥在泉中便溺。地龍極為惱怒,施展神通,速淹沒蕩婦;遂返東海洗滌污垢,並暴漲三晝夜洪水,洪水流瀉之徑,即形成今日之東遼河。
東遼縣,正是因其位於東遼河畔而得名。遼河源鎮,顧名思義,此地就是東遼河的發源地。
福安村小蔥頂子山上,有一泉眼,名叫吾龍泉,泉水四季清澈,入口甘甜。相傳康熙皇帝東巡打獵曾喝過這個泉眼的水,頓時只覺甘甜涼爽,暑氣全消,說道:“真乃吾之龍泉也”,吾龍泉就由此得名。而這個泉眼,正是東遼河的起源,此地也被人稱為遼河掌。
年近八旬的福安村村民姜長春老人,14歲跟著家人逃荒到了遼河掌。據他回憶,剛到遼河掌時,這裡是沼澤無邊,蘆葦叢生,林木茂盛。原來是清朝皇家圍獵場,有清兵把守,民國期間,守兵沒了,逃荒難民見這裡土地肥沃,便逐漸落腳安家。姜長春來到這裡時,只有五六戶人家。
擇水而居是人類活動的重要軌跡,逐漸地,遼河掌處外鄉人越來越多。“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沙鍋里”,這句話用來形容遼河掌處風土地貌是再合適不過了。姜長春說:“我們外地的難民就是靠了這個泉眼的水才生活了下來,一代又一代。”
作為東遼河的發源地,遼河掌留下了一段美麗的傳說。
傳說,很早以前,有一條土龍從遼河掌地下鑽了出來,這就形成了一個泉眼。後來裡面積滿了清清的水,這水非常甜,由於有了這樣好喝的水,就吸引了不少人到這裡來居住,人丁興旺起來。可是不管有多少人喝了這裡的水,也不管天有多大早,泉水總是那麼多,既不少又不溢。當地人說:“這是土龍的龍涎水”,人們就稱這眼泉水為龍泉水。大家都非常愛護這眼水,不約而同地形成了一個習慣,除了用水桶到這裡挑水之外,決不在這泉里洗衣服、飲牲口。就這樣,這眼泉水使當地人們過著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太平日子。
有一年夏天,天氣非常的熱。當地有個財主,無惡不作,娶了三房姨太太。財主帶著三姨太太來到了泉眼,讓她在裡面洗澡,又洗起了衣服,清清的一泉水就給污染了,當地人非常氣憤,可都敢怒不敢言。住在泉眼裡的土龍也氣壞了,一怒之下就漲起了水,一直是漲了三天三夜,將財主與他的三個姨太太都給沖走了。
這水一直是流到了渤海灣,衝過的地方形成了一條河道,形成了今天的東遼縣。當地人都說,土龍因為水受了污染,必須得到海里才能洗清。就這樣,土龍走了一天一夜,在海里洗了一天一夜,回到遼河掌又一天一夜,所以才整整漲了三天三夜水。財主和三個太太沒了,當地人又在遼河掌安靜地生活了下去。而土龍衝過去的水路,就形成了東遼河。
時至今日,東遼河作為遼河上游的重要分支,已經不知流淌了多少年。從炊煙裊裊的村落,到高樓林立的都市,一代又一代人,在這條河畔繁衍生息,孕育文明。在遼河兒女心中,她的存在已不僅僅在於她創造了遼河文化與遼河文明的價值,而是賦予了世代遼河兒女自強不息的精神價值。
隨著現代文明的不斷侵入,遼河掌周邊的古遺址在農業生產中遭受嚴重破壞,遼河掌的附屬設施也遭受嚴重損毀,各民族間迥異的民俗文化業已日漸湮沒,只剩下一個泉眼無聲地流淌。東遼縣人民政府已經把保護和開發遼河掌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先後出資數萬元對遼河掌進行搶救性修繕,對遼河掌周邊環境及時進行了清理與整治,出資將遼河掌劃為旅遊景區,責成文化部門派專人對民間民俗文化進行保護性挖掘,並以弘揚生生不息的遼河精神為目的,大力宣傳革命先輩、歷史名人、現代才俊的光輝事迹。爭取資金加大對遼河掌的保護力度、多渠道吸引民間資金注入、邀請離鄉的工商界知名人士召開“源頭經濟研討會”、組織編撰《遼河源頭人》一書等均已納入遼河掌五年保護計劃。此外,由國家和省政府出資編撰的《中國民間故事大全東遼縣卷》即將出版發行,奠基在遼河掌之上的民俗博物館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建過程中。
