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葬

壁葬

壁葬是將骨灰盒嵌在牆壁內的喪葬方式,在安葬死者的同時為後人留福,是一種先進的殯葬理念和行為。

方式介紹


壁葬牆和普通的牆體高低相仿,略厚些,牆體正面分佈著井字形的壁葬格,大小可放入骨灰盒。格位口用石材封死,石材外表面就當作墓碑,刻上碑文。
一堵壁葬牆可安置幾十乃至幾百個骨灰盒,存放量極大,又節約土地。壁葬的建築形式十分豐富,有迴廊式的,有亭子式的,有四合院式的還有多層式的等等。
壁葬02
壁葬02
中華民族就有重視長親的傳統。依逝者威望、聲譽、資歷等的不同,在喪葬的地點、規格、禮儀、墓穴的大小及耗資等諸方面有所區別。八寶山革命公墓在修建時也是如此安排的。根據逝者在黨和政府中擔任的職務高低,參加革命的時間長短、貢獻大小,在墓穴的規格、安葬的地點上也有所不同。這並不是共產黨講等級排場,而是只要誰對歷史,對人民做出巨大的貢獻,人民就以最高規格安葬誰。
近年隨著我國土地資源的劇烈消耗,人們也越來越重視逝者“身後事”的綠化,諸如樹葬、海葬、花壇葬、壁葬、骨灰還林,這些新方式漸漸為大眾接受,在節約有限的土地資源的同時,人們可以以一種全新的、更有意義的環保方式寄託哀思。
壁葬01
壁葬01