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朕,是一個漢語常用字,讀音是zhèn,最早見於商周時代,本義為舟中火種。引申含義為徵兆、所自,再引申為我:皇帝的自稱。

朕的常用組詞為朕兆、佳朕、朕躬、朕垠、朕跡、朕違、朕師、烏朕花,含有朕的常用成語為如朕親臨、罪在朕躬。

基本釋義


zhèn ㄓㄣˋ
● ● 我,我的。中國秦始皇時起專用作皇帝自稱:“~為始皇帝”。
● ● 徵兆,跡象:~兆。

詳細釋義


朕 zhèn
● ● 縫隙 [chink]
舟之縫理曰朕。——戴震《考工記圖·函人注》
視其朕,欲其直也。——《周禮·考工記》
● ● 徵兆;先兆 [omen]
體盡無窮,而游無朕。——《莊子·應帝王》
變化之朕焉。——《鬼谷子》。
又如:朕兆(徵兆;預兆);朕垠(徵兆,跡象);朕跡(徵兆;痕迹)
詞性變化
朕 zhèn
● ● 我。秦以前,不論尊卑,皆自稱朕 [I,my]
朕,我也。——《說文》
朕,我也。——《爾雅
汝能庸命巽朕位。——《書·堯典》
無廢朕命。——《詩·大雅·韓奕》
朕皇考曰伯庸。——《楚辭·離騷》
古者尊卑共稱朕。——蔡邕《獨斷》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楚辭·離騷》。
又如:朕皇考(我的已故父親的名字)
● ● 皇帝的自稱。秦滅六國以後,天子始自稱朕 [the royal “I” (used exclusively by the emperor or king to mean “I”)]
朕位幾不保。——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朕非約耳。——《明史》
又如:朕躬(我,我身。多用於天子自稱);朕違(帝王稱自己的過錯)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朕,我也。闕。直禁切
摺疊說文解字注
朕,我也。闕。
此說解旣闕。而ᚶ人補我也二字。未知許說字之例也。按朕在舟部。其解當曰舟縫也。從舟、灷聲。何以知為舟縫也。考工記函人曰。視其朕。欲其直也。戴先生曰。舟之縫理曰朕。故札續之縫亦謂之朕。所以補許書之佚文也。本訓舟縫。引伸為凡縫之偁。凡言朕兆者、謂其幾甚微。如舟之縫、如龜之?也。目部?字下雲。目但有朕也。謂目但有縫也。釋詁曰。朕、我也。此如卬吾台余之為我、皆取其音。不取其義。趙高之於二世。乃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羣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比傅朕字本義而言之。遂以亡國。凡說文字不得其理者。害必及於天下。趙高、王安石是也。雲從舟灷聲者、人部?字亦云灷聲。今說文雖無灷字。然論例當有之。凡勝騰滕螣黱皆以朕為聲。則朕古音當在六部矣。今音直禁切。六部與七部合韻冣近也。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直稔切。《正韻》呈稔切。$音㼉。《說文》:我也。《爾雅·釋詁》:朕,我也。註:古者貴賤皆自稱朕。疏:《大禹謨》云:帝曰朕宅帝位,禹曰朕德罔克。屈原亦云: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二十六年定為至尊之稱,漢因不改,以迄於今。
又《莊子·應帝王注》:朕,兆也。《淮南子·俶眞訓》:欲與物,接而未成兆朕。註:兆朕,形怪也。
又《韻會》丈忍切。音紖。《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視其朕,欲其直也。註:謂革制。

音韻集成


方言集匯
客家話:[客英字典] zhim3 [海陸豐腔] zhim3 [梅縣腔] zhim3 dim3 [陸豐腔] zhin5 [客語拼音字彙] zim3 [台灣四縣腔] tsiim3 [寶安腔] zim3
粵語:zam6
上古音系
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l'ɯmʔ
廣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直稔侵B寑B上聲三等開口侵B上四十七寑ȡʱi̯əmȡĭĕmȡjəmȡiemɖɣiɪmɖɯimɖjimzhen4drimxdyym我也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爲天子之稱直稔切六
蒙古字韻
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音譯音譯 修正音譯 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ꡄꡞꡋcindʐin上聲
ꡄꡞꡏcimdʐim上聲
中原音韻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侵尋齊侵尋去聲齊齒呼tʂiəm
洪武正韻牋
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直忍八軫上聲
呈稔二十寢上聲
分韻撮要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七金錦禁急陽去天子自稱曰朕幽暗之文也又朕兆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朕兆、佳朕、朕躬、朕垠、朕跡、朕違、朕師、烏朕花

相關成語

如朕親臨、罪在朕躬

結構編碼


字形演變
字元表
朕,形聲字。《說文》:“朕,我也,闕。”段玉裁注分析朕字之構形之義是:朕,從舟,灷聲,本義是舟的裂縫。甲骨文、西周金文習見朕字,古文字家們多以會意結構解之。但於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朕字條下姚孝遂按語說:“諸家解?字,皆不可據。?當從舟灷聲,猶㑞從人灷聲。《說文》無灷字,蓋偶佚耳。徐鉉以為‘灷不成字’,此乃株守《說文》。段玉裁謂‘灷,許書無此字,而送、?、朕皆用為聲,此亦許書奪漏之一。’其說得之。訓我,乃假借,本義久湮,存疑可也。”
甲骨文、西周金文、西周文獻中的朕字多用代詞,未見用為舟裂縫之義,戰國秦漢文獻中偶用朕字為裂縫之義者,也許是假借,還沒有更令人信服的文字資料證明朕字本義為舟之裂縫。朕字本從舟從“圖D”,舟旁從甲骨文、西周金文一直到戰國文字、 《說文》小篆以至秦代簡牘中的古隸書的形體,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保持舟字的基本形態。至漢代隸書,舟字旁才與月旁相近,楷書朕即從此而來。關字旁本作“圖B”,至西周晚期金文變為“圖C”,至春秋金文變為“圖E”(前見毛公鼎“朕”字,後者見齊侯敦“朕”字),至戰國時代變為火(戰國“賸”字所從,見《金文編》431頁“媵”字所從),至秦代變為“圖A”(《篆隸表》415頁“賸”字所從),漢初馬王堆漢墓帛書形體,是繼承秦代隸書寫法。《說文》篆文,當是來源於秦代小篆的寫法。現代漢語中楷書就是在從月從灷的隸書朕字形體上繼承而來的。

字形書法


朕
異體字
朕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篆書(2張)隸書(3張)行書(3張)
篆書朕 2張
篆書朕
隸書 3張
隸書
行書朕 2張
行書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