2011年,東遼縣申報的遼河源頭傳說被成功列入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今,東遼河源頭裝點一新,風景瑰麗多姿,東遼河源頭的人民用睿智、聰穎、勤勞創造的東遼河文化,正伴隨著浩浩蕩蕩的東遼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向遠方。
東遼河文化源遠流長,不僅體現在其發源早和流域範圍廣,更重要的是東遼河上游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這為東遼河文化悠久而厚重的歷史提供了充分的考古學依據。
東遼河
,民國后才稱東遼河。1984年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東遼河流域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發現漢代以前的遺址200餘處。1988年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又在東遼河上游的大架子山、炮台山、元寶山等遺址進行了小規模的發掘,發現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共有11處。它們多分佈於距河較近的丘膠漫崗的頂部或二級沖積台地上”
。在東遼河上游,“青銅時期的文化,漢代、隋唐、遼金、元明、清代遺存也有大量分佈。青銅時代遺址達113處,多分佈在東遼河及其支流的燈桿河、拉津河、渭津河、大梨樹河的低山丘陵上。遼金時期遺址40多處,主要分佈在東遼河及支流沿岸沖積平地和山腳下緩坡地上,古城多數建在東遼河兩岸”
。
古工作者從東遼河流域古文化遺存的分析比較中得出這樣的結論:“東遼河流域的古文化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與周鄰地區開始了相互吸收、互相影響的變異過程……據文化內涵比較,東遼河流域與第二松花江和輝發河流域在新石器時代聯繫較為緊密,青銅時代下遼河與東遼河流域間文化傳播和彼此影響則表現的比較頻繁。兩漢時期,由於漢勢力的北漸,東遼河流域均受到了中原漢文化的影響”
。
這些考古發現充分說明,東遼河上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與中、下游比較起來並不遜色。東遼河與西遼河、大遼河一樣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關鍵在於深入挖掘,進一步研究這些古文化遺存與遼河中、下游古文化遺存的聯繫與區別,以確定東遼河文化在遼河文化中的歷史方位。
東遼河文化是廣義的大文化。東遼河文化是吉林文化和長白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東遼河流域各族人民在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東遼河文化是東遼河流域範圍內長期形成的歷史遺存、文化形態、社會習俗、生產生活方式的集中體現。東遼河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是多種地域和民族文化交融的文化複合體。
“東遼河文化”為遼源地域文化命名,體現了這些特點和要求,凸顯出它的獨特性,可以起到開宗明義的作用。遼源市政府將遼源市文藝最高獎命名為“東遼河文藝獎”,對彰顯和弘揚地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源頭性
