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東嶽觀的結果 展開

東嶽觀

四川省仁壽縣汪洋鎮道觀

東嶽觀位於四川仁壽縣汪洋鎮西南邊緣白岩山巔,海拔617.5米,始建於南宋時期,是汪洋鎮傳統道教宮觀。2001年,東嶽觀被列為仁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修建經過


內堂
內堂
東嶽觀始建於南宋年間,歷史悠久。歷經宋元明清幾代擴建修繕。大 清乾隆47年擴建培修竣工時,乾隆帝曾派禮部尚書鄭德親臨視察。由袁應斌等人籌集資金建成雄偉壯觀12座殿堂(現有石碑記載),達到鼎盛時期。諸佛列從,聖名遠揚四海,眾僧修鍊,正法久住,香火不斷,綠樹成蔭,環境優美。

景點特色


山外小道
山外小道
東嶽觀仙景甚多,前有池塘壩、騎龍凹,左有飛來石,右有萊仙洞、八仙洞,後有太和壩、九溝十八叉、黃溝連窩、犀牛望月、還有仙人腳、蓮花山、獅子岩、烏龜石、老鷹嘴、鴨子石等16處仙景,屬典型重山圍繞的龍穴之地。

乾隆時期


乾隆大修前,廟宇神像損壞,獅子、石階東倒西歪。乾隆十六年(公元1781年),由總會首袁智鳳、楊德壽等募捐銀兩重修廟宇。廟宇巍峨,分上下兩重,伴有綠樹蔥蘢,林蔭掩映。山門前的大石岩邊有宏偉壯麗的牌坊聳立,一對石獅子並排兩邊,昂首挺立,四周環繞高大圍牆,廟前四山層伏。有和尚夏和雲一人,法名僧照文(今威遠縣光華鄉玉河壩人),廟產土兩畝,廟內塑有大東嶽、小東嶽等神像近300座。

解放后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下,寺廟舊址保存較好。但在文革中因破“四舊”毀於一旦。后信眾募資20多萬元,建設簡易殿堂,僧人僚房,生活用房12間,建築面積360平方米。請了緬甸玉佛三尊。
2001年春,被仁壽縣文物管理所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