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痴獃

麻痹性痴獃

麻徠痹性痴獃是由梅毒螺旋體侵犯大腦引起的一種晚期梅毒的臨床表現,以神經麻痹、進行性痴獃及人格障礙為特點。麻痹性痴獃多發生在晚期梅毒患者,少年型麻痹性痴獃是一種先天性梅毒,一般在10歲左右出現癥狀。麻痹性痴獃是由梅毒螺旋體侵犯大腦實質而引起的,導致腦萎縮、神經細胞變性、大腦皮質結構紊亂。本病主要有被害妄想、病理性贅述、步態不穩、痴獃、抽搐、大小便瀦留、煩躁不安、鼻唇溝變淺等表現。麻痹性痴獃主要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等治療方法,併發慢性軀體疾病及繼發各系統感染或衰竭時應積極對症處理。麻痹性痴獃如果沒有積極治療,可併發慢性軀體疾病及繼發各系統感染或衰竭,常與HIV合併感染,在治療過程中可有吉海反應,表現為在第一次注射青霉素后數小時至24小時內出現流感樣癥狀,體溫上升,全身不適,梅毒損害加重,內臟和中樞神經系統梅毒癥狀惡化,可危及生命。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感染科

病因


● 麻痹性痴獃是由梅毒螺旋體侵犯大腦實質而引起的,導致腦萎縮、神經細胞變性、大腦皮質結構紊亂。

癥狀


● 本病主要有被害妄想、病理性贅述、步態不穩、痴獃、抽搐、大小便瀦留、煩躁不安、鼻唇溝變淺等表現。

檢查


● 確診麻痹性痴獃需要進行血液檢查、腦脊液檢查等。

血液檢查

● 明確有無梅毒感染。

腦脊液檢查

● 明確神經系統有無梅毒感染。

腦電圖

● 明確有無腦部異常放電。

顱腦CT

● 明確腦部有無實質病變。

診斷


● 醫生根據既往病史、臨床表現、血液檢查和腦脊液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 既往有梅毒病史,或患有先天性梅毒。
● 有被害妄想、病理性贅述、步態不穩、痴獃、抽搐、大小便瀦留、煩躁不安、鼻唇溝變淺等表現。
● 血清和腦脊液瓦氏反應和康氏試驗陽性;血清和腦脊液梅毒螺旋體分離陽性;腦脊液壓力多在正常範圍,細胞數一般有所增加,蛋白定性一般多為陽性,膠樣金試驗常呈特殊曲線。腦電圖呈進行性慢波增加,失去正常α節律,呈廣泛異常表現。CT可見腦萎縮,腦室擴大,側腦室前角擴大尤為明顯,有助於確診。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與神經衰弱綜合征、精神分裂症鑒別。
● 如既往患有梅毒病史,或為先天性梅毒患者,近期有被害妄想、病理性贅述、步態不穩、痴獃、抽搐、大小便瀦留、煩躁不安、鼻唇溝變淺等表現,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血液檢查、腦脊液檢查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麻痹性痴獃主要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等治療方法,併發慢性軀體疾病及繼發各系統感染或衰竭時應積極對症處理。

一般治療

●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不良情緒的刺激。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因性接觸而傳染他人。

藥物治療

● 青霉素能有效殺滅梅毒螺旋體,為首選藥物。
● 為了防止各種治療反應,在青霉素治療前3天,可以先口服潑尼松。
● 謹遵醫囑,不要自己隨意更改藥量。

危害


● 麻痹性痴獃如果沒有積極治療,可併發慢性軀體疾病及繼發各系統感染或衰竭,常與HIV合併感染。
● 在治療過程中可有吉海反應,表現為在第一次注射青霉素后數小時至24小時內出現流感樣癥狀,體溫上升,全身不適,梅毒損害加重,內臟和中樞神經系統梅毒癥狀惡化,可危及生命。

預后


● 如果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經過積極治療,梅毒所致的痴獃是可治癒的。

預防


● 對可疑病人均應進行預防檢查,做梅毒血清試驗,以便早期發現新病人並及時治療。
● 發現梅毒病人必須強迫進行隔離治療,杜絕傳染源。
● 對可疑患梅毒的孕婦,應及時給予預防性治療,以防止將梅毒感染給胎兒。
● 對已接受治療的病人,應給予定期追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