東遼河文化的源頭性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遼河流域是中華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遼河流域是中原連接東北亞大陸的重要橋樑和紐帶,是東亞文化的傳播中心,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遼河流域一批重大考古發現表明,遼河流域作為東北古文化發展的重心和東北與中原相接觸的前沿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遼西山區牛河梁發現的距今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更集中反映出在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遼河流域有5000年的文明發展史”
。在東遼縣大架山、炮台山、元寶山等遺址的考古中,證明了早在新石器時期,東遼河上游就有人類繁衍生息,並且創造了燦爛的文化。
二是東遼河是遼河的一大支流,發源於遼源市。遼源處於東遼河源頭和東遼河上游,提出弘揚東遼河文化,比中下游地區更具有歷史的科學的依據。
地域性
東遼河是遼源市最重要最鮮明的地理標誌,是不可移動、不可複製的自然資源,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遼源是東遼河的發源地,遼源市、東遼縣、遼河源鎮都因此而得名,東遼河源頭是我市專屬性和唯一性的資源。我市提出發掘和弘揚東遼河文化不僅切合遼源實際,也有利於提高遼源在域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包容性
在多元的地域文化中總有一種或幾種最重要的地域文化起到統領和代表性的作用,這是由這種地域文化早發性、包容性決定的。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壇、廟、冢”的出現,就是紅山文化與仰韶文化北南交匯的產物。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遼河流域諸文化都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燕趙文化的東進,極大地促進了長白山區的民族融合。東遼河流域考古發現證明:“東遼河流域的古文化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與周鄰地區開始了相互吸收、互相影響的變異過程。在變異過程中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逐漸成為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歷史上,游牧文化、漁獵文化、農耕文化、滿族文化、中原文化、移民文化都在東遼河流域得到傳承、融合與發展,不同習俗、不同語言、不同民族、不同省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這裡都能和諧相處。
堅韌性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東遼河奔騰不息,歷經曲折、勇往直前,最後匯入大海,形成了堅韌不拔、一往無前的文化精神。歷史上,遼河流域洪澇、乾旱頻繁的交替,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些不幸和苦難沒有壓垮遼河兒女,遼河流域的人民以堅強的意志、聰明的才智與遼河水患抗爭著,成就了燦爛輝煌的遼河文明。
局限性
以農耕經濟為基礎的大河文明往往具有因循守舊、安於現狀、不思變革的弱點,這些負面文化的影響無論是在遼源的歷史還是現實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
幹流走向
東遼河,發源於東遼縣吉林哈達嶺山脈薩哈嶺小寒蔥頂子峰東南。發源地稱遼河掌,位於遼源市區東南部東遼縣遼河源鎮福安村(原屬宴平鄉,后宴平鄉併入遼河源鎮),源頭海拔417米。
東遼河源遼河掌及東遼縣河源段
出源后西南流,當地稱拉津河。至遼河源鎮小街,左岸支流保安河匯入后始稱東遼河。而後轉向西北流,左岸有渭津河、大梨樹河,右岸有燈桿河相繼匯入。流過遼源市區,在左岸小梨樹河河口以下為吉林、遼寧兩省的界河。北流至梨樹縣石嶺鎮后石家溝屯東南進入二龍山水庫(二龍湖),即進入四平市境內。在二龍山水庫壩址以下,為梨樹縣與公主嶺市的界河。穿過京哈鐵路大榆樹鐵橋,流至梨樹縣河山鄉,轉向西流,至孤家子鎮馬家窯屯轉向西南流,穿過四桑公路橋,出桑樹台鎮境,為雙遼、梨樹兩縣的界河。於雙遼縣東明鄉東勝屯東南,復為吉林、遼寧兩省的界河。在雙遼縣的王奔鎮丁家窩堡屯東南,穿過平齊鐵路橋出四平市境,流入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后旗和遼寧省的昌圖縣,在遼寧省康平縣山東屯鄉郭家屯(對岸為昌圖縣長發鄉福德店)附近與西遼河匯流,以下稱遼河。
在遼源市境內,由源頭地向西南流,於遼河源轉向西北,經山灣又轉向西南,穿過工農、燈塔,在城區折向西北經白泉、金崗和泉太鄉(鎮);又折向北,於中心鄉東溝村康家屯注入二龍山水庫(二龍湖),幹流在遼源市境內全長114.9公里,流域面積676.9平方公里。河床為砂卵石,河床上游寬為50~60米,中遊河床寬150米左右,下遊河床寬70-80米,最高水位為260.6厘米。河道坡降為0.87‰。含沙量為每立米3.97千克。多年平均徑流1.4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深99.5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模數3.15秒升/平方公里。
在四平市境內,流域面積7316平方公里,佔總流域面積的65.3%,佔四平市幅員面積的51.O%。河長199.6公里,其中二龍山水庫壩址至三江口鐵路橋184公里。
東遼河雙遼市王奔鎮段
在雙遼市境內,自新立鄉荷花村入境,流經柳條、東明等鄉鎮,於王奔鎮三江口鐵路橋出境。市內有溫德河(一排干)、二排干、三排干匯入。河道長69.6公里,河道彎曲係數為1.3。市境內東遼河流域面積為960.35平方公里,占雙遼市總面積的31%,其中耕地面積45927公頃,占雙遼市耕地面積的35.1%,是雙遼市商品糧重點產區。
二龍山水庫以上區域,水土流失較重,河流含沙量較大。據河清水文站1966"--1980年期間實測:平均流量7.34立方米每秒,平均年徑流量2.31億立方米,最大流量605立方米每秒(1966年8.月),最小流量為0(197,7的、1980的1月);平均含沙量4f80公斤每立方米,最大斷面含沙量67.3公斤每立方米,平均年輸沙量112萬。噸,平均年侵蝕模數527噸每平方公里。
位於梨樹、秦家屯灌區渠首上游的城子上水文站(集水面積4931平方公里)。1957-1980年期間實測:水付變’幅4.50米,多年平均流量16.6立方米每秒,年徑流量5.25億立方米,最大流量483立方米每秒(1965年8月),最小流量為0、(1963、1976年1月);平均含沙量1.40公斤每立方米,最大斷面含沙量25.6公斤每立方米,平均年輸沙量。73.5萬噸。
據太平水文站(集水面積10236平方公里)資料,東遼河多年平均徑流量18.2立方米/秒,年過境總量5.74億立方米。設計水位112.7米,相應流量1390立方米/秒。1958--一1980年期間實測:水位變幅4.45米;多年平均流量17.8立方米每秒,年徑流量5.61億立方米,最大流量610立方米每秒(1985年8月),最小流量為o;多年平均含沙量2.34公斤每立方米,最大斷面含沙量20.2公斤每立方米,平均年輸沙量132萬噸。 1960年8月8日,東遼河洪峰流量585立方米/秒,洪水位112.18米;1984年8月12日,洪峰流量393立方米/秒,洪水位112.53米。前者比後者洪峰流量大193立方米/秒,而水位卻低0.35米。1986年洪峰注馹1800立方米/秒,水位113.62米。東遼河沿岸多引東遼河水進行灌溉,加之二龍山水庫放水不足,2000年,彭家館灌區、張成憲灌區勉強泡田插秧,東遼河在東明鎮的下游出現斷流。這是東遼河自1949年以來第一次出現的斷流。
在遼源市東遼河上設有河清水站。
左岸梨樹縣有龍吟河、孟家嶺河、蔡家河。有東遼縣的頭道河、二道河,西豐縣的北小河,梨樹縣的石嶺河,伊通縣的小孤山河、東李河,西李河、孤山河等支流匯入二龍山水庫。右岸有公主嶺市放馬溝河、二十家子河、六零河。右岸有公主嶺市的公主嶺河、興隆河、卡倫河、卡倫澇區總排干、小遼河,雙遼縣的溫得河、雙山灌區二排干、雙山灌區三排乾等支流匯入。左岸有梨樹縣的急水河、二道河、興開河等支流匯入。
燈桿河,是東遼河的一條重要支流。發源於東遼縣椅山鄉石峰村北,河源海拔367米。由源地向西南流經椅山、安石鎮於壽山鎮衛國村南匯入東遼河,全長31公里,流域面積為280.8平方公里.最高水位282.56厘米,含沙量為每立米3.23千克。河道坡度為3.03‰。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605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深109.2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模數為3.4秒升/平方公里。
二道河,是東遼河的一條支流,發源於東遼縣石河鄉龍背村仙人洞嶺,由源地向西流經建安鄉,於中心鄉西園襯同三道河會合後於康平村匯入東遼河。全長38.2公里,流域面積191.8平方公里,含沙量為每立方米11.5千克,總落差164.7米,河道坡度為2.1‰。多年平均徑流量207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深108.5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模數3.4秒升/平方公里。
公主嶺河,屬於東遼河水系,由內河、葦子溝河、西葦子溝河三條沖蝕溝於公主嶺市城區中西部交匯而成,將公主嶺市城區分為河南、河北兩部分。由東南向西北穿過城區注入東遼河,是東遼河中上游的一級重要支流。
孤山河,又名北大河,是東遼河上游右側較大支流。發源於伊通縣西葦鄉劉家大院東南出源后西北流,自西葦鄉的宏偉村至大孤山鎮交界處,為四平市伊通縣與遼源市東遼縣的界河。流經靠山鎮的宏勝村小孤家子屯東納左側支流楊樹河,在靠山鎮河沿村轉向西南流,至周戶村西注入二龍山水庫。孤山河長55.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4%0。流域面積531平方公里,其中伊通縣境內295.3平方公里,占.55.61%。孤山河支流楊樹河上建有歡欣嶺水庫(中型)。位於河口上游7.4公里處周戶屯水文站(集水面積480平方公里)1956"-'.'1980年期間實測:水位變幅4.0米;多年平均流量1.60立方米每秒,年徑流量0.504億立方米,最大流量384立方米每秒(1965年7月),最小流+量為0;多年平均含沙量3.84公斤每立方米,最大斷面含沙量39.3公斤每立方米(1971年6月),平均年輸沙量19.2萬噸,年侵蝕模數400噸每平方公里。
卡倫河,是東遼河下游右側較大支流。河源有二:一是洪喜河為正源,發源於伊通縣黃嶺子鄉柳楊村的洪喜堂屯,出源后西北流,經公主嶺市劉房子鎮胡家爐屯穿過京哈鐵路,在興治村南流入卡倫水庫;二是陶家屯河,發源於伊通縣景台鎮秀山村賈家嶺,出源后西北流,流經公主嶺市陶家屯鎮西穿過京哈鐵路,於黑林子鎮雙廟子屯南注入卡倫水庫。兩源匯流后稱卡倫河。出庫後向西流,至大榆樹鄉兩半屯村邢家老院屯,沿秦家屯灌區引水總乾渠右側北流,於陳家河口處與秦家屯灌區引水總干張花屯倒虹吸交叉后西流,在秦家屯鎮國家店屯西北注入東遼河。1966年,根據吉林省水利勘測設計院《東遼河流域規劃意見》,在大榆樹公社兩半屯大隊邢家老院屯北修建穿過秦家屯灌區引水總乾渠兩半屯倒虹吸,將卡倫河改道就近注入東遼河。改道后,縮短了流程。水流通暢,減輕了原河道下游的洪澇災害。卡倫河改道后流域面積為523平方公里,河道長60.8公里,平均坡降1.3‰,兩岸翁有堤防·據《四平市中小型水庫水文資料》記載,卡倫河水庫壩下河道的年平均流量為o.81立方米每秒。
興開河,是東遼河下游左側較大支流,發源於梨樹縣萬發鄉西萬發屯東。出源后西北流,於泉眼嶺鄉玻璃城子屯西注入玻璃城子水庫(小1型)。出庫后流經董家窩堡鄉、泉眼嶺鄉,於團結鄉的岳家屯穿過梨樹灌區第一引水乾渠達子窩堡渡槽,在劉家館子鎮陳家坨子屯西注入東遼河口。興開河從發源地至雷家屯,原名東溝子;雷家屯至張家堡子是沼澤甸子行洪;張家堡子以下河槽寬淺,當地群眾稱岳家溝子。原河道斷斷續續,尤其中游段無明顯河道,水流不暢,每遇豐水年,洪水泛濫成災。1943年(民國32年),開發梨樹灌區時,將達子窩堡至元寶山一段河道進行了疏浚,作為梨樹灌區西區的第八排水乾渠,因此得名新開河(現改興開河)。興開河流域面積808平方公里,河長89.7公里。河槽寬20-30米,最大河寬50米。河道平均坡降0.90‰,彎曲係數1.38。
小遼河,是東遼河下游右側較大支流,發源於公主嶺市蓮花山鄉五道泉子村。出源后流經寶泉鄉,於楊大城子鎮下檯子屯納長嶺縣發源的右側支流黑泉眼河,而後注入楊大城子水庫。在庫區內有發源於長嶺縣的右側支流三縣堡河匯入。出庫后流至楊大城子鎮王家窩堡納左側支流興盛河,於八屋鄉張家屯南、孔家屯北,分別有左側支流金盆河、大青山河匯入。流至十屋北納右側支流姜小河,在桑樹台鎮.流向西南,與雙山灌區引水總乾渠五孔涵洞交叉,於周家窩堡注入東遼河。由於五孔涵洞阻水,1966年秋,公主嶺市將小遼河下游改道。河道從前十屋屯西北改向南流,於雙山灌區渠首攔河壩上游150米處注入東遼河。小遼河改道后,河道長88.4公里,平均坡降0.90/oo,流域面積1140平方公里。據位於中游的三道圈水文站(集水面積820平方公里)1956~1976年期間實測:水位變幅4.20米,平均流量1.74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量640立方米每秒(1967年7月12日),最小流量為0;平均含沙量5.44公斤每立方米,最大斷面含沙量42.8公斤每立方米(1970年7月),平均年輸沙量29萬噸,平均年侵蝕摸數350噸每平方公里。 在趙家屯以上為台地,河槽窄深,沿岸有柳叢。趙家屯以下為平原,河道彎曲,河床為沙土,沖淤變化大,兩岸為農田,有堤防。
清河,上游於1949年人為改道入西遼河。其下游,經敖吉、靠山、山場、前大有、平齊路96千米橋、郭家店、石大人墳西、姚家窩棚、小二家子西、張喇嘛窩棚東、呈祥窩棚東、賈家窩棚西、劉家鋪西到清河嘴用計東遼河。
二道河子:二道河子有兩大支流,一個稱狼洞子河經八里營子、后衙門前、馬家屯東、六台架北,到汲水泡子與溫德(得)河匯流。溫德河,主流發源於公主嶺市玻璃城子鄉大柳樹南,經川頭村小長嶺子屯東、幸福村孫家窩棚西,豐吉屯東、溫德屯東到汲水泡子與浪洞子匯流。從汲水泡子開始,經長泡子、王家圍子、雙丫樹、青溝子、高家屯、后三巨泡、大冰泡、八家子屯北、小七棵樹東,到大壕甲子。新立鄉、柳條鄉、東明鎮的群眾習慣稱呼為二道河子。1958年狼洞子河上游被雙山引干切斷,下游被以山澇區一排干切斷,中間部分被榮軍農場(后稱國營雙遼農場)平整后種了水田,新立鄉境內仍留有有些遺跡(稱月亮泡等)。1962年,溫德河下游,長發一汲水泡段變成人工排干,並延長到山東屯入東遼河,稱雙山澇區一排干。二道河子被1958年大搞河網主幹“穿糖葫蘆”,從汲水泡一大平泡稱雙山運河,大平泡—八家子北稱雙山河網。
金家溝子:金家溝子,有兩大支流,一是官井子河,它發源於紅旗鎮敖卜前蘭大泡子及白菜前南泡子、月亮泡,兩股水流,匯於官井子,經南窪子,大七棵樹東,小七棵樹至大壕甲子,經太平糧庫院內、李春凌、梁家窩棚、金家溝咀入東遼河;金家溝子另一個支流來源於柳條旱河(稱白柳河)。白柳河發源於柳條鄉大白屯北,白菜屯東,經小白屯到柳條溝,原來水到柳條“住家”,於1938年人工挖開柳條南坨子,水經白亍村,入二道河子,1958年人工開挖河網主幹,穿過二道河子擾水引到農閣前汲水泡子後到大七棵樹東與官井河匯流。金家溝子,上游從大七棵樹北起,經小七棵樹,到大壕甲子,以人工挖成排,把金家溝子穿過數段。金家溝子下游,從東明糧庫院內—金家溝子嘴仍為自然河道,但入不再再是原處,1938年,以人工挖東牛吐小旱河,將水排至劉花騾子與老背河相接。1938年以後,成為雙山澇區—主要排水乾渠。
老背河,從大七棵樹前起,經盤山搭、頌恩屯、孤家子、鐵洛窩棚、劉棚鋪、許江渦子、張文炳窩棚、董家街北、唐家圍子、羅家街東、程廣慶屯、卞家街東到老虎背河嘴入東遼河。另外,從許江渦子經劉花騾子,到下口門子還有一條支叉。老背河從大七棵樹起至孤愛子被1958年河網主幹“穿糖葫蘆”,至今稱雙山澇區三排干。老前河從鐵路窩棚真情對老虎背河咀仍為自然河道。中間,從羅家街屯起,挖一條人工排干,把水引入1938年挖的旱河,水流向清河嘴入東遼河。此段稱背河旱河。
弓河,從吉興窩棚起,沿坨根,經蓮花泡、金大泡子(又稱敖寶泡子)、張洪居、杜芭匠、弓河裡入背河。這條河多數仍為自然河道,中間於1962年被河網主幹穿斷,此段稱三排干(接太平段三排干)。
文牛格尺河,發源於內蒙古巴雅爾吐胡碩鄉的東南罕山,流經科右中旗、通榆縣團結鄉,最後匯入東遼河,通榆縣境內河長63公里,流域面積約0.1萬平方公里。文牛格尺河堤防長35.24公里,保護耕地近萬畝。
河道防護
東遼河幹流沿線,除在南崴子灌區渠首以下兩岸建有防洪堤外,有以下主要水利和交通建築物:南崴子灌區渠首小山攔河壩,梨對、秦家屯灌區渠首楊船口攔河壩,雙山灌區渠首冷家屯攔河壩,以京哈哈鐵路的大榆樹鐵路橋、公路橋,四平至桑樹台公路的茅山公路橋,四平至鄭家屯公路的陳才船口公路橋,平齊鐵路的三江口鐵路橋。1975-"-'1976年,對南崴子灌區渠首至雙山灌區渠首142公里河道進行了裁彎取直,其中楊船口以上為干砌塊石護岸,並建成9座干砌塊石跌水;楊船口以下建2座混凝土攔河壩;雙山灌區渠首以下狼洞子排水入口至孫家船口裁彎取直5公里,建成漿砌塊石跌水1座。
水庫工程
東遼河二龍山水庫以上,支流建有八一、三良、椅山、金滿等4座中型水庫。二龍山水庫庫區周圍,孤山河支流楊樹河上游建有歡欣嶺水庫。在二十家子河中游建有二十家子水庫。卡倫河,小遼河、溫得河、雙山灌區二排乾的中上游分別建有卡倫、楊大城子、川頭、雙山等4座中型水庫;興開河上游建有玻璃城子水庫。
二龍山水庫,也叫二龍湖,位於吉林省四平市東部,地處遼河流域,總庫容1762億立方米,水面面積103平方公里,屬丘陵型水庫,是吉林省管第一大人工水庫。二龍湖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便利,跨2省3市5縣,距長平高速公路僅25公里、四白公路15公里。這裡漁業資源、旅遊資源、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水庫於1943年在天然形成的二龍湖修建水壩,建成后改名為二龍山水庫,是集防洪、灌溉、城市供水、發電、養魚、旅遊等綜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歡欣嶺水庫,位於大孤山鎮歡欣嶺村何家屯,東遼河三級支流楊樹河上游,始建於1956年,1968年擴建。設計總庫容2350萬立方米,防洪庫容933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397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60萬畝。2005年立項的除險加固工程,總投資2922.96萬元,2006年開始施工,當年全部完工。
雙山水庫,位於雙山鎮西南。1958年夏季建庫時,以民兵訓練和勞武結合的形式施工,故命名“八一”水庫。因省、市內重名者較多,故改名為雙山水庫。水庫建於雙山澇區二排干支幹—東排干(東總干)上游,集水面積77.4平方千米。水庫除攔蓄崗坡水外,並在雙山灌區引水乾渠長發節制閘接修引水渠長10千米,引東遼河水補源。雙山水庫是以防洪除澇、灌溉、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多年調節中型水庫。水庫總庫容為1650萬立方米,防洪庫容4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900萬立方米。水庫樞紐工程由1-8號均質土壩、2座泄水涵洞組成,形成5個連通的庫區。
川頭水庫,位於雙遼市東北部的秀水鄉川頭村東,故命名川頭水庫。水庫建在東遼支流溫德河(雙山澇區的一排干)上游,集水面積184平方千米,是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多年調節中型水庫。總庫容1455萬立方米,防洪庫容830萬立方米。工程樞紐由一、二、三號均質土壩及3孔2×2米混凝土大涵洞組成。
駱駝嶺水庫,位於卧虎鎮孤店村與玻璃山鄉巨寶村之間,距駱駝嶺車站較近,取名駱駝嶺水庫。水庫建在永卧澇區一排干下游,距平齊鐵路400米,屬新開河流域。水庫集水面積170平方千米,是以防洪治為主主,結合灌溉、養魚等利用的多年調節中型水庫。水庫工程樞紐由土壩及泄洪組成。
聚龍潭水庫,座落在東遼河一級支流烏龍半截河上,該水系發源於海撥620米的烏龍山脈,庫流域面積68平方公里。
楊木水庫,位於遼河源頭,距市區14公里,距長春80公里,是全市最大水庫。全庫區水面10平方公里,周邊長25公里,兩岸群山環抱、風光秀麗,生態環境良好,建庫10年來吸引遊客達50萬人次,旅遊業已有一定基礎。
八一水庫,位於吉林省雙遼市雙山鎮南部,長鄭開發帶南端。壩長5248米,庫容為1650萬立方米,庫內可供遊客垂釣和快艇遊覽。八一水庫幅員遼闊,東西長5公里,南北3公里,總面積95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565公頃。5庫相通,如同天然湖泊,構成五大連池獨特景觀,被雙遼市人們譽為“八一湖”。“八一湖”旅遊風景區內有風景涼亭牌樓樓等旅遊建築物,有機動船、豪華遊艇、鐵船、橡皮船等交通遊覽設施。
東遼河作為遼河航運的一部分,在清代,曾是松遼聯運的主要通道。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決定開創遼河到松花江的水運,利用水上聯運辦法,將遼河流域生產的糧食,運往松花江流域,以滿足吉林等處駐防官兵的需要。遼河上運輸起點,設於開城(亦名巨流河城,位於新民市城東二十里),設有糧倉和水運碼頭。有運糧船一百艘,水手六百名,押船官兵三百名。由此溯河而上,進入東遼河,卸於鄧子村(東遼河北方,公主嶺市(原懷德縣)境內),收倉存儲,然後由蒙古官兵陸運糧食至伊通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